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宁 邹世慧 李玲莉
摘要:以不同立地环境中的香樟、桂花为试验对象,通过挖取南向1 m×1 m×1 m的土壤剖面观察其根系的分布状况。根据观测及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香樟根系主要分布于距树干5m以内0-60 cm深的土层中,在距树干1m处,89.6%及以上的须根分布0-60 cm深的土层中;桂花的根系可延伸至距树干3m以外,在距树干1m处,64.5%及以上的须根分布于0~30 cni深的土层中。通过试验研究,发现植物根系的分布不仅受到土壤质地的影响,同时与土壤的积水与否有密切相关。
关键词:香樟;桂花;不同立地环境;根系生长规律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7-0164-03
1 引言
常绿树木作为重要的绿化材料,可四季常青,是城市绿化中不可或缺的常用树种[1],具有提高城市绿量、美化环境与净化空气的功效[2,3]。香樟和桂花是两种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常用的常绿阔叶树种,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但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土壤污染、板结,更易受到水分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根系生长,进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降低了植物景观品质。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植物的景观价值以及指导后期管护,对植物根系生长规律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样地及树木选择
2.1.1 样地选择
为了更好地分析两种树种的根系生长及分布规律,有针对性的选择自然状态圃地和存在人为干扰因素的城市绿地环境作为取样样地。
(1)香樟主要作为行道树应用较多。因此,在非硬质铺装的自然土壤中选取2个样地,分别为两彭镇二中附近道路两侧、来风苗圃(无人为干扰)。
(2)桂花作为庭园树应用较多。因此,在非硬质铺装的自然土壤中选取2个样地,分别为二郎公交车站旁绿地、来凤苗圃(无人为干扰)。
2.1.2 试验树木选择
试验树木选取时,按照以下原则:①选择的同种树木植株尽量在胸径、株高、生长状况等方面基本相似,以减少树木自身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②树冠南向地表无木本灌木覆盖;③相邻树木间距不小于土壤剖面最大挖取距离的2倍,以避免其他树小根系交叉干扰;①南向树冠有充足日照,无遮蔽。
基于上述原则,在香樟的两个样地中共选择6棵树,其中香樟1、2、3位于西彭二中附近道路两侧;香樟4、5、6位于来凤苗圃。在桂花的两个样地中共选择了5棵树,其中桂花1、2、3位于二郎公交车站旁绿地;桂花4、5位于来风苗圃。
2.2 根系指标测量
在距试验植株树干南向1 m、3m、5m挖取1 m×1m×1 m的土壤剖面,按照深度0~30 cm、30- 60 cm、60 cm及以下分为3个区间,测定土壤剖面内的须根数量及分布深度。
其中,香樟每棵树南向分别距树干1 m、3m和5m挖取土壤剖面3个,桂花每棵树南向距树干1 m和3m挖取土壤剖面2个。
3 结果与分析
3.1 样地基本情况
结合挖好的土壤剖面,按照0~30 cm、30-60 cm 2个土层深度,分别采集土壤样品,送至土壤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随土壤深度增加,PH值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呈降低的趋势。其中,二郎公交车站旁绿地和来风苗圃的土壤为弱酸性或弱碱性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两彭镇二中道路两侧土壤为碱性土壤,碱解氮含量较高。其次,二郎公交车站旁绿地、两彭镇二中附近道路两侧同填土质包括砂土、砂土(由石子土组成)和粘土等。
整体而言,来凤苗圃的土壤较好,碱化程度低,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较高,适宜植物的生长。
3.2树木根系生长状况
3.2.1 香樟
香樟为肉质根,其根系蔓延能力相对较差,不耐积水。因此,在每棵树南向距树干1 m和3m处分别挖取一个土壤剖面,部分植株挖取5 m的土壤削面,以观察须根数量,试验结果见表2,根系分布情况见和图1。
由表2 可见,香樟根系主要分布于距树干5 m以内0~60 cm深的土层中,超出此范围后,须根数量随着延伸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少。香樟在粘壤中须根数量最多,砂壤次之,粘壤和砂土(混有大量石骨子土)中最少。在距树干1 m处,0-60 cm深的土层中,粘壤中,香樟2、香樟4和香樟6的须根数量分别为223个、241个和232个,分别占距树干1 m处剖面总根数的99.1%、89.6%和100.0%;砂壤中,香樟1的須根数量为182个,为距树干1 m处剖而总根数的89.2%。其中30~60 cm土层深度的须根数量为142个,占距树干1 m处剖面总根数的69.6%;粘壤和砂土(混有大量石骨子土)中,香樟3的须根数量为103个,占距树干1 m处剖面总根数的86.6%。
同时发现,相对于粘壤而言,粘壤和砂土(混有大量石骨子土)不适合香樟根系的生长。虽然香樟3和香樟5在距树干1 m处,0~60 cm深的土层中须根数量相似,但是在距树干3 m处,0 -60 cm深的土层中须根数量差别较大,分别为9个和30个。
3.2.2桂花
在土壤剖面挖取过程中,每棵树南向距树干1 m和3m处分别挖取一个土壤剖面,以观察须根数量,试验结果见表3,根系分布情况见(图2、图3)。
由表3可见,桂花根系主要分布于0~30 cm深的土层中,根系可延伸至距树干3 m以外,须根数量随着延伸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少。在距树干1 m处,0~30 cm深的土层中,桂花4和桂花5的须根数量达到最多,分别为530个和521个,占距树干1 m处剖面总根数的86.6%和99.2%;桂花1、桂花2和桂花3的须根数量相对较少,分别为123个、123个和276个,占距树干1m处剖面总根数的65.11%、92.5%和100.0%。这可能与样地内的土壤积水情况相关。试验发现,桂花3、桂花4和桂花5的土壤剖面挖至30 cm、50 cm和50 cm时,土壤渗水。桂花1和桂花2虽然未挖出土壤渗水,但是粘重的土壤限制其根系生长。
4结论与讨论
(1)根据观测结果,香樟根系主要分布于距树干5m以内0~60 cm深的土层中,在距树干1 m处,89.6%及以上的须根分布0~60 cm深的土层中;桂花的根系可延伸至距树干3m以外,在距树干1 m处,64.5%及以上的须根分布于0~30 cm深的土层中,与相关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4]。
(2)试验发现植物根系的分布不仅受到土壤质地的影响,同时与土壤的积水与否有密切相关[3]。因此,在植物种植及养护中土壤质地及土壤质量对植物的生长非常重要,一定要在绿化种植前期做好基础工作,保证后期植物的正常生长。
(3)此次试验结论是在拟定树木植株自身状况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得出的,对于植株自身状况及个体差异条件对根系生长所造成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 飞.试探常绿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1)。
[2]兰 延,刘顺.香樟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其生态效益评价[J].林业科技通讯,2019(5).
[3]孙圣德.实践研究影响香樟树木与发育的因素[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1).
[4]李霞,吴红,王良桂.桂花根系在控根栽培下的动态生氏及垂直分布[J].林业科技开发,2013,27(6).
收稿日期:2019-10-29
基金项目:重庆市城市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编号:YK22017-10)
作者简介:王宝宁(1985-),女,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栽培与引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