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个案护理

2019-02-11 21:18:30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50000郭君雅梁元珂桑程进贾姣姣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6期
关键词:造影术抗凝体征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50000)郭君雅 梁元珂 桑程进 贾姣姣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50岁,因“反复发作性胸前区疼痛不适20余天,加重1小时”入院,入院时患者意识清晰,查体无明显阳性症状,血压130/70mmHg,脉搏75次/分,心电图示胸前区5、6导联ST段下移,T波地平,初步诊断“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检查。入院后患者的血凝常规、血常规、生化指标等均无明显异常,给予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支持治疗。3天后经右侧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手术操作顺利,术中发现左侧冠状动脉回旋支主干存在50%的狭窄,远端的血流明显受限。术后给予穿刺部位压迫止血30分钟,加压包扎后沙袋压迫5小时,并且患者右侧下肢制动,取平卧位,再次辅助给予抗感染及抗凝治疗。术后第2天患者主诉右侧下肢隐性疼痛不适,伴轻度运动障碍,查体可见右侧小腿肿胀,轻压痛,局部皮肤颜色无明显改变,足背动脉搏动两侧对比无明显差异。下肢动静脉彩超提示右侧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随即给予止痛、抗凝、舒张血管及抗炎等对症治疗。

2 护理评估

患者的冠脉血管造影术操作顺利,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比较平稳,经过药物干预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根据既往的经验可按照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普通护理治疗,但手术第2天出现右侧肢体的肿胀不适,出现深静脉的血栓形成,若不及时有效处理,新鲜血栓容易脱落而致肺栓塞、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但抗凝溶栓的同时需要注意股动脉穿刺部位血肿形成及内出血的可能,因此护理难度增加,需严密、全面地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积极有效地进行干预治疗。

3 护理问题

主要包括及时有效地溶栓抗凝,防止肺栓塞、脑栓塞的发生,缓解临床症状,其次为预防穿刺部位血肿形成及其他不良出血性事件,除此还应控制好患者冠心病的相关治疗,预防病情的加重恶化。

4 护理目标

护理的目标主要为消除新鲜形成的血栓,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避免其他栓塞事件发生,有效控制患者冠心病的治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远期生存质量。

5 护理措施

将患者视为重点护理对象,具体护理措施包括:①要求患者严格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右侧下肢轻微抬高,防止血栓脱落,待下肢肿胀疼痛症状消失,超声检查血栓消失后可逐步进行下床功能锻炼;②生命体征观察包括各种生命体征检测仪显示的数据,同时注意出血事件的发生评估,包括牙龈出血、血尿、便血及黑便等征象;③药物控制 使用克栓酶、华法令等抗凝治疗药物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定期对患者血凝功能进行监测,必要时及时调整治疗剂量和时间间隔;④心理护理 护理的过程中稳定患者的情绪,避免其发生惊恐、担忧的心理状态,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同时向家属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及进展,稳定家属情绪,在其配合下共同治疗患者;⑤出院治疗 嘱患者规律服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多活动下肢关节,并时常进行轻度按摩,穿弹力加压长袜,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生活习惯和方式,有效控制血压、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一方面有利于预防冠心病的进一步加速进展,另一方面可有效避免血栓的再次形成。

6 护理评价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出现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稳定性较差,形成肺栓塞的风险较高,因此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进行治疗和干预,本报道中的此例患者经过积极的干预与精心的护理,最终生命体征平稳,无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康复出院,并且之后的半年随访时间内经规律药物治疗未发生任何与本次入院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护理的过程中亦应该保持警惕,患者入院时仔细查问患者既往的病史和严重程度,严密观察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早期发现及有效治疗可能出现的关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提高诊疗的质量。

猜你喜欢
造影术抗凝体征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双重造影术在犬膀胱息肉诊治中的应用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
西南军医(2016年4期)2016-01-23 02:19:2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循证护理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