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
摘 要: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已经由硬实力的比拼转为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世界上很多有远见大国、强国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纷纷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强本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国也逐渐加快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步伐,在十九大报告中也进一步强调建设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而在文化建设中,文化创新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没有创新,而只是固守传统文化,就不能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观念,也无法让别人真正认同我们的文化。所以研究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层面。文章将就我国文化创新的路径进行简要探析,希望借此能够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文化创新;路径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进行自主文化创新,这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一、当前我国文化创造力现状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中国不会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因为中国今天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中国的知识体系不能参与世界知识体系的建构,不能成为知识生产的大国。即使中国在快速的经济崛起,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个物质生产大国,但是在精神文化生产和创新乃至输出上仍然是个无需重视的小国。”虽说有些刺耳,但是也提醒了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文化创新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文化競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文化竞争PK的不再是文化资源的多少,而是PK的文化创造力。但我国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地位和现状是:复制能力强大,但原创能力不高。文化产品在数量跃升的背后,质的飞跃尚有待时日。大量快餐式的文化产品卷起一阵阵热潮,却热得急,凉得也快,真正给大众留下长远影响的精品力作难得一见。似乎很少有人甘愿去受创造之苦,创新之累,更多的人热衷于模仿、跟风或者干脆复制,只图在热门题材中借点光赚点钱。就以我们国内近几年出现的大量的综艺节目为例吧,各大卫视明星“真人秀”遍地开花,当然真人秀这种形式也是舶来品,更值得关注的就是它们普遍缺乏原创性,多半是引进的美国、韩国等国的一些综艺节目,有些更是原样照抄,一些情节设置都是如出一辙的,更有甚者有些根本就没有获得原创国家的同意就随意模仿,这就引起了原创国家的不满。据韩国媒体统计中国抄袭韩国的综艺节目已经多达34个。那么韩国就对我国一些综艺节目的抄袭现象提出了抗议,并出台了一些专门针对中国的文化政策,希望借此保护本国电视节目和音乐作品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并明确指出这是对中国抄袭韩国综艺节目而放出的“狠招”。我们应该努力营造文化创新的良好环境和体制机制,鼓励探索创新,激发文化创造应有的活力。
二、文化创新的路径
(一)加强技术创新
当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技术支撑。先进的现代科技进一步拓展了信息传播方式,极大改变了人类生活。科技改变生活。这同时也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了两个方面的重要战略机遇:第一,科技进步与创新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传播渠道、经营模式、受众对象以及人们的消费习惯方面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比如,美国科技企业苹果公司所生产的电子产品在全球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科技创新下承载着时尚、人性等现代价值文化。网游,音乐下载等。以及淘宝网购,影响大众的生活消费方式;第二,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为文化产业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可能性。进入 21 世纪,文化与经济、科技相互交融,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被视为新世纪的 “朝阳工业”。如美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占国内GDP的四分之一,英国创意文化产业的产值近十年迅猛增长、已成为英国人就业的第一大产业。从这两个文化产业最为成熟、文化软实力最强的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它们的一项共同点是十分注重科技投入、鼓励创新以及商业化运作,通过新技术的牵引驱动,不断促进电影、图书出版、动漫、传媒等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可以说,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没有现代文化产品和当代文化产业。
(二)加强内容创新
技术是打造文化精品的手段或途径,其最终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创新是文化创新的中心环节。文化产品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要以情愫感染人、以思想引导人、以道德提升人、以精神鼓舞人,并由此而决定了文化创新必须始终把着力点放在追求内容、思想和精神的充实、丰富与崇高上。
就以咱们的影视剧产业为例。我们自己也能明显地感受到,近几年,我们的影视剧作品越来越多,涉及的题材也是丰富多彩,并且很多作品一改过去的“高大全”、空洞说教的形式,以丰富的人文情怀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我们应围绕大众需求多做研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为丰富多元、适销对路的文化创意产品和优质服务。
(三)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引人瞩目的朝阳产业,它以高于传统产业24倍的速度增长,已经成为众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支柱性产业。相较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2006年才成为令世人关注的热门产业,其高增值性、高渗透性、高融合性,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效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和增强国家软实力,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不仅快于GDP的增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高于其他许多产业。从2012年开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贡献率就连续保持在5%以上,2015年达到了6.5%,2016年为5.5%。这揭示了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日益上升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这种理念认为,当代经济的真正财富是由思想、知识、文化、技能和创造力等构成的创意,这种创意来自人的头脑,它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新就业机会、新社会财富,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些专家甚至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将会从现代服务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全新产业形态,也就是所谓的“第四产业”。
我们应该把文化与创意进行结合,才能有效保持文化发展的持续创新创造,让文化更有生命力。所以说,我们必须把形式与内容、技术与艺术有机融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什么元素和符号最“中国”?其实不用说外国人,就连我们自己脱口而出的也往往是长城、武术、中医、京剧等等。而它们的共性,就是“古老”。这些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勾勒出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源远流长,构成了世界熟知的那个“传统范儿”的中国。然而在不知不觉中,中国的“创新秀”正迎头赶上,打造着中国新的国际印象。今天的中国高铁,以350公里的速度驰骋于大江南北,昭示着中国速度的奇迹;频现的超级工程,突破着西方的技术垄断,比如英国核电站是中国帮在忙建造,欧洲的商场中,iPhone不再是抢购热门,中国手机的柜台前不时排起长队。让不少人由衷感叹“没有什么是中国人完成不了的”。在“老”与“新”的交织下,一个现代中国的进步与新潮跃然眼前。一个文明的进步必须依靠创新。
十九大的召开昭示着中国走入了新时代。今天的中国,既让世界瞩目,又让世界好奇。面对愈发多样的文化元素,中国人只有更加主动地讲好自己的故事,才能展现中华文化风采,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国家文化软实力必将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