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 佟枫 王海 杜娟
[摘 要] 目前,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与00后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之间存在着些许问题,构建可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的辅导员核心素养体系至关重要。对于引导大学生价值观方向的辅导员而言,首先应该理解透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政治素养、道德素养、职业素养、学习素养和社会素养。
[关 键 词] 辅导员;核心素养;内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242-02
辅导员核心素养可界定为能够适应新时代辅导員职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个人知识、能力、态度、品格、价值观等特征的整合,赋予辅导员能够在变化的情境中切实的、连贯的、有效的运用并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结合《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文件,辅导员核心素养可概括为五个层面的内容。辅导员在自我成长和发展中和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教学相长,构成了共同实现双方向双进步成长模式。
一、政治素养是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根基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17修订版)中明确指出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辅导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其包括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同时,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是辅导员工作的首要职责和政治责任。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都是辅导员班会、课堂教学、实践指导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必须是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只有自身坚定才能更好地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是高校特殊的教师群体,与学生接触最密切,沟通最多,对学生价值观影响最为深刻,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总的来说,坚定的政治素养是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根基,根基打得牢固才能够赢得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尊重。
二、道德素养是辅导员核心素养的灵魂
《大学》开篇名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早在千年前,儒家经典就总结出大学最重要目的在于培养有道德、有境界的人才。正契合我国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德”是一个人的大智慧,更是一个人的灵魂所在。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到“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辅导员道德修养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自然而然、润物无声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区别于权力性影响,没有固定的范式和状态,但却比权力性影响力更加深刻和持久。《论语》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可见,高校辅导员的道德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三观和行为举止。辅导员劳动的价值与作用,正如休谟在其《道德原则研究》一书中所说:“道德的践履不仅如人们希望的那样将经受住推理和探究的检验,而且可以有助于人们生活的改进和他们在道德性方面和社会性的德性方面的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境界是道德修养的实质和内涵,虽然很难量化且具有动态性特点,但最直接的结果是实践的、转化的。
三、职业素养是辅导员核心素养的驱动力
职业修养是高校辅导员的一种责任,是衡量辅导员工作水平优秀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是辅导员自身职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灵活性、专业性、职业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即包括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属于道德修养的范畴,是辅导员道德修养的具体化体现。教思政[2014]2号文件《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明确规定了职业能力的职业守则,主要包括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从某种程度来说,职业守则便是职业道德的外在依据和外在约束,这是对辅导员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的高度概括和有机整合。同时,该文件还对辅导员的职业知识、职业能力标准、职业等级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要求。其职业知识主要包括辅导员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知识、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总而言之,辅导员职业能力包含基本能力和发展能力,基本能力是辅导员完成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发展能力是辅导员的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基本能力包含人际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能力包括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四、学习素养是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内核
新时代不仅是一个知识社会、信息社会,更是一个学习社会。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视角下,辅导员学习素养的提升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简而言之,学习素养就是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这是辅导员职业生涯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关键内核。教师作为社会人的本质是知识人,知识是教师的从业资本。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当下学生知识需求的时代,教师不仅仅应该有一桶水,而是应该拥有一片汪洋大海,永无边际。永无边际的大海如何拥有呢?实质上,这为辅导员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终身学习被认为是:“人在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包括学习态度等应该被如何开发和运用的全过程。”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在罗马举行,终身学习理念在全世界范围都达成共识。终身教育理念也被列为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范畴之内。吴明烈教授将终身学习素养定义为“个体必须了解生活本身即是持续不断学习的过程,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学习为个体发展的必然所需,个人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自己能够自发而且有意识地选择、安排学习机会与学习方式,使得个人即使处于急速变迁的社会中,仍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达到潜能发展与自我实现”。于辅导员而言,应该自觉了解育人过程是持续发展的过程,将学习和育人全过程有机融为一体,要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必须依赖终身学习素养作为源动力。
五、社会素养是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外核
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不只是“教育者”,更是“社会人”,他不仅需要具备学科素养、教学素养等专业素养,更需要有完满丰富的人格、充实的文化底蕴和善于反思的批判等具有“人性光辉”的素养;从学生层面来说,学生不只是“受教育者”,更是“社会人”,學生需要的是具备交际素养、道德素养、社会参与素养的人生导师。大学的实质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在社会发展的社会人,这必然给辅导员的社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素养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辅导员本身参与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二是指辅导员引导学生将所有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适应、参与、服务社会的能力。21世纪技能合作伙伴”联合发布的《21世纪预备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了“八大核心指导原则”。其中第二条就提出:“对于21世纪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教师和行政人员首先要掌握它,并将之转换为教学、评估等实践活动。”同时,根据这个原则,他们还提出“21世纪素养”框架,第六点专门强调教师要走出学校,积极参与学习化社区的活动。通过信息和知识共享的方式,创新发展自己的能力。由此,辅导员自身价值的提升和转化,离不开社会素养的持续发展,这是关键途径和重要渠道。
与传统相比,学生核心素养不再是单纯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而更加强调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融合和全面发挥作用。有学者指出,“‘专家思维与‘复杂性交往是学生核心素养浓缩的概括。”为适应新时代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这就要求转变传统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理念,更新辅导员自身的知识结构,构建辅导员自身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英]休漠.道德原则研究[M].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31.
[2]王晓兰.辅导员的核心素养体系研究[J].北方文学,2017(12).
[3]曾文茜,罗生全.教师核心素养的生成逻辑与价值取向[J].教育与管理,2017(28).
[4]吴遵民.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吴明烈,李蔼慈,赖弘基.我国终身学习的发展困境与因应策略[J].台湾教育,2010(6).
[6]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