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2019-02-11 13:06王琪瑞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4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历经磨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无比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道路;不断丰富着人类社会文明,推动历史向前进步,保持不同文明形态之间的均衡发展,成功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改变着世界的发展进程,为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意义

一、焕发科学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科学社会主义展示出了无比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不断继续前进的原因在于它一以贯之的坚持了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它是一种植根于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反映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适应了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來的辉煌历程,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然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东欧巨变、苏联解体曾使社会主义陷入低谷,西方甚至出现了“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等言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同样遭到怀疑,但是不能因此就否认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既没有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没有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不断丰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内涵,使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在国际社会重塑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形象。”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没有终结,反而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时代价值,成功将科学主义推向新阶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成功,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根据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开辟了社会主义新境界,使社会主义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为世界社会主义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

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普遍性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卓著,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梦为导向、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两个一百年”为奋斗目标,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党的领导为基本路线、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基本原则、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经济的高质量稳步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提出了中国方案,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道路。中国既不走依附他国之路,也不走自我封闭之路,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一个国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现代化道路,正如中国的崛起正是得益于独立自主地选择了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对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它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曾试图复制西方道路和发展模式告别落后和贫困、走向现代化,然而致使自身陷入危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新局面。显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寻求现代化道路上,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和共同的历史使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比如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如何保证社会稳定、消除贫富差距、促进公平与效率;如何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兼顾与他国之间的联系,实现互利共赢等问题上的思路、方法和经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推动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多元化组成的,人类文明的发展既不是预定的,也不是均衡进行的,而是在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辩证互动中推进的”。文明多样性是世界存在的本质特征,推动了各国间的交流互鉴、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多样性的世界文明格局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尊重和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加强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吸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兼收并蓄、求同存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着人类社会文明,推动历史向前进步,尊重世界其他文明形态,保持不同文明形态之间的均衡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意味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高度,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为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倡导“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撐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协力构建多元化人类文明的和谐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人类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各民族文化只有通过交流才能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借鉴,才能使世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体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维上。“文明冲突论”“曾是影响世界文明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不同国家间的文明冲突,致使国家间的战争不可避免,面临着诸多矛盾和挑战,增加了全球的不稳定性因素。与之相反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为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重大问题的回答,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中国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以“合作共赢”为价值导向,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家秩序的维护者,始终以“开放、包容、惠普、平衡、共赢”作为主调与世界文明沟通,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破解“文明冲突论”提供了新的战略思维,使“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在国际间广泛传播,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积极认同,更好地为推进全球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提出中国方案,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人类文明走向新征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1世纪伟大的理论成果,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它不仅增强了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还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前途是光明的,使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功对于整个世界也有着积极影响,给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新发展的引领旗帜,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贡献中国方案、为世界进步带来中国经验,促进人类进步和世界文明发展,意味着人类有望迎来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新时代。在新时代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使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继续踏上一条造福于世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孙来斌,高岳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J].前线,2018:11.

[2] 姜辉.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7,02(04):04-08+93.

[3] 王克群.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N].人民日报,2014-08-12.

[4] 周新民.深刻理解文明交流互鉴思想[N].光明日报,2017-04-07.

作者简介:王琪瑞(1992- ),女,陕西榆林人,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