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653100)李轶峰
随着胸腔镜技术不断进步,加上微创理念深入人心,目前胸腔镜手术已成为胸外科手术的主要手术方法。近年来,多数的胸科常见疾病中使用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分析了探讨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科常见疾病的安全性,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纳入 2016年1月~2018年1月90例胸科常见疾病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组。观察组45例,男性患者实施手术27例,女性患者实施手术18例;年龄22~71岁,平均(46.11±2.42)岁。对照组45例,男性患者实施手术28例,女性患者实施手术17例;年龄22~72岁,平均(46.67±2.41)岁。两组一般资料可比性好。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传统胸腔手术,观察组开展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给予单侧肺通气。仰卧,床倾斜,抬高上半身30~45度,术者在操作胸腔对侧,第一助手在胸腔侧,剑突下做3~4厘米纵切口,沿着剑突后方进行组织分离只纵膈,纵膈内将患侧胸膜切开,进入胸腔探查,对于肺大泡先进行气胸发作侧手术,术中肺叶肺大泡显示之后,关节内镜切割缝合器完整切除,后进行对侧肺手术。双肺结节的患者,术前先进行介入下肺肿物穿刺亚甲蓝定位,手术中右下肺结节关节内镜切割缝合器切除,之后将左上肺舌叶结节切除,病例送检标本。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剑突下切口双侧多做一个0.5厘米切口将穿刺鞘置入,将其作为气体进出口,给予二氧化碳注入纵膈,促进前纵隔容积增加,术中将胸腺切除,将前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术后双侧分别给予一条胸腔引流管放置。经剑突下切口引出。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对两组效果;胸腔引流的总量、腹腔引流的平均带管时间、住院平均时间;施术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指标;施术过程和术后相关的不良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分析数据,分别进行t、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1 两组效果分析比对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显效32例、有效13例)比对照组的66.67%(显效13例、有效17例)更高,P<0.05。
2.2 施术前后生存质量指标分析比对 施术前两组生存质量指标相似,P>0.05;施术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如附表1。
2.3 两组胸腔引流的总量、腹腔引流的平均带管时间、住院平均时间分析比对 观察组胸腔引流的总量、腹腔引流的平均带管时间、住院平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如附表2。
2.4 两组不良并发症情况比对 观察组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
附表1 施术前后生存质量指标分析比对(±s)
附表1 施术前后生存质量指标分析比对(±s)
其他方面生存质量观察组 45 施术前 45.68±5.21 56.01±4.21 52.55±2.11施术后 92.24±5.11 86.56±14.16 95.01±3.61对照组 45 施术前 45.62±5.25 56.91±4.24 52.01±2.64施术后 80.11±5.11 72.71±10.28 80.68±2.62组别 例数 时期 情感生存质量社会生存质量
附表2 两组胸腔引流的总量、腹腔引流的平均带管时间、住院平均时间分析比对(±s)
附表2 两组胸腔引流的总量、腹腔引流的平均带管时间、住院平均时间分析比对(±s)
住院时间(d)对照组 45 1322.14±70.24 18.15±3.57 29.89±2.11观察组 45 1201.02±20.12 9.01±2.61 16.21±1.21 t 8.243 9.623 5.721 P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胸腔引流的总量(毫升)腹腔引流的平均带管时间(d)
自发性气胸为胸外科最常见的疾病,有较大的复发比例。目前,胸科中自发性气胸并肺大疱破裂、双侧肺结节等患者比例增多,传统胸腔镜手术一般需做双侧胸壁切口,才可将双侧肺部病变解决,但可导致手术时间增加和加重患者疼痛创伤。与传统的胸腔镜手术相比,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实施可简化手术流程,缩短手术操作耗时,缩短切口,术中操作时间短,切口在剑突下也减轻了肋间神经牵拉损伤,可减轻患者近期和远期疼痛的发生[1][2]。本研究中,对照组开展传统胸腔手术,观察组开展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结果 显示,观察组效果、生存质量指标、胸腔引流的总量、腹腔引流的平均带管时间、住院平均时间、施术过程和术后相关的不良并发症情况均显著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
综上所述,胸科常见疾病患者行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效果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