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晨静
(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2016年3月5 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不仅成为制造业的热词,更成为2016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其影响力可见一斑。那么,解读“工匠精神”的内在含义以及它对社科研究的助力作用,是本文探讨的主旨所在。
“工匠精神”最初指手工业者熟练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熟能生巧,形成精湛的技艺。在长时间的积淀中,“工匠精神”所包含的内容也更加丰富起来,其中不仅包括手工业者的职业操守,更扩展为所有工人都应具有的内在品质,成为企业的运营理念,其内涵不能说不丰富。新时代对于“工匠精神”的主流理解都包括以下几点: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除此之外,还需要开拓创新。这个四字短语凝练着如此丰富的内涵,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更需要落实在工作和学习中。
我国伟大的手工艺人—鲁班,他在建筑、机械、航空等方面都有着不朽的功绩,成为“工匠精神”当之无愧的典范。然而近现代,手工业逐渐被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匠精神”也渐渐泯灭,由此形成假货泛滥、产品质量低劣的现象。“地沟油”“三聚氰胺”等事件,不仅反映出产品质量和企业诚信问题,更威胁到亿万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类事件使国民丧失了对国内产品的信心,转而采购国外产品,如此致使国家进出口失衡,也对经济发展造成损失,影响了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形象。因此,政府与社会应引导人们爱岗敬业,做好“分内之事”,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做“精”。所以,李克强总理在这个节点提出“工匠精神”,不仅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更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工匠精神”的大力弘扬,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尤其在科技比较集中的尖端制造业里。但是,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工匠精神”的践行不应该局限于制造业领域,社会精神领域、学术研究领域也同样需要“工匠精神”的指导和引领。
何为学术,司马迁在《史记·张仪列传》中这样使用“学术”一词:“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1]这里的“学术”是指学习治国之术。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记载:“诸葛孔明为千古一人,其学术全从此书出。”[2]这里的“学术”没有了学习的意思,只剩下治国之术的意思。可见,“学术”一词和管理国家十分紧密。除此之外,由于使用对象和时间的不同,“学术”还包含其他含义。比如,章炳麟在《訄书·学变》中讲“汉晋间,学术则五变。”[3]这里的“学术”已经有了“较系统的专门的知识”的含义;而到当代,“……学者张荣寰对‘学术'也给出一个普遍接受的概念界定:它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是系统专门的学问……。”[4]学术研究需要探究真知,不论是“治国之术”,还是“专门的知识”抑或“学科化论证”,都需要严谨、耐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这不正是“工匠精神”吗?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发展,学术氛围也更加宽松,中国学术研究也迎来了空前繁荣,各学科发表的学术作品的数量惊人。然而,与学术作品的高产出相伴而生的是学术论文价值不高、学术造假频发等问题,这成为阻碍中国学术发展的“难题”。李伯重在《论学术与学术标准》中毫不避讳地直接指出学术质量的问题:“但是与这种数量剧增相伴的,却并非质量的提高。据估计,在1.5万篇“宋史”论文中,1/3~1/2是完全没有学术价值的废品,余下的到底有多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也很难说”[5]。
学术作品代表学者对研究对象的独特看法和深刻的思考,包含着学者的热情和专注,因此学者应该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对学术质量负起责任。然而,目前学术风气在多重因素的交融下呈现出浮躁的现象,不少学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发表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甚至一些在学术界已经颇有名气的“大家”也多有滥竽充数的,其作品如此不良学术风气背景下,提倡学者的“工匠精神”品质必要而迫切。
学术是严肃的事情。诚然,一些文艺作品或社科文章不像科技研究和精密制造那样差一分一厘就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停滞。但作为学者的知识结晶,学术作品也需要学者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对待。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研究了1 500多种书籍,仅笔记就写了100多本,足以显示《资本论》创作的背后马克思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
近日,某高校出台一条学术成果认定办法,只要论文在网络上的阅读量超过10万,就等同于发表了该篇学术论文。办法一出,就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议。有人认为这种办法适应了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创新了对学术作品的评价方法。但也有人不赞同,认为做学术是一件“孤独”的事,不能哗众取宠,如果为了“刷流量”而去一味迎合网民的喜好,那么学术作品所应该包含的学术价值就丧失了。近几年,许多学者忘记了学术的初心,不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而用功利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学术。近年来,网络信息日益发达,各种信息和文献都容易找到,学术造假就简单了,并且各种利益诱惑也使得学者的学术道德不断降低,学术造假问题凸显。更痛心的是凝聚心血和学术思想的论文被“包装”成明码标价的商品,不少人做起了论文交易,且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这种现象在社科研究领域比科技研究领域更复杂。
社会科学包括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与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对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更需要像手工业者一样对自己所著的作品精益求精。从产生兴趣到确定课题,从收集资料到实地考察,从文献研究到科学考证,每个阶段都需要研究人员的专注和勤奋,更需要长年累月专业知识的积淀。以“工匠精神”来指导学术研究是时代需求,也是社科研究需求。只有研究者如同“工匠大师”一般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在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里大放异彩,为社科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说:“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的确,过去的五年里“我们解决了许多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干了很多过去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社会稳定,民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带一路”的实践使更多发展中国家搭上了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亚投行受到世界各国的好评;“命运共同体”的倡导更是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取得了更多的国际认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给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模式、中国思路、中国经验,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大放异彩。这是中国智慧的象征,是典型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智造。这表明中国的智慧不仅体现在科研创新上,更体现在治国理政的方法和思维上,中国输出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值得更多国家学习的治理的经验。
党的“四个全面”发展战略,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无论哪个方面都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的联系,需要社会科学领域的更多严谨的学术研究。这就需要从事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们能够坚定的奉行“工匠精神”的理念,在研究过程中秉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做到严谨踏实、专注认真、不浮躁、不功利。研究者也只有做到以“工匠精神”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研究对象和学术作品,才能获得学术界的认可和敬佩。
中国智造的内涵是广泛的,其内容也是包罗万象的,我们不能狭隘地将他局限于制造业和科技研究,它也应该包括社会科学领域的众多研究成果。“工匠精神”对于中国智造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李克强总理也在各种会议上多次提到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它俨然已经成为中国智造之魂。因此,“工匠精神”要融入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成为社科研究的日常遵循。如此,社科研究和科技创新才能一同发展,共同提高中国智造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使中国智慧享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