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李生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人民医院,广西百色 533000
腹腔镜疝的历史及演进:自1887年Bassini首创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经典疝修补术以来,腹股沟疝的治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修补方法也从最初的有张力、低张力到今天被大家广泛接受的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作为无张力修补术的一种方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尽管无张力修补术的术式多种多样,各存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腹腔镜疝修补术已被广泛接受为一种可选术式,特别是对双侧疝及复发性疝的患者[1]。
腹股沟斜疝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属于普外科多发病和常见病,因疝反复突出伴疼痛,严重时发生嵌顿性肠梗阻、肠坏死,且突出的腹腔内容物温度较高,可影响睾丸发育,影响日后生育功能,或诱发睾丸癌变,为了减轻疼痛感和不适感,同时为预防性避免疝嵌顿、睾丸发育不全或癌变,还需尽早实施手术治疗,传统手术虽可缓解症状,但手术操作难度系数较大,术中易损伤血管、神经、精索,术后疝易复发,术后留疤痕不美观,放置网塞补片后有异物感等,目前不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2]。而随着近年来,微创理念的深入,腹腔镜开始广泛推广,可发挥安全性高、有效性强、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与传统手术相比,推广价值更高,而该文中针对腹股沟腔镜疝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关综述,具体如下文。
腹股沟斜疝发病率占腹股沟疝的80%~95%,占全部腹外疝的75%,是临床常见的腹外疝,常见于男性,经数据统计,右侧发病率高于左侧,男女比例为15:1,主要是因为男性右侧睾丸下降较晚[3]。随着对病因的深入研究,可发现诱发因素可从两方面阐述,②腹内压力增高:如慢性咳嗽、慢性便秘、前列腺增生、腹水、妊娠、举重、经常弯腰提重物、哭闹等是引起腹内压力增高的常见原因;②腹壁强度降低:如子宫圆韧带或精索穿过腹股沟管,容易降低腹壁强度,除此之外腹股沟区外伤、感染、腹壁神经损伤、年老、肥胖、肌肉发育不全所致肌肉萎缩等也是腹壁强度降低的原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腹股沟疝病人体内鞘膜胶原代谢紊乱,羟脯氨酸含量减少,因而影响腹壁的强度。
对于腹股沟斜疝患者目前常运用手术治疗,通过传统手术方式:无张力修补术,能够经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 cm至耻骨联合处为切口,切开皮肤,找到腹股沟管,在精索内上方找到疝囊,游离疝囊、横断,高位结扎疝囊,内环口填塞网塞,腹股沟管后方放置补片,此项手术虽可发挥一定作用性,但可损伤精索各层和腹股沟管解剖结构,容易导致神经损伤、神经粘连、精索离断、精索粘连、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性功能障碍、腹股沟区神经损伤后皮肤感觉异常、活动后腹股沟区摩擦感和异物感、术后疝复发率高、复发疝二次手术难度大、切口大影响美观、术后阴囊血肿或阴囊水肿等,对此还需尽可能选择微创手术,从而避免传统手术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和创伤性,且无需剥离精索组织和解剖腹股沟管[4],具体方案如下。
腹腔镜三孔法常用于内环口缝扎术,具体方法如下:①内环口间断缝合法:进镜部位可选择脐部,随后在左右下腹分别做两孔,且放置相应操作钳,从疝环内侧开始进行间断缝合,以“Z”形缝合打结,在手术结束前,还需将气腹去除,此类方式可推广在男性、女性双方,但由于腹腔内打结方式较为繁琐,而沿着内环口周围缝合,可损伤肠管或输精管,因此此类方式不利于广泛推广[5];②沿疝环边缘行荷包缝合法:手术入路方式与内环口间断缝合法相同,但在缝合内环口时不同,可采用边缘荷包缝合,同时在缝合表面时需使用不吸收线,将弓状缘和肌腱缝合,双层缝闭内环口,从而避免复发。此类手术方式优于需要腔内缝合和打结,操作方式较为复杂,目前我国报道较少,在在国外开展较多[6];③腹腔镜疝补片修补TAPP术,目前为全国广泛开展的术式:
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成功后,消毒、铺巾,于脐下皮褶处做弧行切口,用气腹针置气腹,并维持气压于13~15 mmHg。从该切口置入Trocar,通过此Trocar置入30°腹腔镜。在腹腔镜监视下,依次在右下腹、脐下、左下腹部置入Trocar,分别作为主操作孔、副操作孔,按照腹腔镜视角和操作的最佳原则,两个侧孔到疝内环口的交角应为60°,主操作孔和副操作孔应保持5 cm左右间距。引入视频及操作系统,分离疝粘连组织,于疝内环口上方约2 cm处切开腹膜,切划出一条线,该线长度向外至髂前上棘,向内到脐内侧褶皱,切开后并游离腹膜,向上游离约2 cm,向下游离约6 cm,内下侧分离至耻骨结节外侧及膀胱前壁处,剥离疝囊,游离精索去腹膜化长约6 cm,如大的疝囊进入阴囊,可在疝囊颈处予以结扎横断,充分游离后腹膜前置入补片,补片覆盖应包块股环口、内环口、直疝三角等处,固定牢固,可吸收性缝线关闭腹膜,放气腹后退出操作及视频系统。
①标准型腹腔镜:手术方法:切口可选择在脐左右缘1 cm处,将气腹压力维持在1.07~1.33 kpa之间,为了方便探查腹股沟区,还需置入相应型号腹腔镜,在脐至耻骨腹直肌旁建立操作孔(置入0.5cm腹腔镜),进针口选择在内环口,在腹腔镜引导下完成内环口缝扎操作,左右两侧缝合方式相同[7]。彭永辉等学者[8]在一文中,主要对比了腹腔镜和传统手术的疗效性,相比之下,腹腔镜安全性更高,且操作方式更为简便;②经脐双孔法:在治疗腹股沟斜疝时,运用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主要方式:首先在脐缘左右两侧分别进行3、5 mm弧形切口,并置入相应大小的腹腔镜和操作钳,随后在腹腔镜引导下实施1.5 mm小戳口,自制“疝环针”,并在缝合时采用内环口荷包缝合,体外打结,并在皮下埋藏线。此项手术方式能够通过沿着脐部左右两侧实施切口,可运用肚脐皱褶,发挥手术安全性、天然隐蔽作用,且可避免重要血管神经和肌肉,但此类手术可引起操作钳和腹腔镜相互碰撞,从而增加手术操作难度系数[9];③微型腹腔镜荷包缝合法:具体方式: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压力维持在6~8 mmHg之间,探查患侧内环口,观察对策有无隐性鞘状突未闭,随后在髂前上棘连线中线处放置2.5 mm腹腔镜,方便操作钳使用,高位缝合内环口的内半周腹膜,促使疝环口形成一荷包缝合,皮下打结关节内环口,挤尽阴囊内积液和积气。此类手术能够避免反复提拉,直观下观察内环口,减轻对输精管和精索损伤[10];④微型腹腔镜提插式内环口缝扎法:利用针钩、自制带线针、微型腹腔镜进行提插式内环口缝扎法治疗,具体方式:协助患者采取头低脚高位,一个切口可选择在健侧脐旁3 cm,另一个切口选择在脐皱褶处,长度控制在0.4 cm左右,小戳孔位置在患侧内环口处,在对脐皱褶处进行穿刺后,立即进行人工气腹建立,置入腹腔镜,脐旁放置操作钳,确定内环口位置,首先从戳孔穿入针钩和带线针,配合操作钳,分别缝合外半周腹膜和内环口内半周腹膜,方法:由带线针将缝线带入腹腔后,又从腹腔带出,反复操作,形成荷包缝合,并在皮下打结后,关闭内环口,将气腹解除,结束操作。此项操作具有住院时间段、损伤小、切口小等优势,可简化手术操作,易于操作者操作和掌握,且缝扎是经腹膜下潜行分离形成一密闭环形缝扎,可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且安全性更高[11]。
①高位结扎术:一孔法腹腔镜可用于高位结扎者,具体方式:首先在脐孔实施一个小切口(控制在5 mm),建立气腹,在患侧内环口投影处切开1.5 mm,用钩线针带长7-0丝线(长约20 cm),线头端需随着针刺入疝囊颈部的后壁和内侧壁,线尾端留在体外,松动钩线针促使线头留在府内,需穿过内环口的内半周腹膜,在将留在腹腔内线头钩起后,提出带线针,两端打结,促使内环口呈现为荷包缝合状,并将其埋于皮下,解除气腹,结束手术。此类手术方式更能够减少戳孔血肿风险,减轻腹内脏器损伤,发挥术后恢复快、疼痛感更轻、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势,可免去暴露脐旁进入腹戳孔,且愈合后腹部无瘢痕,但此类方式手术时间较长,没有操作钳辅助,手术难度较大,不用于巨大疝和滑动性疝人群中[12];②双尖缝合针法:双尖缝合针类似于普通缝合针,但双尖缝合针两端均有针尖,针头的尖为三棱状或圆形,穿线孔位于针的尾尖部,长约2 cm,在腹腔镜监视下进行高位疝囊结扎,具体方式:在麻醉成功后,建立气腹,置入5 mm腹腔镜探查,暴露疝环口良好,随后尖刀在疝环口皮肤切开1 mm,在腹壁上定位疝环口,双尖缝合针需自上向下,在疝环口下方向外缝合,且将针向外上刺穿皮肤,由疝环口外侧上方缝合,针尾自皮肤切口处穿出,带出缝合线,打结于皮下组织。此类手术方式为完全腹膜外缝合,更利于外科医生操作和适应,但此类方式在疝环口暴露不清楚时,也需运用辅助操作孔,注意操作力度,以免缝合针出现弯曲变形,以免造成副损伤[13]。
①在内环口注入医用粘胶,可运用微型腹腔镜进行内环口缝扎,具有可靠性、安全性、简便性等优势,与此同时使用少量医用粘胶注入内环口,可在腹腔镜监视下可保证粘连的针对性,促使内环口闭合更加紧密,防止出现空隙,引起复发[14];②组织粘连剂在腹腔镜监视下,可获取良好效果,保证临床远期疗效、安全性、临床可行性等[15]。
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主要优势在于:①腹腔镜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高位”结扎,可通过腹腔镜在腹腔内环口周围缝合,且对疝囊进行结扎,利于发现腹腔镜其他病变,进一步发现隐匿的腹股沟斜疝,全面仔细观察腹腔[16];②腹腔镜具有放大作用,便于精确缝合、结扎、止血、分离,能够保证视野清晰[17],因腹腔操作空间大,视野清晰,解剖标志明显,补片易于放置到位和补片展开,能达到放置一张补片,同时预防修补斜疝、股疝、直疝的作用。③腹腔镜能够避免切口疤痕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保证切口外观美感,术后疤痕不明显,对腹壁损伤小,切口小,出血少,疼痛轻,美观,局部的紧张感和异物感轻微,可减少腹股沟管解剖解构粘连,防止术后并发症,具有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势[18]。刘凯学者在《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对比研究》[19]一文中,对比了开放性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疗效,结果表明,运用腹腔镜安全性更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对机体创伤性,术后恢复更快。
腹股沟斜疝常发生在男性人群中,具有病情反复、病发率高、发病急骤、进展快等特点,目前常运用手术治疗。随着我国微创技术的开展和普及,腹腔镜开始广泛推广临床,能够发挥微创性、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无创性等特点,可适用在各个人群中,与传统手术相比,更具有规范性,且不存在盲动性,利于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目前得到诸多学者认可和欢迎。但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和手术方案完善,微创手术逐渐多样化,目前尚不存在金标准,因此需根据患者症状、病情,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