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艺术在紫砂壶创作中的运用探究

2019-02-12 08:40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青铜器青铜纹饰

徐 云

青铜艺术从龙山时代就已经出现,至今已经数千年历史,其中囊括了青铜铸造工艺、种类、历史等诸多内容。青铜艺术在紫砂壶创作中应用,将两者文化底蕴合二为一,一方面可以丰富紫砂壶创作内涵,另一方面也为青铜艺术的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但是分析目前两者的融合现状,整体来说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结合紫砂壶的创作设计展开分析。

1、紫砂壶创作思路

中华古韵壶(见图1)的创作采用陈腐青段,壶身设计借鉴了青铜器的鼎造型。作为一件艺术品,在创作构思方面投入大量精力,不仅要掌握丰富的青铜艺术知识,还要以此为基础激发创作灵感,在青铜艺术与紫砂壶创作工艺美术当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使紫砂壶创作更加新颖。从我国古代开始,一些青铜器的创作便以“夏铸九鼎”为依据[1]。直至夏朝之后,商周青铜设计、铸造水平也显著提升,其中融合了绘画与雕塑等多重艺术形式,进入到工艺美术的鼎盛时期。青铜艺术中包括诸多内容,且当时的青铜器主要是为贵族服务,所以整体造型也多呈现雄浑、精美、华丽的特点,在造型与装饰之间十分协调,这也是紫砂壶创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2、紫砂壶创作中青铜艺术的体现

青铜时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千年前,在夏、商、西周、春秋四个朝代的变更下一直持续了十五个世纪左右。商朝末期与西周早期青铜冶铸达到生产力发展的鼎盛时期,也为紫砂壶创作提供了思路。以中华古韵壶为例,整体造型与装饰参考青铜工艺进行创作,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第一,造型方面。以青铜鼎造型为灵感,因为青铜鼎造型分为圆器、方器两种,中华古韵壶的壶身部分便是采用了青铜器中方鼎的造型。壶身为单耳饰,下方有多个“足”,且壶身部分刻有铭文;第二,纹饰方面。借鉴青铜器的形状,尤其是壶嘴与壶盖这两个部位,壶嘴部设计为方形,壶盖上方借鉴方形元素作为装饰,整体呈现出厚重感[2]。

除此之外,紫砂壶创作中运用青铜艺术,在浮雕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壶把部位的创作会借鉴塑龙浮雕元素,一般青铜艺术领域龙纹在商、西周初期比较盛行,将其作为装饰主要有两种含义意义:一方面是将其作为水神的象征,正所谓《易·乾》中主张的“飞龙在天”,用天龙代表星宿。古代农业天象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如果天象发生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种植与人类的发展。另一方面,龙纹也被视为神力形象的体现,古人将其作为一种祥瑞,除了在青铜器中应用,也在宫廷装饰中有所体现,代表吉祥与权力。

图1 中华古韵壶

青铜艺术内容丰富,凤鸟纹也是紫砂壶创作的常见纹饰。古代将“凤”视为百鸟之王,也是最美的一种鸟类,将其视为祥瑞的象征。鹿、龙、凤等纹样也是青铜器的常见纹饰,将其运用在紫砂壶创作中,有利于提高外形美观度,且这种先进的铸造工艺,将多种纹饰同时体现在紫砂壶中,可以明确青铜艺术在紫砂壶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这些精美的造型与纹饰等的运用,也将人们的美好希冀寄托于紫砂壶创作中,奠定扎实的群众基础,也因此得到群众的喜欢。

中华古韵壶的创作中,对于纹饰的应用更显简单、生动之感,将光器、塑器优势合二为一,不仅体现出极高的观赏价值,还为其赋予了把玩的功能。在创作阶段为了使中华古韵壶和青铜文化有效衔接,壶泥料的选择也经过了多重选择,能够展现出厚重的色彩观感。泥色和器型非常协调,将紫泥、老段拼接起来,展现出中华古韵壶的古风与历史厚重感[3]。

3、今后紫砂壶创作方向

中华古韵壶的创作中应用青铜艺术,展现的不仅是有数千年历史的青铜文化,还将中华民俗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加以传承,与紫砂壶创作相结合,更加凸显一种和谐与祥瑞之气。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进行紫砂壶创作的过程中,青铜艺术的应用也表现出小康社会特征,可以从中了解到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基本需求,同时也使中华古韵壶中所包含的中华文化得到应用,通过“古为今用”的方式明确今后紫砂壶的创作方向,传承以青铜艺术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拓宽紫砂壶创作范围,加强历史的厚重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紫砂壶创作中渗透青铜艺术,对于该艺术本身而言是一种传承的有效途径,将其与紫砂壶艺术相结合,获得更为理想的设计效果。从紫砂壶创作角度分析,青铜艺术的运用使其内涵更为丰富,在紫砂壶这一载体的衬托下,人们可以真正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内涵,为紫砂壶创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动力。

猜你喜欢
青铜器青铜纹饰
生僻字里识青铜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蜡染的纹饰探讨
青铜之光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崛起·一场青铜资源掠夺战
雕漆纹饰的修复
吉利永长——中国传统纹饰之回纹
探索青铜爵的秘密“柱”
认识“晋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