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姿曲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在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的背景下,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着眼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中国必须加快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而改善劳动者人力资本质量将成为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实现建成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首先要从提升人才的职业素养方面着手,通过将工匠精神融入技能培训,实现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过程与“工匠精神”培育存在耦合关联。
通常,国际上用6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考量一个国家的老龄化情况,其普遍认可的标准为:前者达到了10%,或者后者达到了7%。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5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
据权威部门统计,从2005年开始,中国14岁以下(包含14岁)人口数量增长率为负,2010年为2.23亿人,为进入21世纪以来最低值。此后,出现了小幅度的增长,到2015年,达到2.27亿人;年龄在15岁到64岁之间的人口超过了10亿;从2005年开始,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15年超过了1.44亿人,而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这将引发两种现象:一是中国即将达到人口老龄化的高峰;二是能够创造价值的劳动力在逐步减少。按照这种增长速度,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5亿,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亿,中国将进入超老年社会。由于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预计中国的老龄化顶峰出现在2040年,之后老龄化进程进入减速期。根据世界银行预测,从2019年中国劳动力总人口开始逐年减少,并会一直持续到2050年。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要求加快人力资源的升级。
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总体部署和重大举措。《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国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纲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中国昂首迈进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
人力资源强国应以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布局几个方面来衡量。中国人力资源现状:一是表面数量多,实际数量少,造成人力资源供给不足。虽然人口有13亿多,但合格人才却远远不够。据《国际统计年鉴2017》数据,“每百万人中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数”,中国仅为韩国的16.13%、日本的20.67%、美国的27.7%、加拿大的24.63%。二是质量不高,结构失衡,低层操作型人才缺少,中层次人才过剩。知识多,技能少,理解能力强,创新能力弱,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战略型人才短缺,人才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作为人力资源培养主渠道的教育方面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过低,基础教育环节薄弱,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有待提高。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需解决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与潜在问题。人力资源投入不足成为中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最大的制约因素。人力资源开发包括教育投入、卫生投入和科技投入,长期处于世界较低水平,对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和整体竞争能力产生重大而深远的不利影响。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结构性矛盾表现为数量优势明显,开发贡献表现突出,但开发能力不足,质量有待提升。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互联网+”等国家战略推进下,中国劳动力市场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截至2015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为1.65亿人,高技能人才占劳动者比例为27.3%,而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一些制造业强国,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占到技能劳动者总数的40%以上。[1]目前多数职业院校过于强调学生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的树立。在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面对新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经济结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应结合工匠的核心素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学生具有知行统一的品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责任担当的精神[2],切实提高中国技能型人才的整体素质,由人力资源大国转变成人力资源强国,从而打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塑造高质量的民族品牌。
“工匠精神”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价值观,是优秀文化的历史延续。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过程与“工匠精神”培育存在耦合关联。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需要技能型人才,是中国新时代发展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工匠精神是新时代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素养。[3]工匠精神对中国的人力资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提出要以人才为强国之本,围绕着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机制,针对制造业的人才需求特点,通过制定多种有效培养措施,为制造业提供所需的各类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就是要走人才引领之路,加大人才建设,构建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目前,中国主要采用职业培训的方式培养技能型人才,各职业院校是培养这类人才的主体。对于高校来说,巨大的社会需求是一个良好的社会机遇,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弘扬,培养出当下急需的综合素质水平高的技能型人才,从而树立高校的形象,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目前,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一切处于变革之中,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由原先的只注重专业技能逐渐向职业素养倾斜,要求员工以工匠精神对待自身的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为企业转型升级增添动力。
2018年3月26 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人社部副部长汤涛介绍:“全国就业人员有7.7亿,技术工人有1.65亿,其中高技能人才4 700多万。技术工人占就业人员的比重大体上占到20%,高技能人才只占6%,这两个比例都是比较低的。”到2020年,中国各级别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将逐年增长,尤其是技工类人才,将会出现较大的人才缺口[4]。政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工作,依据产业结构现状和特点,构建相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也是兴国、强国的途径。德国是世界知名的制造业强国,近一百年来,始终占据着制造强国的宝座,其根源除了政府的重视之外,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功不可没。当下,中国政府提出,要对“中国制造”进行升级,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制造水平,使之成为“优质制造”,打造良好的制造大国形象。因此,政府要充分利用现代职业教育手段,积极培养技能型人才,打造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奠定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5]。“工匠精神”品质成为时代对人才的重点要求,这是对技能型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制造业升级的需求;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这也是对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的高要求,高校也应转变培育人才的理念,从重人才数量转变为重人才质量,助力制造业升级[6]。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课堂、校园、生活,能够培养出大量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祖国建设者,优化人才结构。
为了更好地推进人才的培养,中国政府制定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要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引导和资源的调控方式,发挥市场的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作用,通过制定规范的职业培训制度,以制定的“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为引导,充分发挥各职业院校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学生全面的职业素养为教学重点,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本着尊重知识人才的理念,通过灵活的用人方式,为高技能人才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促进技能劳动者职业素质的提升[7]。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企业应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依据员工的个性特点进行岗位任务安排,形成柔性化生产模式,进而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逐渐养成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做好工匠精神的培育,进而发挥出他们的创造潜能,研发更多优质产品,打造更知名的品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职业院校发挥教育职能,为培育工匠精神提供基础保障,首先应调整教育的目标,使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教育的重点,并围绕这个重点展开教学设计。
校园文化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其影响范围局限于校园,影响的对象是学校的师生,有着持续而深刻的特点,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师生的思想观念。职业教育要想获得更好的生存发展,并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就要走校企合作之路,形成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8]。首先,应将工匠精神纳入校规校纪、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中。其次,加大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通过改革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其治理能力,制定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章程,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有利于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推进[9]。最后,校园在进行物质建设时,应充分融入自身的职业特点,通过各类物质载体,将行业要素和职业要素融入其中,尤其要利用好校园内的重点景观,赋予物质景观以鲜明的文化内涵,以营造浓厚的工匠精神校园氛围,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精神文明素质的提升。
立德树人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内容,也是工匠精神培育的目标。在课程的设计上,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各类特色通识课程。设计“工匠精神读本,作为思想政治课程学习教材,通过讲授和引导使学生理解掌握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让工匠精神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意识。职业院校还应注重更新学生的思想观念,纠正他们一些偏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使他们抛弃旧观念,接受新思想,明确信念,确立人生理想,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创新、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此外,鉴于“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学校应加大职业观教育力度,强调职业平等理念,以消除学生的传统旧观念,为培育工匠精神创造思想条件[10]。
一是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当中展开教学。专业课程要突出两个特点,一个是专业特点,另一个是职业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掌握本专业的特点与基本的职业素养,以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再设计,依据知识的类型,构建起一个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并将工匠精神巧妙地融入教学的各环节,使得教学内容始终体现工匠精神,并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创设职业问题情境,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11]。其次,专业教学和实训绝不只是简单地做出有形的产品,更要注重职业精神的培育。通过分析专业和职业特点,将其作为教学内容和目标的一部分。同时,为了确保这部分的教学成效,还要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以提升教师和学生对于职业素养的重视度,最终实现学生爱岗敬业的教学目标。最后,在专业教育中,要依据专业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在其中融入工匠精神,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树立起学生的职业素养意识,正确认识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