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丽
(通榆县基层计划生育指导站,吉林 白城 137200)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常见女性疾病,可出现痛经、盆腔粘连、输卵管堵塞和不孕等表现,病情迁延难愈持续恶变,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米非司酮治疗效果较好[1],不同应用剂量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为临床研究热点。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比较其疗效的差异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治疗该病提供客观依据。现报告如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两组,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
低剂量组患者年龄在23~45岁之间,中位年龄31.0岁;已婚27例,未婚25例;病程在3月~10年之间,中位病程5年。高剂量组患者年龄在25~44岁之间,中位年龄30.5岁;已婚24例,未婚28例;病程在5月~9年之间,中位病程5.5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中位数和婚姻状况比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对象均在月经周期第1 d开始口服米非司酮,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用法分别为6.25 mg/d和12.50 mg/d,均顺利完成6月疗程的治疗。
观察研究对象临床症状、月经和盆腔包块变化情况,随访观察复发情况。
治疗结束后,按照标准判定疗效。①显效是指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月经恢复正常,盆腔包块消失;②有效是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月经量减少,盆腔包块面积缩小在50%以上;无效是指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恶化,月经量无显著变化或月经量增加,盆腔包块面积改变不显著。
两组疗效和复发情况用绝对数和相对数(总有效率和复发率)表示;应用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比较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应用秩和检验比较疗效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低剂量组患者显效31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15%;高剂量组患者显效24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62%,两组疗效和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低剂量组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1.54%;高剂量组16例复发,复发率为30.77%,两组复发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以外其他部位的一种雌激素依赖性良性疾病,具有播散和转移等特点[2],以育龄期女性为主要发病人群。绝大多数异位子宫内膜位于盆腔内,以卵巢和宫骶韧带最常见。患者会出现月经失调、痛经和性交痛,易致不孕症发生,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米非司酮为具有甾体结构的新型孕激素受体拮抗剂,通过结合孕酮受体降低性激素受体含量,抑制孕酮生成,降低黄体生成素含量;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抑制异位内膜细胞生成和血管生长,避免诱发闭经和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异位内膜萎缩退化坏死并清除残余病灶,改善腹腔内环境,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3];能有效降低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分泌量,抑制异位子宫内膜增殖,不会出现雌激素缺乏症,避免因影响正常卵泡发育和排卵而引发闭经[4]。
既往研究表明,在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高剂量和低剂量用药方案疗效极其相近,但前者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和月经周期异常。
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10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两组,结果显示低剂量组显效31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15%,复发率为11.54%;高剂量组显效24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62%,复发率为30.77%,两组疗效、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低剂量用药的疗效、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均优于高剂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