护理干预对应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9-02-12 03:48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郭亚楠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期
关键词:脑梗塞溶栓组间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郭亚楠

1 对象与方法

1.1 基础信息 此次研究抽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的急性脑梗塞患者58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两组,各29例。研究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43~70岁,中位年龄为(59.76±8.28)岁。参照组男17例、女12例,年龄40~71岁,中位年龄为(58.26±8.41)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

1.2 具体流程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事先接受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药物使用剂量为0.9mg/kg,药物最大剂量不得超过9mg。参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关注,并强化并发症护理。研究组予以护理干预,包括:①治疗前的护理。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心理状况充分掌握,通过案例法和共情法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普及溶栓治疗的有关知识;协助患者将检查工作完成。②治疗期间的护理。事先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溶栓药物的输入。此期间对患者溶栓期间的意识状态严密关注,监测其生命体征。一旦发生异常需立即上报主治医师。③治疗后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呼吸、神志、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严密关注,监测间隔时间为30分钟;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头痛症状和呕吐,结合实际情况对是否发生脑水肿和脑出血等并发症予以判定;提供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对家属的探视次数严格把控,告知患者卧床休息,结合实际情况予以氧气吸入,同时加强出血的护理;肌肉注射次数尽量减少,注射针孔按压时间需适当延长。

1.3 指标的判定 对两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NIHS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

1.4 护理效果评估 研究组、参照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NIHSS评分减少超过90%,表示护理效果显效;研究组、参照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临床症状改有所好转,NIHSS评分减少在60%~89%之间,表示护理效果有效;未达到有效和显效的护理标准,表示护理效果无效。

1.5 卡方和t的检验 将研究中的各项数据结果输入软件(SPSS19.0)进行证实,护理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表现形式以(%)为基准,组间予以卡方检验,NIHSS评分的表现形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予以t检验,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产生。

2 研究结果

2.1 护理干预和基础护理后的总有效率结果 比对两组的护理总有效率,研究组(93.1%)高于参照组(69.0%),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

2.2 护理干预和基础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比对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3.4%)低于参照组(31.0%),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

2.3 护理干预和基础护理后的NIHSS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NIHSS评分为(12.35±2.30)分,参照组患者予以基础护理,NIHSS评分为(16.35±4.85)分,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t=4.0129。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家属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在治疗时均存在不良心理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治疗效果有着不利影响。因此,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升配合度,同时有效改善其预后[1]。日常护理需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一旦发现异常需加强维生素K1和新鲜血浆的摄入,这样不仅可以使凝血因子增加,同时可以对出血有效控制。穿刺位置需确保清洁,并在无菌条件下操作,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此外,穿刺需选择肢体末梢静脉,这样可以使血药回流药物达到血栓部位得以保证,从而提升治疗效果[2]。从此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93.1%)高于采用基础护理的参照组(69.0%),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4%低于参照组的31.0%,且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改善也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

综上总结,行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配合护理干预可以使总体治疗效果提升,同时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猜你喜欢
脑梗塞溶栓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