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护理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2019-02-11 17:04河南省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462000张会敏张凌云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责任制溶栓缺血性

河南省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462000)张会敏 张凌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分组各38例。对照组女17例,男21例,年龄51~73岁,平均(60.25±4.12)岁。观察组女18例,男20例,年龄50~74岁,平均(60.98±5.03)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责任制护理干预,组建责任制护理小组,将护理人员分配至各个护理岗位,采取责任制奖罚机制。①溶栓前护理,由急诊责任护士接到通知后,迅速做好准备,联系药房,准备rt-PA药物到位。进入卒中治疗室后,采取半卧位或平卧位,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组建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讲解溶栓治疗可行性、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性。②溶栓中护理:对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尤其是血压监测,需控制在180/100 mmHg范围内,由专职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避免因情绪波动而致血压上升;由责任护士协助医师完成神经功能缺损评估,注意观察溶栓出血倾向,若出现恶心呕吐、急性血压上升、严重头痛等情况,立即告知医师,将rt-PA输注停止,紧急采取头颅CT检查,并注意观察泌尿道、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及尿便性状、呕吐物等情况;由血糖监测专职护士采取密切监测血糖措施,4~6h/次。③溶栓后护理:控制探视次数及人数,保证患者可卧床静养,及时消除其烦躁、焦虑情绪;由饮食护理专职护士制定饮食方案,采取易消化、清淡食物,保证二便通畅。溶栓后1d采取头颅CT复查,明确无药物禁忌者,给予阿司匹林,避免形成血栓。

1.3 观察指标 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效果满意度,采用我院自拟《护理效果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不满意:0~59分,尚可:60~69分;满意:70~89分;非常满意:90~100分。总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9%较对照组26.32%的低(P<0.05)。

2.2 护理效果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效果满意度92.11%较对照组的71.05%高(P<0.05)。

3 讨论

本研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采取责任制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主要在于本研究首先通过组建责任制护理小组,将护理人员分配至各个护理岗位,明确每个护理人员的职责与工作内容,并采取责任制奖罚机制,可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保障护理质量。在溶栓治疗前,通过采取卧位护理、吸氧、组建静脉通道、心电监护、讲解溶栓治疗相关知识等措施,保障静脉溶栓顺利进行。溶栓中护理是整个护理过程最为重要的阶段,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情况,以防意外发生。研究表明,rt-PA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血压异常上升是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1][2]。因此,本研究尤其关注血压情况,并尽最大限度减少血压上升影响因素,采取心理护理,避免因情绪波动而致血压上升,以减少或避免颅内出血等情况发生。同时,在溶栓过程中注意监测血糖、密切观察溶栓出血倾向,有助于减少出血并发症。在溶栓治疗后,本研究采取病房护理、心理疏导、饮食干预等措施,有助于加快病情恢复,并在明确无药物禁忌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有助于避免形成血栓,减少或防止血管再闭塞现象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责任制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护理效果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责任制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效果满意度。

猜你喜欢
责任制溶栓缺血性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