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特长,挖掘潜质

2019-02-06 03:58施香丹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潜质特长生体育训练

摘 要:伴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特长生培养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重担压在了体育教育的身上。如何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关注特长,挖掘潜质,成为特长生培养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本研究拟从该角度出发,提出新时期小学体育潜质生的培养方案,建立保障机制,最终为小学体育潜质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体育潜质生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任务,但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个体的关注度有所不足,导致小学体育潜质生的培养陷入困境。为摆脱这一问题,则需要从体育观念和意识、专门训练以及训练方法等多角度出发,以此来体育挖掘潜质生的潜能,着重特长发展,培养优质的青少年体育人才。

一、新时期小学体育潜质生的培养策略

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体育人才的需求方面也明显提升。想要持续性的输送人才,则需要在小学阶段做好体育潜质生的培养。人才培养,从小抓起,将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1.注重观念和意识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个体特征鲜明,充满个性。想要提高小学体育的教育质量,则需要将关注点放在小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上。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征,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要以学生为核心,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感受到被重视。并且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势必为学生带来良好的体育训练体验,激发这一群体的探究精神,深刻的感知体育本身的魅力。这样的方式,对于小学体育潜质生体育意识的养成具有积极作用,最终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更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育中来。同时,还要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培养潜质生积极的体育参与意识。传统的小学体育教育,对于潜质生的挖掘不够充分,学生很难在体育训练中找准自身定位,导致参与意识、自觉性不高。为此,要运用多元的训练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实现潜能的挖掘[1]。

2.做好专门性的训练

专门性的训练,是体育潜质生特长挖掘的基础所在,做好训练的优化相当关键。对此,专门性的训练模式构建具体如下:其一,着重潜质生体育特长。针对小学体育潜质生的体育训练,需要将着重点放在小学生的体育特长上。小学生的个体特征鲜明,体育教师则需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全面了解小学生的体育特长,从而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将特长无限放大,让小学潜质生获得良好的体验;其二,优化传统训练方法。小学阶段的体育训练,教师将更多地关注焦点集中在学生的兴趣层面,导致训练缺乏有效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则要做到方法的优化。如对于小学潜质生,每天增加新的训练项目和内容,带来训练层面的新鲜感,吸引潜质生积极参与训练;其三,保证训练的针对性。小学体育潜质生的训练要保持较高的针对性,能够贴近学生的自身特点,在个体差异、环境差异等多层面做好训练负荷与训练内容的安排,提高潜质生的训练成绩。当然,在保证训练针对性的基础之上,也要不断的鼓励潜质生,以此来使其养成优秀的心理素質。专门性的训练,对小学体育潜质生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2]。

3.采取特色的训练方法

对于小学体育潜质生,需要采取特色的训练方法,如专项训练法、分组对抗法等。专项训练法,指的是针对体育潜质生开展的专项训练方法,在原有的训练内容基础之上,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去增加一些训练项目,以此来达到强化训练的目标。分组对抗法,则是将体育潜质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以小组对抗的方式来增强体育潜质生的韧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且在团队协作中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特色的训练方法,对小学体育潜质生的潜能挖掘作用明显。当然,当前可被应用到小学体育潜质生培养的方法较多,体育教师可以去合理地筛选。

二、新时期小学体育潜质生培养的保障机制

新时期小学体育潜质生培养的保障机制,需要从学校、班主任、家长以及潜质生自身着手。在学校方面,要高度关注小学体育潜质生的培养,为其营造良好的训练环境和训练空间,并制定行之有效的体育潜质生培养方案,加大资源的投入力度,真正意义上将体育潜质生的培养作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战略之一,为体育事业培养优质的人才;小学体育潜质生的培养,要与小学班主任做好协调,争取小学班主任的支持和理解。由体育训练来增强体育潜质生的综合素养,班主任则需要定期对体育潜质生做好思想引导,体育教师与班主任的共同作用,对于小学体育潜质生的潜能挖掘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配合学校的体育潜质生培养方案,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小学体育潜质生的培养,要获得家长的支持。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普遍对于体育的认知存在偏差,很难去主动支持体育潜质生的训练。对此,则需要与体育潜质生家长做好沟通,获得家长的支持,是体育潜质生培养最有效的支持。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也能够为体育潜质生的体育训练积极性提供保障;小学体育潜质生自身,要使其在良好的意识和观念下,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训练当中来,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保障机制的建立,是新时期小学体育潜质生培养的关键所在[3]。

参考文献

[1]王浩.浅谈小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226-227.

[2]王静珏.小学体育特长班的“软管理”[J].科技展望,2015,25(11):277.

[3]唐新.“全人教育”理念下的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研究——以青岛东胜路小学为例[J].青少年体育,2013(04):139-140.

作者简介

施香丹(1988.12—),女,汉,浙江杭州人,大学本科,小教二级,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小学,小学体育。

猜你喜欢
潜质特长生体育训练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搞怪的西瓜萌萌哒
激励创新潜质 激发探究活力
别让速成“特长生”损害高考公平
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质的培养与探索——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刍议体育特长生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