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李晓静
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对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或减少下肢DVT的产生。为进一步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下肢DVT形成的临床价值,调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科室诊治的90例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资料,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调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科室诊治的90例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资料,按照均衡理念标准,分成两组。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2.48±7.25)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52±0.83)年;脑挫伤、脑干损伤、硬膜外水肿患者分别为14例、17例、14例。研究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3.33±7.63)岁;病程2~4年,平均病程(1.98±0.81)年脑挫伤、脑干损伤、硬膜外水肿患者分别为16例、18例、11例。比较两组临床个人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接受到病理学的确诊;②诊治档案资料齐全且存档;③所有患者均已获得知情权。排除标准:①严重感染、全身瘫痪或血液疾病疾病患者;②不能积极配合检测及后期事项的患者;③精神疾病,意识无法自主患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以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危重患者由于处于封闭环境,家属不得探视,且还要面临病痛折磨、经济压力以及死亡威胁,极易产生焦虑、烦躁。恐惧心理,这些不良情绪会加重血管痉挛,最终导致血栓的形成。因此护理人员要增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耐心安抚患者诸多不良情绪,以关心、鼓励、支持行为对患者心理进行疏导。②健康宣教干预:告知患者及家属下肢DVT的危险性及预防的重要性,对下肢DVT致病因素、临床表现、防治手段以及护理措施加以讲解,同时对患者及家属疑问耐心解答,并对认知误区及时纠正。③病情监测:实时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肢端动脉博动状况,并对双下肢同一部位周径加以换班测量,若与之前记录周径相差值≥0.5cm,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处理。④体位护理:生命体征稳定后,所有患者均取舒适体位,医护人员辅助患者翻身,1次间隔2~3h;下肢保持抬高姿势,使得静脉血液回流;给予患者肢体按摩及早期功能活动,如对腓肠肌加以节奏性、方向性挤压,2次/天,3~5min/次,以及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床上股四头肌、踝关节跖屈或者背伸动作,2次/天,15~20min/次,后期逐渐让患者自主完成早期功能活动[1]。⑤营养与饮食干预:依据患者临床营养评分拟定个性化饮食计划,以易消化、低糖、低脂肪、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为主,严格禁止抽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对于吞咽或胃肠功能患者分别施以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同时引导患者勤饮水,预防血液浓缩。
1.3 疗效标准 评估两组下肢DVT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状况。
1.4 统计学分析 对各项计数、计量资料采取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检验采取x2。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下肢D V T产生状况对比 研究组下肢D V T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22% vs.24.44%)(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状况对比 研究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97.78% vs.84.44%)(P<0.05)。
在重症监护室中,患者病情复杂且危重,由于长期卧床,且自身活动受限,极易导致下肢DVT的产生,若检查及治疗不及时,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在本文研究中,两组相较而言,研究组下肢DVT发生率较低(2.22% vs.24.44%)(P<0.0 5);研究组满意度较高(97.78% vs.84.44%)(P<0.05),这说明,对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或减少下肢DVT的产生,且护理满意度较高,这与之前相关学者研究成果一致,进一步证实了在重症监护室中,对危重患者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的当代临床价值,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