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人行为特点的谈心谈话理念

2019-02-10 03:57叶子国陈陶云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31期

叶子国 陈陶云

中图分类号:B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11-166-03

摘 要 谈心谈话是指同志之间相互交流思想,交换意见的一种形式,是党的组织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明确提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要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党支部书记在谈心谈话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谈话理念会运用不同的谈话技巧表现出不同的谈话行为,最终产生不同的谈话效果。本文从谈心谈话为达成交流思想,化解矛盾,转变态度,改变行为的目的,根据成年人的三个行为特点,提出党支部书记开展谈心谈话需要秉承的谈话理念。

关键词 成人行为特点 谈心谈话理念 理念指导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发展已进入又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作出了全面部署。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党的建设质量”。数量和质量是辩证统一的,量表现质,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党的一定数量和规模是党的建设质量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同时,质决定量,党的建设质量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十九大报告将政治建设、纪律建设列进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使黨的建设总体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并且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的新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党建工作是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客观要求。解开员工思想包袱,让员工轻装上阵,是党支部书记要经常做的工作。思想问题要用思想解决的方法来解决,谈心谈话就是做思想工作的有效方法,也是党支部书记的常用的工作方法。对组织而言,谈心谈话有助于公司内部思想和感情的交流,通过倾听员工心声,掌握员工思想动态,能及时化解矛盾、密切内部关系,维护员工队伍稳定,凝聚发展合力,形成和谐敬业的良好氛围;对员工而言,通过谈心谈话能排解其心理困惑,缓解不良情绪,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对党支部书记而言,谈心谈话是其协调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主要体现,通过谈心谈话能加强其自身思想素质和认识水平,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在当前企业内部的谈心谈话工作中,党支部书记的谈话能力依然需要持续的提升。在实际谈话工作中,不乏存在侃大山,跑火车,缺乏技巧,形式主义,为谈而谈的现象,特别是涉及一些态度需要端正,情绪需要化解,行为需要改变,问题需要解决的谈话,对于党支部书记来说,都带来一定的挑战性。

面对这样具有挑战性的谈心谈话,党支部书记需要良好的谈话能力以实现良好的谈话效果。良好的谈话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技巧,另一方面的理念。技巧体现理念,理念指导技巧,不同的理念指

谈心谈话具体的技巧动作,例如化解情绪的同理心表达,专注的倾听技巧,引导的结构化提问等;谈话技巧的运用取决于谈话的理念,不同的理念会指导党支部书记运用不同的谈话技巧。

什么样的理念更有利于党支部书记完成谈话技巧呢?本文将从谈话对象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谈话理念,以指导党支部书记针对性的运用谈话技巧,以达成良好的谈话效果。

党支部书记开展谈心谈话,其谈话的对象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思考的成年人。而谈心谈话,特别是以化解矛盾,端正态度,改变行为为目的的谈心谈话,其良好的谈话效果意味着需要谈话对象做出相应的改变,不管是态度的转变,还是行为的改变。于是在谈心谈话的时候,需要思考一个的问题就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思考的成年人愿意作出相应的改变,其背后有何典型的行为特征与心理机制在影响,?笔者认为,对该问题的思考与理解,能帮助党支部书记寻找到相应的谈话理念,指导党支部书记卓有成效地开展谈心谈话。

一、成年人的行为特点

(一)趋利避害的特点

人的本能就是趋利避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每一个成年人的行为都有自己所追求的利益,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采取一些行动。而个体所追求的利益,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利益,而是可以泛指个体认为重要的事情。如果要对个体的需求进行分析,可以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进行分析。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一个员工绩效为C,认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表现出气愤的行为,其个人需求可能是获得尊重。一个员工从业三年,觉得个人的发展不够顺利,其个人需求可能是寻求职业的安全感;一个员工因为办公室同事聚会的时候没有邀请他,认为受到了排挤,情绪不好,其个人需求可能是社交需求,希望融入到团队当中。所以,绩效为C,谈话的时候不能仅仅让对方从自身找原因,还要向对方解释绩效结果的评估过程,展现绩效评价的公平,公正与公开;个人发展迷茫,谈话的时候不能仅仅告诉对方需要耐心,分析个人过去工作需改进的地方,还要和对方探讨个人的职业优势,发展意向与规划以及具体的发展计划;认为同事受到排挤,谈话的时候不仅仅是要让对方理解同事可能出于其他的考虑没有邀请对方,排出误会,还要探讨如何和同事相处,提供让对方融入团队的支持与帮助。

在谈心谈话的时候,如果党支部书记没有考虑对方的诉求,往往表现出来的是单纯的站在组织的立场来要求对方。必须强调的是,党支部书记在谈心谈话的时候站在组织的立场是正确的,也是必需的。但如果仅仅是站在组织的立场而没有考虑对方的需求,可能会影响谈话的效果。就算党员应该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但如果党支部书记每次只讲要求不论价值,长期以往,不仅仅会降低谈话的效果,还会影响党支部书记在党员、员工心中的领导魅力。作为一个领导,需要讲原则,也要讲策略,需要提要求,也要促共赢。

(二)感性理性综合体,感性在前理性在后的特点

一个成年人每天会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做各种各样的决策,在做出决策,处理事情的时候,有一些是快速做出来的,有一些是通过离心的思考做出来的。那到底哪些事情是快速做出来,哪些事情是经过理性思考做出来的呢?

诺贝尔经济学得主,《情商》作者丹尼尔·卡尔曼在其另外一本代表作《思考,快与慢》中提到,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有两种思考模式,分别为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第一系统凭直觉运行,这种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例如我们看到恐怖画面后做出的厌恶的表情,觉察语气中的不友善,在空旷的道路上驾车行驶等,都是自主行为。第二系统倚仗逻辑,其运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第二系统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现相关联。例如复杂的运算,告诉别人你的电话号码,观察自己在社交场合的做法是否得体,保持比平时快的步行速度等。感性的行为往往是第一系统在运行的结果,而理性则通常是第二系统在运行。

在什么情况下人的行为会由第一系统的控制,采取自主运行的机制呢?进化心理学的研究结论可以给这个问题提供一些参考。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以生存和繁殖为出发点的,绝大多数的行为都可以通过为了生存和繁殖得到合理的解释。而人在进化过程中,也形成了自我反应机制。例如在远古时代,当人遇到猛兽,肾上腺素会激增,心跳加快,血液流向四肢肌肉,以快速做出逃跑或攻击的行为。这种反应机制经过上百万年的进化,依然停留在人类的基因当中。在现代,遇到猛兽的情况微乎其微,但应激反应依然在人体上发挥作用。所以当人在遇到他认为有危险的时候,依然能夠发挥作用。例如当人突然在转角遇到一辆飞驰而过的车的时候。只要人感受到受威胁了,就会出现这种状态。在谈心谈话的时候,特别是对于一些存在情绪问题的谈话,如果对方处于这种情绪当中的时候,往往就会做出相应的应激反应。这个时候如果选择攻击,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与之争论,甚至争吵。如果选择逃避,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保持沉默或者敷衍应对。而这些都是不利于谈心谈话产生良好结果的。谈心谈话需要关注的是问题的解决,态度的调整与行为的改变,所有这些变化,都是以对方处于理性思考为前提的。

党支部书记在进行谈心谈话的时候,如果没有关注到对方的情绪而直接探讨事情的解决,往往会适得其反,达不到好的谈话效果。例如员工因为公司要安排出差与照顾家里生病的小孩出现两难问题,表现很为难与焦虑。这个时候如果书记没有提前照顾对方情绪,理解对方出现这种为难的状态,而是直接引导探讨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很容易引起员工的抵抗,让员工从焦虑的情绪转变成对抗的行为。再例如员工受到领导公开的批评,认为自己受到的批评方式有点挂不住面子,如果谈话的时候党支部书记没有让对方有一个排解情绪的过程,而直接和对方分析利弊,探讨如何客观认识批评这件事情,可能会让员工认为书记是来让自己委曲求全的,结果当然适得其反。

(三)自主改变,人的改变需要内在的动力的特点

前文提到,谈心谈话的目的中包含需要谈话对象做出相应改变的内容。成年人的改变不能通过被压迫或者强制要求的方式来实现。一方面是在组织当中缺乏这种环境与机制来要求员工,另一方面这种被动做出改变的行为也不是长久的行为。无法产生真正的长期效果。所以,成年人的改变需要内在的动力,才能形成真正的改变,而非临时应激的改变。

如何才能让谈话对象在谈话之后愿意做出改变呢?除了前文提到的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了解对方的诉求并融入对方的诉求之外,还需要让对方认同对谈话结束之后形成的决策或共识。只有当对方认同谈话的共识,才意味着对方更有可能去做出改变,付诸实践。

那么如何才能让对方认可谈话最终达成的共识呢?这意味着谈话对象能够认识到所做出的决策对自己的帮助,同时也能够参与到最终过程的探讨中,意识到所做出的决策是双方共同的贡献,而非被动地接受。

在谈心谈话的时候,如果党支部书记没有意识到要让对方多参与这一点,典型的表现就是凭借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向对方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让对方做出最终的选择。往往表达的句式包括有:“我建议你应该这样来做……,你觉得呢?”;“我觉得你这件事情应该从另一方面来处理……,你看怎么样?”,“关于这个事情,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你说对不对?“这些行为都是党支部书记在做更多的表达,而谈话对象缺乏参与。虽然不能否认书记拥有更为丰富的经验和更全面成熟的看法,但沟通不是只讲对的,关键是要有效。当谈话对象有参与到谈话过程中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那么对最终达成的共识就有其个人的贡献,进而提升谈话对象对谈话所达成共识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最终会在谈话结束之后转化成执行力,更有效的执行共识,做出改变。

二、党支部书记谈心谈话理念

(一)换位思考,了解诉求的理念

基于成年人趋利避害的行为特点,党支部书记在谈心谈话的时候,需要做到换位思考,了解诉求。站在对方的角度,了解对方的诉求,并将对方的诉求在不违反组织立场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对方的个人诉求融入到谈话目的当中,即实现组织的诉求,也照顾对方的诉求,实现共赢,以促进对方更有意愿主动做出改变。

(二)先化解心情,再处理事情的理念

由于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综合体,而且通常感性在前,理性在后,这意味着党支部书记在谈话的时候,需要本着先化解心情,再处理事情的理念来处理。而非一上来就直接探讨事情,个人的情绪没有得到化解,是很难进入理性的思考的。

(三)多引导提问,促参与探讨的理念

党支部书记应该在更多引导谈话对象参与到谈话过程中,通过良好的提问和倾听技巧,让对方主动思考解决办法,表达观点与看法,再融合党支部书记的观点,促成双方真正彼此都有参与度的共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的理念会指导党支部书记在谈心谈话过程中运用不同的谈话技巧做出不同的谈话行为。基于成年人三个行为特点:趋利避害,感性理性综合体以及自主改变,党支部书记谈心谈话的时候,需要秉承如下三个理念:1.换位思考,了解谈话对象需求;2.先照顾对方的情绪,再和对方探讨处理事情;3.通过提问引导,让对方参与到谈话当中。在这三个理念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运用相应的谈话技能,采取合适的谈话方式,最终达成良好的谈话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法制出版社著.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

[2] 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丹尼尔·卡尔曼.思考,快与慢[M].北京:中信出版社.

[4] 巴斯.进化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