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环,廖旭嘉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广东 佛山 528000)
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狭窄而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以及坏死的心脏病,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心前区疼痛、气短,严重者出现心律失常等等。在现阶段我国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对于其的主要治疗方式也是以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为主[1]。研究发现,在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功能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对系统护理在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5~78岁,平均(67.2±3.5)岁;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4~79岁,平均(69.2±4.1)岁。两组患者均符合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具体要求,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例如常规病情监测、遵医嘱服药等等。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系统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①健康教育。在患者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冠心病的相关发病机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相关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进行告知,并在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以一个积极轻松地心态面对手术。②心理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无论是出于对手术的恐惧还是其他原因,难免会出现一些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及时了解患者诉求,并将一些手术成功案例对患者进行告知,以此为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2]。
1.2.2 术中护理
在患者手术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主要包括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等,并做好相应的协助工作。
1.2.3 术后护理
①饮食护理。在患者手术完成后,患者应禁食6 h,在术后24 h后应以流质食物为主,并以少食多餐为主,然后慢慢过渡到普食[3]。②密切患者病情。对患者术后留置引流管引流情况进行密切关注,一旦出现异常,例如弯折、堵塞或者脱落等,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观察患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情况的发生。③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待患者手术完成后,在患者意识未清醒时,应使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并将穿刺肢体抬高,促进其血液回流;在患者意识清醒后,抬高患者的头部,这样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呼吸,而且在引流管引流方面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患者的深呼吸以及有效咳嗽进行指导,每3 h进行一次,一次进行3遍。除此之外,还应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
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术后心功能情况。
本次研究所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则表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主要是以左心室射血水平为标准,对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术后左心室射血水平为(56.27±4.33)分,对照组患者术后左心室射血水平为(50.18±3.89)分,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水平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5.68±14.26)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61.49±14.20)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作为现阶段我国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最为有效的一个手段,在保证患者生命健康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患者在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诸多不良心理,对患者的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预后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系统护理作为一种较为科学的一种护理干预模式,通过对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以此来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研究发现,在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其优质护理,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常规护理,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系统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