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霞,董文星
(新疆伊犁州新华医院,新疆 伊犁 835000)
脑出血是会严重影响患病者生存质量的疾病之一[1],虽然目前死亡率可得到一定的控制,但多数患者会遗留一些功能障碍,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过去对脑出血主要重视及时抢救生命,往往错失最佳康复的时机。目前,临床已重视了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影响,对脑出血患者在及时有效的治疗前提下,充分发挥患者的机体康复功能,使其尽早进行康复训练,进而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入的12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护理的对象,分为对照组(n=60例)和早期康护组(n=60例),以探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入的12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护理的对象,运用随机法分组为对照组(n=60例)和早期康护组(n=60例)。对照组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6.49±3.46)岁。早期康护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6.53±3.41)岁。均经颅CT或MRI检查确诊,脑出血量为10~30ml。早期康护组和对照组的各项资料的均衡性较高(P>0.05),不纳入统计学分析中,具有很高的可比性研究价值。
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如常规疾病知识宣教、治疗及护理方案讲解、病情观察护理、日常饮食护理、合理用药指导、不良反应观察等。
对早期康护组患者则同时联合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包括:
(1)早期心理康复护理:始终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康复护理过程中,以热情的服务态度与患者沟通,充分了解其情绪状况及心理想法,从而制定个性化心理康复护理方案,使其心态平稳;同时,向其讲解脑出血疾病知识、治疗及护理方案、早期康复的重要性等,让患者正确知晓疾病,树立康复信心[2],以加快早期康复的进度。
(2)早期运动康复护理:依照患者的个异性特点,针对制定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待病情趋稳后,指导患者合理进行床上全关节的被动性运动,随后由大关节逐渐过渡至小关节,运动幅度从大到小,重复运动7~8次。然后借助多功能病床完成体位的变换,避免关节僵硬,并早期进行瘫痪肢体的康复训练,适当进行床边及离床锻炼,如人为搀扶行走,或借助器械行走[3],逐渐增加日常生活项目的训练,以耐受为度,循序渐进的进行,并给予安慰、鼓励,以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表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其中共有l5个项目(自理指数:用杯饮水、进食、穿上衣、穿下衣、系腰带或假肢、修饰、洗漱或洗澡、尿失禁、大便失禁;活动指数:坐下或站起、如厕、浴盆或淋浴、平地步行50码、上下楼、推拉轮椅),每一项的评分标准均有四级(第一级1分:完全自理;第二级2分:能够在器械的辅助下自理,如拐杖、餐具或特制用具等;第三级3分:需他人帮助;第四级4分:完全性依赖他人),最高分为60分,分值越高,提示其自理及活动能力越差。
详细整理本研究所得的数据结果,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差异处理及分析,前者经(±s)描述,后者经(例数n)描述,前者给予t检验,后者给予x²检验,皆以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脑出血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分别为(34.54±3.31)分、(34.45±3.36)分,统计比较并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
而经早期康复护理的60例早期康护组患者,其Barthel指数评分为(14.67±1.26)分,显著高于采用基础护理的对照组(25.16±2.15)分,对比差异满足了统计学有意义的判定标准(P<0.05)。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其病因复杂,主要与长期性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多数表现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致人死亡的重大疾病之一。脑出血特点有发病急、发展快、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脑出血发病后的前3个月是实现机体功能早期康复的最佳时期,若患者病况稳定、意识清楚,则可尽早开展康复护理,利于提升临床疗效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早期康复护理理念被不断推崇,早期康复护理技术也不断更新及完善,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个性化定制康复护理措施,尽早开始病后康复护理,增强康复信心,提高护理依从性,进而使其从心理及肢体等方面获得早期康复的效果。
总之,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脑出血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及影响,能够减轻出血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自理能力,从而大大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