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传统村落乡村景观调研报告

2019-02-07 05:34秦琪许大为
绿色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乡村景观传统村落黑龙江

秦琪 许大为

摘要:指出了黑龙江传统村落是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的代表,是历史因素、地理环境、民族文化多重影响下形成的村落。通过对14个传统村落的研究,分析了黑龙江传统村落的特征,并通过实地调研,阐述了一至四批传统村落的乡村景观。总结了传统村落的现存问题,以期为黑龙江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方向。

关键词:黑龙江;传统村落;乡村景观;调研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7-0158-03

1 黑龙江传统村落概况

黑龙江省地理面积辽阔、资源丰富,自先秦时期就有人定居。作为北方边防重地,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后清朝廷在黑龙江地区驻军,大批少数民族迁移黑龙江城(今黑河市)、齐齐哈尔、宁古塔(宁安、海林),在此聚居形成了早期的乡村聚落。之后东北地区三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即1860年清政府移民政策、朝鲜半岛难民迁徙、1900年闯关东,形成了汉、满、蒙古、朝鲜的迁入民族与达斡尔、赫哲、鄂温克、鄂伦春原住民共存的混合型村落[1]。

自2012~2019年,黑龙江省共有14个村落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表1),仅占全国总数量的0.8%,黑龙江的地理环境和移民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北方传统村落景观,但由于黑龙江自古为蛮荒之地,发展落后于中原地区,传统村落原本就少,加之平原地区易受到城镇化影响,导致传统村落难以聚集和保留。目前关于黑龙江传统村落的研究甚少,已有的多集中在东北移民史、民族建筑、少数民族文化方面,深入到单个传统村落方面的研究几乎空白。由于传统村落的数量少,加之处于国土边缘,交通不便,气候严寒等因素,使黑龙江传统村落处于研究的边缘地带。

2黑龙江传统村落特征

2.1 村落选址分布特征

黑龙江传统村落数量少、密度小,在地理分布上呈现为“南、北、西边缘分布、核心处无”特点,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的嫩江流域、小兴安岭北麓的黑龙江流域以及松花江、牡丹江流域,以齐齐哈尔市和黑河市为主要分布区域,呈临水、临田、临平地的选址特征。

2.2 村落聚居规模特征

黑龙江地区清朝以来才逐渐形成村落,发展落后于中原地区,加之人口外流的情况,所以黑龙江以中型规模的村落居多,小型村落集中在伊春的山地地区。

2.3村落布局形态特征

黑龙江省传统村落多为平地水网型,依水而建,沿水布局,形成村落-水网-农田的组成模式,边界多为具有带状倾向的团状形态,布局松散开放,无中心聚集倾向[2]。

3 第一至四批黑龙江传统村落乡村景观

3.1 镇北村:中东铁路留下的痕迹

镇北村隶属尚志市一面坡镇,位于市中心东南方向130多km处,坐落在蚂蜒河与张广才岭南侧,是中东铁路沿线的俄式风情村落。村内户籍数为670户,在籍人口2450人,有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达斡尔族5个民族,其中汉族为主。第一产业为套姓制作,新兴产业有啤酒花种植、蔬采大棚和旅游业。

镇北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早在南宋初期,一位姓唐的将领在此安营扎寨,命名“唐氏参营”,至1875年形成了100多人的小聚落。1896年俄国人修建中东铁路,被一墁坡(现一面坡)丰富的林木资源吸引,便在这设立了五卡斯车站,1903年随着车站的落成,大批俄国人在此定居,原本在密林中的小村落也逐渐兴起,工厂遍地开花,空前繁荣,大批人纷纷来此定居。

一面坡镇原有俄式建筑100多座,现剩下58栋,55栋在镇北村,2013年都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建筑,隶属于中东铁路建筑群。镇北村位于一面坡镇铁道北侧,是一面坡镇未来规划的核心保护区。村落以河流、铁路、农田为边界,一条主路宽9 m.贯穿村子南北,与铁路、蚂蜒河相连,次级道路宽3~4 m,与主路交叉呈树杈式结构,,三小路为网格式,道路连通性差,回头路多。村内建筑布局紧密,55座俄式建筑散布在民居中,民居围绕老建筑呈团簇式布局,街巷空间以高砖墙、木篱、铁栅栏限定,围合性和私密性强,每户有一小型院落,院内有棚屋、小菜地。镇北村历史见证物有侵华日军弹药库、俄式民居建筑、一面坡房产分段工房、中东铁路护路军松花江支线司令部旧址、一面坡火车站办公楼旧址、一面坡火车站候车室旧址、一面坡医院、铁路局俱乐部等,村内公共活动空间为站前广场、蚂蜒河两岸。

3.2江西村:稻作下的朝鲜族村落

江西村地处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镇北5 km处,紧邻牡丹江西岸,周边有渤海国遗址、镜泊湖风景区,是一个传统的朝鲜族村落。现有户数427户,在籍人口1150人,其中朝鲜族1100人,满族318人,汉族32人,朝鲜族以金、李、赵姓为主,汉族为关、历姓。江西村的火山岩石板地与镜泊湖水源的滋润,孕育了当地独特的石板米,使水稻种植成为村子的第一生产方式。

江西村是在1940年遷徙形成的村落,在1939 -1945年间朝鲜半岛被日本占领统治,在日本的“移民政策”下,大批朝鲜人迁徙至东北定居在吉林图们区域,后随着日本开通图们至牡丹江的火车,大批朝鲜族人北上至宁安,在牡丹江延岸定居。后满族、汉族人的迁入,形成了村子北侧为满族人、汉族人,南侧为朝鲜人的分布[3]。

江两村以河流、农田为边界,呈带状倾向的团状布局,原格局保留完整,道路呈网格状布局,以院墙、建筑为边界,两侧保留水稻种植的引水沟,一级道路7 m,呈十字交叉于村中心,次级道路3.5~5 m,民居按网格道路排列。村子原民居为泥草房,以泥土筑墙粉饰白灰,人字坡屋顶覆以稻草,举架低矮,无边界围合,以道路划分空间。20世纪70年代村民经济转好,泥草房由于不坚固、易引发火灾的弊端,逐渐被砖瓦房代替,村内现存5座泥草房,无人居住。现江西村民居为带有朝鲜特色的东北民居形式,白墙青瓦,建砖墙围成口字形院落,屋内有暖炕、灶台。村内有文化广场、流头节庆广场、门球活动中心三处公共活动空间和一个传统保护区,保护区占地15000m2,以韩屋、稻作景观为没计元素,是历史文化、乡村旅游、休闲娱乐的综合体验区。江西村的传统节庆有流头节、丰收节、花甲节,2007年流头节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农历6月15村民通过流头荐新、东流水头沐浴、吃流头宴等活动敬拜农神祖先,祈求丰收。

3.3 富宁村:站人文化的延续

富宁村位于齐齐哈尔市富裕县西北方向,在嫩江西侧2.2 km,距离县中心14.2 km.是2002年由东明村、榆树村、富宁村形成的合并村。全村有160户、360人口,是由汉族、达斡尔族人组成的站人文化村落。村民以种植玉米、大豆、养殖业为主,人均年收入685O元。

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东北地区,1 686年清政府在黑龙江设立驿站,并在齐齐哈尔设立宁年站。当时吴三桂的降卒姜纯带领杨、袁、任、李家属从云南跋涉至宁年站,他们世代充当站丁,跑马送信、运送军资,被称为站人[4]。站人作为黑龙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后代在驿站附近建村,将云南习俗融入本地习俗,形成了白己的语言、生活习俗和家族文化。

村子以先人为抵御嫩江涨水所筑的4~5 m的筑墙围合,一面临水,三面临田。村内道路主次分明、形式曲折,主路宽6 m,贯穿东西并与乡道相连,二级路为南北向,宽4 m,与主路树叉式连接。建筑坐北朝南,每户以木篱、铁丝、砖墙围合院落,并划为院前院后空间,院前有菜地及牲畜圈,院后为空地,全部建筑呈局部紧凑、整体分散的组团式布局,体现了以亲缘分区的特点。富宁村的传统民居形式为“介字房”,黄土墙面、介字形高举架屋顶用茅草、瓦片覆盖,砖砌炯囱在外,低于屋顶,内部有罔炕。据村书记说,这样的百年老宅原有70多座,现剩下1 2座。2000年来,站人的语言和生活习俗大多改变,仅有年长的人会说简单词汇,保留的饮食有柳蒿芽炖鱼汤、尕尕、滋油饼。村子现存历史见证物有介字房、县级文物姜纯墓、古驿道、古井、姜氏家谱、任氏家谱。

3.4 三家子村:满语的活化石

三家子村满语名“伊兰孛”,地处嫩江冲积平原地带,在齐齐哈尔富裕县西部18 km处,是一个满语传承村落。现有461户共计1106人,以孟、陶、计为大姓,有满、汉、达斡尔、鄂伦春、柯尔克孜族,其中满族占65%。村子以水稻种植为主要产业,人均年收入10650元。

三家子村建于1689年,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萨布索将军率水师、八旗战士抗击沙俄到齐齐哈尔,1 689年战七家属从宁古塔迁徙齐齐哈尔,并在边防重镇100里内安家,形成了多个满族聚居地。20世纪50~60年代间,山东、河南、河北的汉族人到此收荒,村子开始有汉人迁入。

三家子村以道路为边界,四面临田,按河流走向呈带状倾向的团状形态。村内以低矮围墙限定街巷空间,道路宽敞,呈不规格的网格形,东西向主路宽7 m.连接村口乡道与田间道路,次级和三级道路宽3 -4 m。建筑坐北朝南,按道路走向成行排列,行间间距大,每行的户间间距小,每户以砖墙围成大院落。村内菜地散布在房前屋后、街巷旁、角落空地处,体现满族人自给自足的生活习惯[5]。村子有两栋满族“口袋房”,砖砌墙体,黄泥抹面,屋顶为起脊木构架,覆盖苫草和瓦片,两侧烟囱在地面上,是三家子重点保护的百年民居。村子注重满族文化延续,保留过颁金节、重大节日穿旗装的传统,并设有满族小学、满族文化博物馆、村委会图书室,每周会举行满语教学课程。村内基础设施建设良好,有路灯、垃圾桶、排水沟等。

3.5索伦村:鄂温克旅游村落

索伦村位于讷河市兴旺鄂温克族乡西北部,距兴旺乡5 km,村庄西部为嫩江,北部与内蒙古隔江相望,水草丰美,环境优越。索伦村下属三个自然屯,共计320户,1150人。村内民族有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汉族、蒙古族和满族,鄂温克族有132人。村内产业有旅游业、奶牛养殖、果蔬大棚、打渔、玉米水稻种植。

索伦村是迁徙形成的村落,索伦部原生活在黑龙江上游山林里,由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组成,顺治十年(1653年)受沙俄入侵,部落的鄂温克族南迁至嫩江中下游和大兴安岭,选择浅山、河谷、草原地带定居[6]。

索伦村以农田、道路为边界,下属3个自然屯沿乡道右侧排列呈带状,各自以田地相隔,体现了索伦部以氏族分单元居住的特点。每个屯为带状倾向的团状布局,内部道路沿水系横纵布局,结构清晰,道路宽6m,铺以水泥板,两侧有排水沟、垃圾箱以及柳树、榆叶梅、红皮云杉、紫丁香等植物。索伦村民居沿袭了过去的住宅按一字排列的形式,以道路为界建墒围合几户人家,户之间用木栅栏、堆砖隔开成院落,每户房前留有大片空地,在两侧种植作物。为了发展旅游业和丰富村民活动,索伦村新建了鄂温克民族风情园、鄂温克义化广场,是以民族图腾、驯鹿、撮罗子等为设汁元素的文化场所。索伦村的重大节日有瑟宾节、米阔鲁节、祭火神节,其中瑟宾节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常活动有赛马、抢枢、抢银碗、下鹿棋等。

3.6新生村:最后的狩猎民族村

新生村在小兴安岭北麓,地处刺尔滨、索尔及汗河Y形交汇处,坐落龙音山与智高山间平地上,位置偏僻,传统保留较好,是全国唯一保留狩猎传统的鄂伦春族村落。全村有532人、199户,由汉、蒙、达斡尔、满、鄂伦春5个民族组成,其中鄂伦春族166人,以吴、葛、关、莫为主要姓氏。以种大豆、芸豆为主,畜牧和手工业为第二、第三产业,旅游业为新兴产业。

新生村建于1953年,为原14个部落的人下山定居形成。村落以山水为边界,呈带状倾向的团状式布局,Y字形主路按河流方向贯穿村子南北,与乡道相通,次级路垂直主路,建筑沿次级道路线性排列,整体布局规整。下山以来,鄂族民居经过了三次改变,从土坯房到砖房再到鄂族新居,新居是30多座带有撮罗子、木刻楞元素的“斜仁柱”双户型民居,每栋建筑用白色栅栏围合院落,院落以木棚栏分为两户,每户配一仓房[7]。村子的主路为主要的景观轴线,村口有大门、置石、雕塑标志物,沿路有壁画、健身场地、带弓箭元素的路灯、置石、跌水瀑布、岭上人博物馆、文化长廊、木刻楞旧宅、文化传习所等景观,终点足山上的鄂伦春民俗旅游区。新生村重视文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古伦木沓节、狍皮制作、斜仁柱建造、桦皮制作工艺,村民依然保留鄂族传统,如重大日子穿狍皮服装、冬季上山打猎、吃狍子肉。

4黑龙江传统村落现存问题

4. 1 风貌特色不鲜明

由于少数民族原本民居的居住性不强,在发展中逐渐被取代,传统建筑存量较少且多荒废,在民居、空间形态、整体风貌上特色与东北农村基本相同。4. 2 民族传统的空心化

黑龙江人口流失严重,乡村地区则更加严重,黑龍江省的传统村落是以少数民族群体的聚居为特色的村落,人的出走意味着少数民族聚居形式的瓦解、民族文化的流失,传统得不到延续,传统村落也终会变为一般的农村。

4.3 保护与修缮的矛盾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扶贫政策对旧居的修缮给建筑加上了新的“外衣”,同时破坏了老建筑原本的风貌。保护建筑也同样面临问题,如镇北村的建筑作为保护文物,建筑老化问题严重,但居民的日常修缮不被允许,造成了建筑修缮与原真性保护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吕静,张恒怡.东北地区乡村聚落时空分布形态变化研究—一以近400年来各民族迁移路线为依据[J].重庆建筑,2017,16(1):8一11.

[2]胡学慧.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3]张斯茗,朴金姬.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研究——以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江西村为例[J].规划师论丛,2018(00):59~65.[4]邢丹丹.黑龙江地区站人及站人文化浅析[J].赤子(上中旬),2017(3):50~51.

[5]吴秋丽.辽宁省传统满族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8.[6]周喜峰.论清初索伦部的南迁[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5):124~129.

[7]曹梦华.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特色村建设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7.

收稿日期:2019-09-29

作者简介:秦琪(1995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汁。

通讯作者:许大为(1962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猜你喜欢
乡村景观传统村落黑龙江
羡慕等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当下乡村景观营建现状及方向
试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浅谈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
铅笔长高了
黑龙江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