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458000)张雪峰
近几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发展,医生有意识开始尝试对门静脉高压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认为可克服传统开腹手术的弊端,并取得理想效果。笔者为验证上述观点,进行了本次本组对照试验,对一组门静脉高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术式下的结果差异,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纳入门静脉高压患者98例,纳入时间是2017年8月~2018年9月,按病例所用手术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均4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男29例,女20例;年龄为23~70岁,平均年龄为(44.38±3.49)岁;研究组采取腹腔镜下巨脾切除加断流术:男28例,女21例;年龄为24~70岁,平均年龄为(44.73±3.87)岁;两组病例除手术方式不同,其余病历资料对比均有同质性(P>0.05),可作对比。纳入标准:①经肝功能、血常规等检查以及临床接触可明确诊断为门静脉高压,并提示有手术指征;②患者体力状态尚可,能够耐受手术、麻醉;③病历资料完整,治疗期间全程配合。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者;②血压、血糖等指标未能控制在安全范围者;③拒绝手术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即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垫高其左侧背部,在左侧上腹部取一个“L”型切口,切开其脾胃韧带后,游离、结扎其脾动脉,随后游离其脾脏四周韧带,在脾脏蒂结扎后,切断。游离并切除脾脏后,结扎、切断其胃后静脉,打开小网膜囊,游离患者胃底、食管下段,离断其膈下食管前的浆膜层,直至贲门。
研究组:采取腹腔镜下巨脾切除加断流术,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建立人工二氧化碳气腹后,置入腹腔镜进行腹腔、盆腔探查,在脐部、剑突重点和剑突下左边位置建立操作空,并在脾下极下方取切口作为主操作孔。离断脾脏周围血管、韧带,在充分暴露其脾门后,立顿、闭合脾蒂血管,分离其胃底血管直至贲门食管,切开其小网膜,离断冠状血管食管支、胃支,粉碎脾脏,装入标本袋,反复冲洗腹腔,最后关闭。
1.3 观察指标 统计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常见包括腹腔积液、腹水、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热等;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计算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建立数据库,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展开数据分析,统计学差异表示为P<0.05: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行t检验,计数资料(例)行X2检验。
2.1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2%低于对照组的28.57%,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是(12.59±2.18)d,短于对照组的(18.34±3.85)d,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97,P=0.000)。
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对机体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加重病人家庭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1]。近几年来伴随腔镜技术发展,部分医师开始使用手助腹腔镜技术进行脾切断流术,结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笔者认为,腹腔镜下巨脾切除加断流术在本病治疗中成功的关键是预防术中大出血,减小了手术创伤,从而对减少并发症、早期康复有助益,这一点已有证明:腹腔镜下巨脾切除加断流术可保留患者冠状静脉主干继续通向脐静脉食管旁曲张静脉,术者离断了通向胃后壁分支血管和贲门胃底、食管下段,可维持脐静脉自发性门静脉分流,最终实现控制出血、预防再出血事件的发生[2]。本研究结果提示:研究组术后未出现发热并发症,且住院时间较短,可见其手术创伤较小,与该术式预防出血这一点密切相关。同时,该组腹腔积液、腹水、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进一步彰显了腹腔镜下巨脾切除加断流术的优势。
总之,腹腔镜下巨脾切除加断流术适宜用于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效果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