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淑华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阅读教学既是识字教学和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又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集中体现。阅读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他们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而且可以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能让他们去理解、赏析文学作品,从而受到趣味的熏陶;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阅读是学生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户,使学生灵魂世界得到升华。根据语文新课标,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一、创造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的萌芽阶段。学生无论是心理特征还是生理特特征都发展较快,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这时的学生自制力差,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等特征,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就应该为他们营造一个高效、和谐、有趣的课堂情景教学环境。第一,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阅读教学,通过形象的、有声的画面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学生的眼球;第二,要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利用好课堂上前20分钟的“黄金期”,尽量避免“满堂灌”的尴尬;第三,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渗透情感交流,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另外,我们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要强调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要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阅读课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在互动环节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培养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有的老师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课文的理解全靠教师的讲解。甚至学生已弄懂了的,也是一句一句地讲。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浓了,抑制了学生主动性,学生只是听,被动地接受,阅读能力怎么能得到培养呢?其实有的课文,或者有的段、句读读就懂了,不需要教师多讲。如《葡萄沟》描写葡萄成熟后的美,到了秋天,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学生一读就懂了而且读得有声有色,津津有味,学生深刻感悟到葡萄成熟的颜色美。比教师一味的分析讲解,实际效果要好得多。学生阅读能力能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果课文中的词语、句段意思不太懂,学生读起来必然不流畅;如果意思领会不正确,阅读时的语调、感情就不恰当、不自如。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难点在哪里,只要找上、中、下层生分别读一读课文,就能知道学生的实际。只有了解学生实际,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阅读教学方法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而是看课文内容,看学生的实际水平,该讲的讲,该读的读,该练的练,该做的做。教师要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相信他们通过读、练、议能掌握相当部分的内容,教师的精力集中到学生不易掌握的那些方面去。
三、适时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中容易分散精力,又对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对阅读不太感兴趣,即使是读有时往往是走马观花的形式,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总是就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设置悬念,使他们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来提高阅读效果。如在教学《曹冲称象》时,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首先向同学提出问题,你们在市场上超市见过有人称东西吗?称东西为了什么,为了得到物体的重量,接着用课件出示大象图片,大家见过有人称象吗?在古时候,有人给曹操送来一头大象,曹操让人们想办法称一称大象有多中,最后是他才七岁的儿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同学们想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好办法吗?同学们跃跃欲试,迫切的想得到答案,看到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我就说,那你们就快速仔细阅读《曹冲称象》这篇课文你们就知道答案了,这样巧妙的质疑,设置悬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了阅读效果。
四、课内外结合,以阅读促写作质量提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的教材上没有学过的词语,这些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课外阅读,弥补了课堂阅读的不足,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在阅读中让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巧妙的修辞,恰到好处的用词,优美的段落摘录下来,整理归类,把自己的感悟写成心得体会,以加深记忆,空闲时可以拿出来看看。写作水平就会得到提高,不会再出现作文难难作文的现象,阅读的积累就是一个吸收与交融的过程,体现了语文学习读写结合的原则,语文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也能更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从而适应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五、家校协同,共同培养阅读兴趣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老师与家长的有力配合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重要的途径,要保证学生做到;其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半途而废。其二是定时:针对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切忌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其三是要定量: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制定出一个读书计划,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教师及家长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让他们知道,读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过去、现在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总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提高阅读效果;让学生去阅读,去思考,要生從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让学生与书为友,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诸多方面都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