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护理管理在骨科病房的应用

2019-02-11 20:47:3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50000李贞李现林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9期
关键词:层级病房骨科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50000)李贞 李现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80名2015年1月~2018年1月的骨科病房患者作为研究组,男40例,女40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5.16±11.56)岁;选取80名2011年12月~2014年12月的骨科病房患者作为对照组,男42例,女38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年龄(45.86±11.25)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统计学对比结果提示其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管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骨科病房实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的骨科病房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1)护理人员分层:根据骨科病房护理人员的职称、职务、学历、能力等情况进行科学划分,主要分成四个层级,即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2)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工作职责:①责任组长任职资质为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学历应为本科学历,在骨科护理工作中有5年及以上时间,并经各级以上专科医院培训和进修,并在重症病房中工作6个月以上;②高级责任护士任职资质是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听从责任组长安排和指导,全面负责病人护理、管理,负责初级责任护士工作指导;③触及责任护士任职资质是有3~5年骨科护理工作经验,工作标准、技术规范,可熟练使用各项医疗设备;④助理护士为初入职的新护理人员,内容是帮助患者翻身、更换床单、拍背等基础护理工作。(3)层级护理措施:将护理人员分成两大组,每一个大组设一名护理组长、两名高级责任护士、两名初级责任护士和两名助理护士,保证一名组长或者高级责任护士携带一名初级责任护士、一名助理护士上岗,保证每日的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高级责任护士每日需负责15名病人的护理工作,而初级责任护士应每日负责10个病人的护理工作,助理护士负责协助上级护理人员的工作。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骨科病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项目包括护理安排、护理项目、操作水平、服务态度等,全部项目均选择“满意”者,为满意,而有一项选择“不满意”则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者人数/总人数×100%;②评估骨科病房两个时期的护理质量水平,其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基础护理、安全管理、急救品管理、消毒隔离、文件书写,应用百分制,由护理人员对五个项目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证明其护理质量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统计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实行t检验、X2检验;若存在统计学差异,则以P<0.05描述。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8.75%,高于对照组的9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两个护理管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水平 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下,护理质量评分是(70.16±4.03)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下,护理质量评分是(91.56±5.31)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14,P=0.000)。

3 讨论

骨科疾病可限制病人的行动能力,从而导致患者情绪低落,期间若无优质、舒适的护理服务,可致使患者身心状态进一步恶化[1]。因此,有必要在骨科病房护理工作中提升管理效率和护理质量。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作为一项先进管理模式,主要功能是根据护理人员不同工作权限,履行不同岗位职责、工作任务,从而满足不同病人、疾病、病情需求,最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使每一位患者获得理想护理体验。然而,在骨科病房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如何?相关报道鲜见[2]。而经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均有统计学差异,印证了上述观点,证明了层级护理管理用于骨科病房中的积极作用。

总之,在骨科病房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以及科室护理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层级病房骨科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便宜的病房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
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
CCU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
哈尔滨医药(2014年2期)2014-02-27 13: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