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一顿饭都不苟且

2019-02-10 04:08陈晓卿
党员文摘 2019年11期
关键词:芒种舌尖氨基酸

陈晓卿

对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来说,小时候都写过同一篇作文,叫《我的理想》。如果你写我想当个飞行员,那可能爸爸会给你买一个飞机模型;如果想当个艺术家,有可能得到一架钢琴;如果你说想当美食家,那么,你得到的肯定是一顿痛打。附带还会送你一段话:好好学文化,别净惦记着吃。

这种观念也一直影响着我。直到2001年冬天,我在美国拍片,见到了朋友的孩子,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当时我跟他聊天,他说他在写一篇论文,题目叫《论文化》。我说文化这个概念太大了,你能告诉我什么叫文化吗?小朋友说,老师告诉他,由人类创造的并由人类享受的一切都叫文化。

这句话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一直到我拍《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因为从前我就是一个好吃的人,但总会为自己找一些特别牵强的理由。有了小朋友的那句话,我觉得以前的理由太不充分了。其实,食物就是从三个最基本的层面来帮助人类:第一,负责我们的温饱;第二,满足我们的口舌之欢;第三,慰藉我们的心灵。从这三个层面我们都能看到,食物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食物里面,我们能找到非常多的东西。

人类大概在一万年前学会种植小麦,这是人类社会从狩猎时代到采集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大概过了1000年,小麦从地中海和小亚细亚半岛向东、西传播。向西它们遇到了火,就变成了面包;向东它们遇到了水,就变成了面条和馒头。

从小麦我们就能看到人类历史的发展。所以,我觉得食物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也是一个神奇的路径。

我前几天吃了一道菜,叫芒种虾干。这种虾干在温州,每一只虾的尾巴上都有一个鲜红的点,那是虾的卵。要知道,所有的水生食材都是在產卵前肉质最鲜美。尼亚加拉瀑布的三文鱼,甩了鱼籽之后,棕熊都不爱吃,因为那时它的肉特别不好吃。

中国人同样也有这个智慧,他们知道芒种时节的虾最鲜。虾卵和虾肉是两种不同的氨基酸。我相信我们的祖辈肯定不清楚什么是氨基酸,但他们能够用舌头来判定,所以,在食物里有祖先的智慧。

很多我们吃的东西和古代的规矩也是有关系的。围坐吃饭,这是从宋朝才开始的习惯。坐的方式一定要有长幼尊卑。年龄大的地位高,要坐在里头面对门的位置,越往外坐的都是孩子。在享用食物时,我们能够发现传统,这也是文化。

除此之外,我们在食物里还能发现审美。比如说年节时的颜色,比方说年年有余,大家看到鱼和年糕就叫“年年有余”。

英语里面说“You are what you eat”,就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中国的食物里,我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美。所以,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我写了这样一段解说词: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昆曲、京剧,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个细节。从这个角度来说,厨师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明的书写者。

(摘自七一网/《环球人物》)

猜你喜欢
芒种舌尖氨基酸
芒种
月桂酰丙氨基酸钠的抑菌性能研究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夏至
UFLC-QTRAP-MS/MS法同时测定绞股蓝中11种氨基酸
一株Nsp2蛋白自然缺失123个氨基酸的PRRSV分离和鉴定
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玉米浆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不确定度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