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慢性疾病患者因治疗需要将长期放置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Cardiac Venous Catheter,CVC)相关性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s,BSI)能导致患者死亡率、患病率增加,并增加治疗成本。因此,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意义重大。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收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循证证据,依据证据内容给出循证实践推荐意见,以期能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具体推荐意见如下:
1.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过程中接触导管系统时必须使用无菌技术。(Grade B)
2. 接触或更换中心静脉导管敷料前,必须用抗菌皂液和清水洗手,或用乙醇搓手;若手上有可见污物或被灰尘、有机物污染,在用乙醇搓手前必须用肥皂和水清洗。 (Grade A)
3. 手消毒并戴无菌手套后更换插管部位的敷料。 (Grade B)
4. 最好用无菌、透明、半渗透性聚氨酯敷料覆盖导管穿刺点。(Grade A)
5. 如果患者出汗过多,或穿刺部位有出血或渗血,最好采用透明、半渗透性敷料;纱布敷料应尽早更换为透明敷料。(Grade B)
6. 更换敷料时需要用乙醇溶液或葡萄糖酸氯己定清洁导管穿刺点,并保持干燥。 (Grade A)
7. 最好用0.9%无菌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导管和封管。(Grade B)
8. 一般连续使用CVC时的装置,其更换频率不必高于每72小时更换1次,除非导管断开、怀疑或证实有导管相关性感染。(Grade A)
9. 通过CVC输注血液和血制品的装置,应每12小时更换1次,或根据制造商的建议进行更换。(Grade B)
10.用于全胃肠外营养输注的装置一般应为每24小时更换1次;如果溶液只包含葡萄糖和氨基酸,在连续使用时更换频率不高于每72小时1次。(Grade B)
11.不推荐通过定期更换短期导管以降低感染率。(Grade B)
12.CVC插入24小时后需更换敷料,然后每周更换1次,除非有其他需更换的指征(如有渗出)。(Grade B)
13.若非紧急情况应避免进行股静脉穿刺。(Grade A)
14.常规使用0.9%NaCl冲洗CVC。(Grad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