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教学实施策略

2019-02-10 03:55桑彩虹
北方音乐 2019年24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桑彩虹

【摘要】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项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音乐教学实践,简单探讨对高中音乐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及教学实施策略。通过音乐教学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三方面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使音乐核心素养贯穿于音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以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恰当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碼】A

一、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通过核心素养的教育政策研究、音乐学科本质的内涵研究、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音乐核心素养的传统文化分析、基于音乐核心素养的课标分析、音乐核心素养的实证调查研究等,再通过焦点小组访谈、专家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多轮意见征询、审读和评议,最后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确立为三个方面: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和发展音乐听赏、表现与创编能力。

普遍形成的共识是:通过音乐课堂中的艺术实践和表演创造活动,提升学生审美感知;通过音乐课程教学中对艺术作品的了解、学习,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及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内涵,理解世界音乐的多样性。通过音乐教学,我们要将最有价值的留给学生,那就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笔者认为,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既要落实在音乐课堂教学全过程,更要立足于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转变。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设计等有效策略手段进行教学,可以使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转变观念、提高教学效率。

二、目前高中音乐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研员,每学期聆听着无数节的高中音乐课,在感叹各教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奇思妙想的同时,也发现很多教师对于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理解不深刻,在课堂中不能运用巧妙的教学手段去引导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在很多高中音乐课堂中,学生聆听学习的只是作品,而不是音乐

因为学生只会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聆听,并不主动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如果教师缺少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就不能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能力的引导和培养,使学生在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作品时缺乏理解力、想象力、感受力和创造力,更不能与音乐作品形成情感共鸣。

(二)高中音乐教学,应注重音乐实践、音乐交流与合作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普遍认为高中音乐鉴赏课主要就是聆听、鉴赏,引导学生通过聆听作品去表现和参与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的环节较少。老师们不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表现作品,尤其缺少对学生音乐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高中音乐学科教学实施策略

(一)以聆听、感受为基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学生音乐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在音乐核心素养中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要以聆听为主,教师不能仅仅依靠语言和逻辑的表达来诠释音乐,更要善于运用“音乐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听觉审美感受,将聆听与内容有机结合,逐步提高学生音乐理解与鉴赏能力。

例如在高中鉴赏第一单元《草原放牧》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真实故事,让学生对草原英雄小姐妹动人事迹创作背景加以了解,在聆听主旋律的同时,让学生在作品中联系生活,在生活故事中联系作品,将有情节的叙事性与音乐的抒情性相结合,感受着对美丽而辽阔的草原的赞美和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动人故事。但更主要的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用音乐的形式要素,如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来进一步认识、理解、鉴赏音乐。第一主题活泼乐观、热烈的旋律、紧凑的节奏与第二主题内蒙古长调色彩的抒情性、如歌的旋律,舒缓的节奏形成鲜明对比,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通过音乐的形式要素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知,并学会用音乐形式要素分析、理解作品。实现学生与音乐作品及作曲家思想的交汇、融合,从而进一步表现情感,体验、感受作品内涵。

(二)以实践活动为动力,发挥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具体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学情选择灵活多样而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歌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和音乐创编等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想象、创造、表达音乐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在高中鉴赏第五单元《非洲歌舞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可击鼓示范非洲音乐复杂多变、强烈奔放的、多线条的节奏,让学生感受鼓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是表达音乐语言最重要的乐器,了解到鼓在非洲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和用途,除了用于音乐外,有时还是用来模仿语言、传递信息等,鼓声中复杂多变的节奏表达出人们各种不同的感情,这都与他们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歌唱、舞蹈动作、肢体语言、手拍节奏等,感受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体验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三)以丰富的文化为内涵,拓宽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

音乐艺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人们通过音乐艺术可以认识世界。音乐文化理解是重要的社会人文素养,通过音乐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从音乐发展的角度认识社会,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音乐。

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国之瑰宝-京剧》这一课。教师从京剧的形成讲起,讲到了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京剧的四大表演形式、京剧的唱腔等,看似内容丰富的京剧一课,并没有将京剧的教学定位在传承“国粹”的“美”上,而是进行了京剧知识的讲解,因此,教学过程变成了“学识”的灌输,让民族文化的瑰宝失去了色彩,并没有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所以,音乐课堂教学一定要关注教学策略,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文化渗透在我们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例如在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时,先引导学生聆听、体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歌,使学生了解民歌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反映的是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再通过学生学唱、演唱、感受《多彩的民歌》几首歌曲的主旋律,总结出例如南方音乐风格的委婉秀丽,西北民歌的高亢嘹亮都是劳动人民因地域的不同,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为表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意志、愿望而创作的不同音乐风格,因此,在内容上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人民性。让学生感受我国多民族融合的灿烂文化,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民族的思想感情,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所以,每位音乐教师要建立自己对音乐艺术作品的正确审美价值观,熟知每部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才能对音乐活动与音乐作品做出正确的判断、评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培养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它着力贯穿于音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只有不断进行创新,以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恰当的教学策略,才能使我们的音乐课堂充满魅力,让学生和我们一起体验音乐、享受音乐,进而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资利萍.中小学音乐教育网《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科核心素养产生的背景、释义分析及其课程实施作.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政课教学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浅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