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中瑞酒店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英语作为二十一世纪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英语课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中学以及大学各个阶段都占有主要地位。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经过十几年的英语学习,对英语的掌握仅限于词汇和语法,学习目的也只停留于应试,对于英语文化的了解甚少,导致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语言应用能力较差,无法用英语进行自如交流,面对这一困境,教师应加强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近年来,国内英语语言习得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这些研究对实践教学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及其“听、说、读、写、译”能力显著提高,然而,当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英语交流时却会感到力不从心,困难重重,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掌握不够,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因此很难将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恰当、得体的应用于日常交流当中。
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和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较为薄弱,教学的目标仅限于提高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单一。教师的教授重点是词汇和语法结构,口语训练也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对话情景和模式,未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设备和丰富的网络资源给学生创设真实的对话情景,供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英语科目的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主要局限于对语言知识本身的考查,很少涉及语言文化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未能充分重视语言文化的输入和学习。另一方面,目前国内英语教材中包含的文化知识甚少,对文化知识的介绍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学生虽然能够通过课外阅读和影视欣赏等方法接触到语言文化知识,但这些知识只停留于碎片化状态,未能形成合理的结构,所以很难将其应用于实践。
“文化”一词来源于英语当中的culture,它来源于拉丁语,意为“耕作”。现代汉语中“文化”一词有两种定义,广义上来讲,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哲学、音乐、建筑等,狭义上来讲,文化指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如何生活,如何组织社会关系,在什么场合如何表现等(屠,2015)。文化和语言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受文化影响并且反映了文化的现状和趋势。同时文化对语言发挥着制约和影响作用,语言的使用要符合文化背景,语言理解的前提是了解文化(高,2002),所以说,语言学习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也是语言文化的学习,想要灵活自如的使用一门语言,必须要掌握语言习惯、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帮助其发掘语言背后的文化意义属于语言学习的高级目标,外语教学的任务也就是培养合格的跨文化交际人才,相对于语言错误,跨文化交际中包容度更低的是文化错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通过不断的文化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态度,尊重和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掌握足够的文化知识,这就包括英语国家人民的信仰、观念、风俗、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情况;最终要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化知识。
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传统的英语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英语词汇、语法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觉得英语课堂枯燥乏味,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弱。文化知识的导入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互动,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兴趣,开拓文化视野,丰富文化思想,树立文化意识。
另一个方面,文化渗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一定的文化知识积累可以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转换思维方式,适应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思维,促进学生对英语词汇、句型、文章等的理解和记忆,做到融会贯通。比如学生在阅读有关美国音乐的文章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美国音乐的类型及其特点、代表作,更要让学生掌握每一种音乐类型的起源,音乐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每一种音乐类型独特的风格都来自于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而且美国音乐大部分来自宗教信仰,教师可以以此为线索,向学生全面介绍美国的宗教信仰,了解了宗教信仰,有助于学生理解美国人的社会价值观念。
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英语学习中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接触、了解和掌握语言文化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向学生渗透语言文化知识。
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中举足轻重的部分,是打好语言基础的关键,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口语、阅读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明明背了很多单词,但是在实际应用和阅读理解中总是不能灵活恰当的应用这些单词,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对单词的掌握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未能深入挖掘词汇背后的文化意义,所以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引入文化知识,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深入的理解词汇的含义。比如教师在介绍关于颜色的单词时,就可以渗透文化知识,向学生介绍各种颜色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含义,例如:white 在西方代表“圣洁”、“高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色被认为是“疾病”、“死亡”,另外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带有“色彩”的习语:black tea (红茶),white house(白宫),blue Monday(忧郁的星期一),green-eyed(嫉妒的),black and blue(青一块紫一块)。学生通过对比,能够进一步理解这些单词在英语文化当中的意义,便于学生记忆和使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不断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当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评价者,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课堂内容和活动,加强文化渗透,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目前英语教材中介绍语言文化知识的内容较少,所以仅仅靠教材进行文化渗透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外文电影、歌曲等教学资源,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某一个主题的外国文化介绍视频,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全方位体验,让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了解异国文化,在观看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说出自己从视频中得到的信息,并且找到恰当的切入点进行中外文化对比,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而且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也会比较牢固。
语言文化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学生可以在课外参加不同的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化的了解。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英文名著和报纸杂志、观看英文电影、收听英文广播、制作英文手抄报以及表演英文情景剧等方式获取文化知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把握每一次机会,把语言和文化有机结合,努力提升文化素养,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渗透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显而易见,脱离语言文化知识的英语学习将成为无水之源,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对文化渗透的认识,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文化信息的输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为其今后的跨文化交际奠定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