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男
【摘要】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合唱与指挥》课程群的建设旨在打破过去音乐类课程之间的壁垒,通过教学内容上的整合、教學形式上的整合紧密联系《声乐》《视唱练耳》《钢琴基础》《钢琴即兴伴奏》《音乐欣赏》《艺术概论》《歌剧排练》等课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其他音乐类课程群的建设提供了经验支持。
【关键词】《合唱与指挥》;课程群;高校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衡水学院音乐学院始建于1997年,其前身为衡水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音乐专业。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音乐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在国内的同级同类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合唱与指挥》课程系自建系之初便开设了,多年来为衡水以及全国各地培养了大量的合唱指挥人才。同时,合唱团也参加了全国金钟奖合唱比赛等活动,成绩显著。可以说,衡水学院音乐专业的《合唱与指挥》课程是音乐学院的招牌课程,既有光辉的历史又有光明的未来。但是,作为这门课程的主讲老师,我却在最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合唱与指挥》课程需要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同时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衡水学院音乐专业《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衡水学院音乐学院最新版的培养方案中,《合唱与指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面向所有音乐专业的同学,于大二开设,共两个学期。每周2学时。除了《合唱与指挥》课程,音乐学院将每周四下午4点到6点固定为实践课程时间。参加合唱团的同学最多,大约占到所有音乐生的三分之二。其中,大部分由声乐的同学组成,主要的排练任务是为了参加市级、省级或者国家级的比赛。其余同学的排练曲目范围比较宽泛,除了一部分经典合唱曲目,更多的是演唱根据流行音乐改编的合唱曲目。
可以说,音乐学院自上而下都对《合唱与指挥》比较重视,但是,这门课在行课二十多年间,一直没有走出老师教,学生学,为了演出而排练,为了比赛而唱歌的套路。
二、目前《合唱与指挥》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重实际演唱,轻理论分析
在日常的教学和排练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老师要迅速进入作品排练状态。首先要检查四个声部的完成情况。一般来说,女高音完成度也最高;其次是女中音。而两个男生部的完成情况一般来说不容乐观,男高音声部音高较高,要求有比较高超的声乐技巧。而男低音声部一般来说整首曲目都不会唱主旋律,且自己的声部变化音较多,旋律感较差,整个男低声部的演唱积极性最差、排练都会在两个男生部上花费时间。很少有时间和精力用在分析作品、讨论背景等作品内涵的挖掘上,这样的演唱是缺乏深度的。
(二)重合唱,轻指挥
由于合唱团有比较繁重的演出和比赛任务,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往往会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演唱的曲目。每当接到演出和比赛的任务,那么接下来的两周、三周甚至一个月的课程都要排练合唱的内容,这样一来,指挥的教学内容就会大大压缩。两个学期下来,学生接触到的内容少,风格较单一。由于缺乏指挥内容的讲解和实践锻炼的机会,造成大部分同学不敢指挥,还有诸多问题。
(三)演唱作品风格单一
现在衡水学院音乐学院的《合唱与指挥》课程的学习和排练以红色经典歌曲为主,老师首先会优先选择红色经典歌曲,以便于演出和比赛所用,合唱谱数量多易寻。现在我们的流行曲目并不多,当代大学生所喜爱的流行歌曲合唱谱很少,受制于资金限制优秀作品不易得。儿童和少儿合唱作品少之又少,比较有年代感的歌曲,学生就业从教后,参加艺术节、合唱比赛发现选歌的余地太小。
(四)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够
由于在课上的选曲偏旧,同学们积极性不高。老师要分别带领四个声部的同学一句句地教唱,一个声部在学唱时另外三个声部等,这样的排练效率极其低下,几乎没有时间分析作品,也很难表达作品背后深刻的内涵。
三、突破传统方式,建设《合唱与指挥》课程群
目前,高等教育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课程群的建设。有的学者认为,课程群的建设“应朝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统筹规划,协同进行”[1]“应以课程统整理论为基础,克服分科课程的缺陷,建立课程间的内在联系。”[2]“经过教师的不断挑选,将优秀的音乐专业课程进行融合,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加专业的音乐知识”。[3]那么,关于《合唱与指挥》的建设,笔者认为:应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打破单门课程之间的壁垒,将《合唱与指挥》《即兴伴奏》等课程进行重组,使这些课程有机地结合,调动音乐学院优秀师资和硬件作为课程群的保障,努力将其打造成为音乐学院的“精品课”。
(一)将相关课程进行教学内容上的整合
《合唱与指挥》是一门综合类的课程,它与《声乐》《视唱练耳》《钢琴基础》《钢琴即兴伴奏》《音乐欣赏》《艺术概论》《歌剧排练》等课程密切相关。在传统的音乐学院培养方案中,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相对独立的。而《合唱与指挥》课程群的建设需要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沟通和融合。
《合唱与指挥》课与《声乐》课,两者在声音的训练要求上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相反的。声乐专业的训练挖掘每个同学声音的个性,音色越有特色就越有辨识度,在强有力的气息配合下,会有自然的泛音出现。而合唱的声音训练中,老师总会要求学生要适当收敛自己在音色上的个性,要注意聆听其他人的声音,不能有频率太快的泛音。而在《合唱与指挥》的教学过程中,声乐专业的同学在唱合唱作品的时候并不用心,担心合唱的发声方法磨灭了自己声音的特质,干脆消极演唱。
其实,从发声的本质要求上来说,合唱与独唱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反而在最终的美学追求上殊途同归。而且,在合唱过程中形成的对音准的锻炼、对和声感觉的锻炼是可以反哺到自己的声乐独唱中的。在这一点上,也希望我们的声乐老师在上一对一小课的时候可以把这种理念传递给学生。同时,我在《合唱与指挥》课上,选取了大量的影视剧插曲、主题曲、流行歌曲和戏曲,这也反过来对声乐老师的选曲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最近几年有不少的声乐老师来和我探讨、“求经”,也丰富了他们的教学曲库。
近年,音乐院校受困于课程安排以及连年扩招的影响,在每学期期末的声乐考试中,用音响伴奏代替了钢琴伴奏。这种做法对《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伤害是致命的,由于缺乏实际的舞台锻炼机会,近几年师范类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正在逐年下滑。而在《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邀请了教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老师来为我们的合唱伴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也发掘了不少有即兴伴奏能力和热情的同学来为我们的排练和演唱进行现场伴奏。
(二)将相关课程进行形式上的整合
近些年,我坚持将《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排练与舞台实践结合起来,带领音乐学院的合唱团参加了多种多样的比赛和演出,如河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河北省金钟奖的合唱比赛等,通过比赛和演出来激发同学们学习、排练合唱的热情。在今年的《合唱与指挥》课程的结课音乐会上,我提出了一个“合唱音乐剧”的概念,将合唱与话剧或者说音乐剧相结合,这也是在表演形式上,直接将《合唱与指挥》课程与《艺术概论》课程、《歌剧排练》课程相结合所作出的探索。
我首先进行了剧本创作,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女大学生在我校音乐学院四年的学习、生活及由此而产生的人生感悟,有采风课程、有论文写作的环节、有《歌剧排练》课程的上课情景、有爱情的甜蜜、有她的情感变故、有对逝去感情的放下、有和舍友的旅行、有毕业的苦涩和对未来新生活的憧憬,并将这次合唱音乐会的曲目巧妙地穿插在这位女大学生的故事中。同学们在这次合唱音乐会的排练和演出过程中既唱了合唱,又指挥了作品,既还原了其他课程的上课情景,又展示了自己虽稚嫩但真诚的演技,同时在剧本的创编上也展示了很高的才华。当然,这些不同课程在形式上进行的整合都是围绕着《合唱与指挥》这门中心课程进行的,形式上的丰富多彩填补了合唱形式的单一性,同时,合唱又对各门其它的课程进行了“反哺”,最后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四、结语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二本地方院校来说,目前正处在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時期。
长期以来,我们课程的教学模式都是照搬省级师范大学甚至专业音乐学院的模式进行的。而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正开展得如火如荼,课程群的建设就是其中特别有魅力的一种。对于像《合唱与指挥》这种传统的课程来说,就要去除旧观念,引进新理念,打破过去音乐类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的壁垒,以《合唱与指挥》课程为中心,紧密联系《声乐》《视唱练耳》《钢琴基础》《钢琴即兴伴奏》《音乐欣赏》《艺术概论》《歌剧排练》等课程。通过教学内容上的整合、教学形式上的整合使这些本来就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课程结合得更加紧密。这样一来,同学们上课充满了新鲜感,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对老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他们要走向“一专多能”的教学型道路,最后也为其他音乐类课程群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永振.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群的构建[J].当代音乐,2017(21):9.
[2]周娅.学科课程群建设:从理论思考到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2018(7):7.
[3]张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的高师音乐实践课程群建设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