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博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写作策略知识的培养是其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之一,小学阶段写作能力和素养的养成对于初中、高中等阶段的语文知识的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内容的开展能够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提供积极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新课改不断深入开展的背景下,语文教学中的写作策略知识的讲解对于提升课堂的有效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结合该策略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进行分析,结合现状对策略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写作策略;小学语文;应用探究
从写作策略知识的应用意义来看,它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且对于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的培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提升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当前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在讲解写作的相关知识时,由于年级较低,学生的年龄较小,教师在实际制定课程授课时往往会面临着内容模糊的现象,同时也会缺乏目标,对于课程逻辑性和流程的安排存在一定的欠缺。基于此,教师应当充分结合课堂开展实际状况,对写作策略知识进行条理化、体系化课堂讲解。
一、写作策略知识应用的实际意义
1.解答写作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有效性
写作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语文学科的探究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能够有效解决小学阶段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难题和知识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学科知识点的互通性,写作能力的提升也能够有效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提升课堂有效性。
2.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加强语文思维的培养
小学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待提高,因为作文对于学生来说重在对其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文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1]。因此,写作策略课程的开展能够对其语文思维进行一定的培养和提升,学生也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锻炼表达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语文修养,为以后的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现阶段语文教学的写作现状研究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程的开展由于课时的限制,经常会出现教师无法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得到老师具体指导,加之课下的时间对于小学生来说利用效率不高,语文教学的写作思路也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引导,致使教师无法在有限的课堂实践内为同学们制定高效的作文学习法[2]。从具体的课程开展状况来看,学生也会因此学习不到深刻的范文写作技巧,语言的空洞性、感情的缺失性、内容的失真性等都是现阶段小学语文作文经常出现的问题,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写作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提纲制定
提纲的制定对于写作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提纲不仅起到了对文章整体框架的领导作用,也对不同板块所体现的内容进行展示。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写作教学中的提纲板块的授课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大体构成要素,并且提纲的知识学习也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在阅读理解时进行充分了解,进而有效提升其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为此,小学语文老师应当在作文课程中重点讲解提纲制定,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2.草稿拟定
一篇完整、流畅文章的完成离不开草稿的拟定。从语文的学科性角度来看,在小学阶段对作文知识的讲解时更加偏向对同学们想象力、思维和情感的引导。由于小学阶段学生们的思维处于较为活泼的阶段,要想以一个固定的主线来完成作文写作,就需要教师来引导学生对作文草稿的拟定[3]。作文的草稿对于写作来说至关重要,它本身具有随时阅读修改的特点,初稿的拟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文章思路的走向,在思维连贯性的前提下,作文正文内容则会相对更为容易书写。小学阶段,草稿拟定能够有效帮助同学们对思维框架进行有效构建,进而减少作文中错字、病句、语句不通顺的情况出现。
3.意象打造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心理意象的打造。在先前拟定的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描述对象在现实基础上进行想象,例如:特定的情景环境、人物特征、发生事件等,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应当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有效激发,进而达到文本艺术性的表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理解力。
综上所述,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有重要的影响,作为该学科开展教育活动时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应当善于从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教学策略在课堂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班级同学们的反馈等来对写作策略如何在语文课程中实现有效教学进行方案制定,以此来积累更多的经验,充分发挥自身的各种优势,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进而为提高其综合学科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少梅.小学语文中高年段写作过程的指导策略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C],2018:5.
[2]李玉辉.解决小学作文写作难题的三条策略[J].学周刊,2018(2):125-126.
[3]田利.将语文课文知识融入作文教学的策略探微[J].汉字文化,2018(7):78-79.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