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春梅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积极进行有效学习模式的创建。因为教学模式是将知识点、教师与学生有效连接起来的纽带,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使课堂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建合理的小组成员配置,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重任。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学生会在小组这一团体中完成互助性的学习任务,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均能得到有效提升。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呢?
一、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性问题的学习
数学科目中的探究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学生个人解决的话比较困难,因此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学习,进而让学生在分享交流中集思广益,共同提升。
例如,数学广角中的植树问题,其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运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画图的方式,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围坐在一起,分工合作,一人负责画图,一人负责解释说明,一人负责记录解题思路。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学生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当学生全面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后,教师可以再呈现类似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展开探究。每一个学生都要写出解决策略,然后学生互相分享、互相启发,并对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展开灵活运用。
二、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几何图形的学习
小學阶段会涉及简单的几何知识,包括平面图形的特点、周长以及面积等。虽然是比较简单的几何知识,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关于面积的相关知识,学生要在理解面积概念的基础上,经历不同图形面积公式的总结过程。如果学生在一种团结互助的模式下展开面积公式形成的探索,那么学生的学习思维就会有效发散开来,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学生在学习梯形面积之前,已经学习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关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是将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进而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关于三角形面积,学生可以借助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运用它们进行拼接与重组,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是同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二分之一。那么梯形面积公式如何呢?梯形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呢?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探讨。不同的学生会想出不同的解决策略,有的学生会通过作图的方式,将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通过割补和添补的方式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可以组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会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将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图片组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会在互相分享中深刻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并经历对比、归纳和推理等数学活动。
三、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数学定理的学习
小学数学阶段正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学生会在这一阶段学习到很多的数学性质以及定理。如果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数学性质定理,那么学生就能更好地展开数学计算,并能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通过讲授式的方式,呈现出数学定理,然后学生展开理解与运用,至于学生能够理解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就是全凭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了。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数学定理的学习构建,进而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其展开灵活运用。
例如,在教学“等式的性质”时,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根据具体情景列出相应的方程。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天平”创设教学情境。即,在天平的两端,分别放上两本数学教材和一个大的铅笔盒,天平保持平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天平保持平衡的这一现象通过数学语言描述出来。小组合作模式下,数学能力强的学生会带动数学能力欠缺的学生,学生会共同优化整理出“两本数学教材等于一个铅笔盒”的数学语言。紧接着,教师可以将数学教材与铅笔盒用不同的字母表示出来,那么学生就可以将语言描述转化成数学算式。然后教师再通过天平两边增加或者减少物品的方式,让学生探讨等式的性质,进而学生就能全面理解等式性质的含义。
总而言之,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几何图形、性质定理以及探究式问题的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共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创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朴海曼.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才智,2019(5).
[2]冉令萍.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5).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