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力
摘要:基于对某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从学习的兴趣、困难度、影响因素、帮助方式,以及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实用性等方面,分析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教学改进措施,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9)06-0084-03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与农业技术科学和农业经济科学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是在我国产生并由我国学者命名的。从研究對象到研究内容,从学科理论到研究方法,它都体现了鲜明的实用性。课程侧重于农业、技术和经济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研究技术领域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方法,以及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对象和内容涉及多个学科,综合性较强。为提高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从学习的兴趣、困难度、影响因素、帮助方式,以及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实用性等方面,调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对现有教学方式的看法,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1 问卷调查的目的与数据来源
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对课程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基于学生的角度,收集和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为课程教学提供建设性信息,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调查对象为某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16级学生,在农业技术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发放问卷48份,回收有效问卷43份,回收率为89.6%。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课程兴趣度与困难度
调查对象在被问到对该门课程是否感兴趣这一问题时,根据数据(表1)显示:兴趣一般的学生最多,为33人,占比为76.7%;对课程非常感兴趣和没兴趣的学生各为4人(占比9.3%)和6人(占14.0%),较为接近。
调查数据还显示,接受调查的学生绝大部分表示课程学习很难,但难度不同。2.3%的学生表示非常困难,53.5%的学生表示比较困难,44.2%的学生表示学习有一点难度。
通过分析学习兴趣和课程难度的数据,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程的难度有关。
2.2 课程安排合理性
为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安排是否合理,问卷设置4个问题,只有27.91%的学生认为现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合理,58.14%的学生认为不尽合理,13.95%的学生无从回答。
在对该门课程每周课时量的安排上,有58.1%即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合理,而认为一般、不合理和不知道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6.3%,16.3%和9.3%。
通过调查数据还可以看出,很多大三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是很了解,没有准确定位,缺乏职业规划。
2.3 课程实用度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但学生并不这么认为。在调查问卷中,只有少数学生认为学习农业技术经济学有用,大部分学生表示学习课程是应付考试。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与现实脱节。
在对课程现行的理论与实践课时安排问题上,认为十分合理和非常不合理的学生各为2人(占比各为4.65%),属于极少部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合理,比例为62.8%,而27.9%的学生认为不合理。
关于如何安排课程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67.44%的学生认为实践和理论课程应各占一半。有32.56%的学生认为应该花更多的课时进行实践操作,没有学生支持全部理论课程或全部进行实践操作。理论是实际操作的基础,所以理论课时是必须的,但理论最终将通过实践来检验。
2.4 困扰学生学习课程的因素
调研中发现,学习课程受很多因素困扰。影响因素主要有6个方面:课程内容较枯燥,完全没有兴趣;自身专业基础较弱,缺乏自信;知识记忆不牢固,容易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犯困;错误没有人纠正;跟不上老师授课节奏。
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学生专业基础较弱影响最大;其次是对课程缺乏兴趣,加之该课程缺少一定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同学表示一些知识上课时听懂了,但课后没有及时复习又忘了;也有部分同学上课时容易犯困,忍不住想玩手机;此外,对学好该课程没有信心的同学也占一定比例。
2.5 学生渴望得到的支持与帮助
在被问及需要从老师那里获得哪些支持时,问卷提供了多个选择,详见表2。从调查结果可知,专业指导、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及时帮助与答疑、提供与课程相关的信息资料和实用小技巧,是学生最想从任课教师那得到的支持和帮助;而与教师如朋友般的交流和老师的情感鼓励,也是学生希望得到的支持和帮助。
3 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建议
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由于缺少实践实训,学生反映课程的实用性不强,感觉学不到有用的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结合具体案例或身边实例,以学生为主导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加强团队之间的分工和协作,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教师担任主持人或评委。通过这种方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夯实基础课程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开设在大三下学期。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涉及农学、工程学、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构成要素为技术、经济和计量。农业技术经济学在对各种方案进行客观、合理、完善评价时,应以定性分析为基础、定量分析为主。因此,学生应把相关的专业课程学扎实,尤其是一些先修课程(如农业经济学、财务管理、运筹学等),为学好农业技术经济学打下坚实基础。
3.3 改進课程教学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农业技术应用的实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加行业参与课程教学,聘请行业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增设课程实践实训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图表、数学公式、模型等,所以应积极打造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幕课和超星学习通APP教学。
3.4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缺乏实验及实践实训,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带领学生们走出校园,如参观农业产业园、科技园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农业科研成果,使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同时,学校应积极探索和实施“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努力开辟“第二课堂”,以“工作室”为活动平台,以项目任务为活动主线,使学生在导师或者管理专家的带领下,接触和了解工作与社会实际,通过观察、讨论、参与项目、反思等方式,全面提高实践技能。
3.5 提升教师专业和科研水平
高校老师既要完成教学工作,还要完成既定的科研任务。如果把研究方向与所授课程联系起来,把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或课题)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深入企业或农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原始资料和数据,并在对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评估后撰写调研报告或科研论文。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科研增强教学深度,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收稿日期:2019-06-12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2016年本科质量工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探讨》(2016SBJ04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何 力(1980—),女,硕士,副教授,从事农村与区域发展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黎红梅,田松鹤.《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基于学生视角[J].教育现代化,2018,5(24):50-52.
[2] 肖红波.“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大学教育,2015(3):95-97.
[3] 魏庆琦,肖伟.案例教学法在“技术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60-61.
[4] 许玉粉.提高《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5):214.
Thinking o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Technical Economics Course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in a University
HE Li
(College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Duyun Guizhou 558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economic management in a univers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agricultural technical economics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learning interest, difficulty, influence factors, way to help and the rational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curriculum, and put forward the teach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in combination with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curriculu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technical economics of agriculture; teaching efficiency; questionnaire survey; teaching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