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珠,张慧容
(广州市胸科医院,广东 广州 510095)
选2014.7~2016.7.我院颈部淋巴结结核脓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40)与参照组(n=40)。男性颈部淋巴结结核脓肿术后患者51例,女性患者29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75岁,中位年龄(50.26±11.85)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行创口换药综合护理,患者术后首周每日换药1次,2至3周隔日换药1次,3周后每周换药1~2次。重点关注患者敷料清洁情况予以全面管理,如发生污染问题需立即为其更换敷料。患者在换药期间如发生疼痛,需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可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鼓励、暗示等方式,给予患者情感支持。
本研究80例颈部淋巴结结核脓肿术后患者相关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之中,实验组与参照组护理相关指标数据行t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情况行x2检验,采用(n%)表示。以P<0.05为校准差异,判定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颈部淋巴结结核脓肿术后换药次数(11.34±1.69)次,参照组(13.27±2.05)次,t=3.4838,P=0.0011。实验组愈合时间(15.71±3.18)d,参照组(19.44±5.37)d,t=2.8663,P=0.0063。实验组疼痛评分(1.83±0.65)分,参照组(2.40±0.87)分,t=2.5171,P=0.0155。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颈部淋巴结结核脓肿术后护理相关指标数据,实验组换药次数、疼痛评分均少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愈合时间较短,两者差异明显(P<0.05)。
实验组颈部淋巴结结核脓肿术后完全愈合26例,占比65%,部分愈合14例,占比35%,实验组实验组颈部淋巴结结核脓肿术后总愈合40例,占比100%,参照组颈部淋巴结结核脓肿术后完全愈合19例,占比47.5%,部分愈合12例,占比30.%;未愈合9例,占比22.5%。参照组颈部淋巴结结核脓肿术后总愈合31例,占比77.5%。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颈部淋巴结结核脓肿术后愈合情况(x2=5.6097,P=0.0178),实验组颈部淋巴结结核脓肿术后总愈合率(100.00%)高于参照组(77.5%),两者差异明显(P<0.05)。
淋巴结结核是患者受到结核杆菌感染后,导致其淋巴结肿大,病程时间多长后,其淋巴结和呈现出干酪样或液化状脓肿,患者脓肿破溃导致其长期处于慢性溃疡状态[1]。针对颈部淋巴结结核脓肿患者予以清创手术,并引流其脓肿后实施局部换药,将患者坏死组织及脓性分泌物予以全面清除,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本研究针对颈部淋巴结结核脓肿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形式,其临床效果显著,其结果显示,通过综合护理形式能够减少患者换药次数及疼痛评分,并促进其病灶愈合时间,患者病灶位置愈合水平较高。
综上所述,应用综合护理形式予以颈部淋巴结结核脓肿患者而言,其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因此综合护理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