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月华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太宇医院护理部,江苏 泰州 225500)
骨折是临床骨科的高发病,其是指部分骨结构发生连续性的完全或部分断裂,致病原因是暴力因素。临床中可通过保守或手术疗法治疗该病,但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1]。舒适护理是其常见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护理感受,但其不具有系统性特征。研究中以60例骨折卧床患者为主体,旨在探究护理程序用于该病患者的效果,如下:
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入本院治疗的60例骨折卧床患者为研究主体。随机分成A组和B组,均是30例。其中,A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51-93岁,平均(73.5±0.48)岁。B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40-89岁,平均(73.17±0.52)岁。上述数据对比并无差异(P>0.05),可比较。
B组行舒适护理,即卧床注意事项、生活指导、并发症预防和病情观察等。A组基于B组,加用护理程序,具体为:
1.2.1 护理评估
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收集其入院资料,了解其舒适需求,如生活习惯、睡眠习惯、室内温度与温度要求、环境要求、疼痛耐受度、饮食与排便习惯和性格特征等。
1.2.2 护理诊断
护理人员应分析患者的疾病情况,并根据临床诊断评估其舒适需求,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
1.2.3 护理计划
护理人员向患者全面讲解护理计划,并征求其意见,适度完善计划。得到其同意后,将护理计划打印成册,并明确列出舒适细节。
1.2.4 护理实施
分析患者对于病房环境的个体要求,将同类要求患者调换至同一病房,并根据其需求适度调整室内光线和温湿度。根据其饮食习惯制定饮食方案,向其讲解食物交换法知识,使其能够根据饮食喜好适当调整方案结构。训练床上大小便,指导其科学预防便秘,必要时遵医嘱给予乳果糖口服,确保其大便通畅。使用长海痛尺评估量表及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根据其疼痛耐受度采取镇痛措施,将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反馈给医生,通过物理止痛或药物止痛法缓解疼痛感。病房内设置拉帘,便于患者擦浴或更衣,保护其隐私。根据其睡眠习惯合理安排夜间巡视时间,并及时进行口腔护理和切口护理等常规护理。
利用GCQ评估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共4个维度,分别为心理、生理、社会和精神,包括3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120分。低度舒适为60分以下;中度舒适为60-90分,高度舒适为90分以上。观察患者的褥疮、深静脉血栓(DVT)、便秘和肢体功能受限等并发症情况。
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处理,护理舒适度与并发症情况用(%)表示,行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A组的护理舒适度中,高度舒适19例(63.33%),中度舒适10例(33.33%),低度舒适1例(3.33%),舒适度为96.67%(29/30);B组的护理舒适度中,高度舒适16例(53.33%),中度舒适8例(26.67%),低度舒适6例(20.00%),舒适度为80.00%(24/30)(x2=4.043,P=0.044)。
A组中,出现1例(3.33%)褥疮,1例(3.33%)便秘和1例(3.33%)肢体功能受限,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30);B组中,出现3例(10.00%)褥疮,4例(13.33%)便秘,2例(6.67%)肢体功能受限和1例(3.33%)DVT,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10/30)(x2=4.812,P=0.028)。
骨折患者多伴有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等表现,严重者会出现畸形。临床中多通过及时且科学的手术治疗保护患者的运动功能[2]。并需要长时间卧床治疗,以避免再次骨折。因此,多在术后辅以临床护理,其中以舒适护理最为常见。舒适护理可根据患者的舒适需求制定护理方案,但其缺乏个体性。护理程序可通过护理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日常习惯,将其作为护理方案的制定基础。并借助护理诊断客观掌握患者的骨折病情,了解其舒适需求,预见性制定应对方案[3]。护理计划与实施从病房调换、制定食谱、预防便秘、疼痛护理、隐私保护和睡眠护理等方面落实舒适护理措施。其可体现出舒适护理的人文性和规范性,进而提高服务质量。
结果为:A组的护理舒适度高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与李小芳[4]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见,该项护理可改善骨折卧床患者的护理舒适度,提高其护理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