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

2019-02-06 03:53范芙蓉于洪波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高校

范芙蓉 于洪波

【摘 要】 文章阐述了实践教学的意义及类型,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实践教学水平有待提升,制度化程度不高,教与学的主动性发挥不足等。提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路径。应完善实践教学的规划设计;全面拓展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主体的参与度;建立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机制。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学生深入了解理论,掌握理论,并学会初步运用的必要途径。实践教学的种类多样,作用各不相同,从实践角度很好的完善了教学体系。但是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和研究一直落后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效果也有待提升,因此,有必要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进行深入研究,推动教学的整体发展。

一、实践教学的意义及类型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环节和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手段。[1]尽管一直以来,实践教学常常被当作理论教学的补充,但实际上,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无法代替的,也是理论和现实的重要桥梁,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今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来源丰富,信息量极大,社会上新鲜事物、新奇的思想和言论层出不穷。如果单纯依靠枯燥的理论讲解会让学生感觉乏味,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实践教学方式灵活,尤其是突出的参与性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实践教学能让学生从案例当中找到理论的现实映照,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也常常使学生和教师都获得启发。

实践教学是由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部分组成,课内常用类型为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与辩论,课外实践常常是经典品读,社会调查汇报,文艺表演等等。

1、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应用较多,经典故事,社会现象,影视资料,名家名言等是案例分析常见的取材来源。每位老师会根据各自的习惯偏好和学术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案例。一般来说,适宜采取经典与时效性相结合的案例,经典案例经过多次教学流程,能够证明具有很好的展现原理的作用,时效性案例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关注度。

2、课堂讨论与辩论

课堂讨论和辩论可以采取教师和学生联合设计题目的方式。由于教师个人视野的局限,由学生选题再由教师把关,常常能使讨论和辩论的主题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情况。通过讨论尤其是辩论能引起学生对某些价值多元的话题的关注,对某些模糊的概念和理论的认识更加清晰。

3、经典品读

经典品读也是实践教学的传统方式,这种方式通过原著的阅读,把握理论的第一手资料,能够让学生感受经典理论的魅力,感受理论的原始表述,对于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具有重要的作用。

4、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也是经常被应用的实践教学形式,学生的调查报告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象或和学生紧密联系的校园生活,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量化分析,能够对社会现象形成客观准确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切实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的意义。

5、文艺表演

文艺表演常见的形式是小短剧和朗诵,在文艺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思考文艺作品的理论内涵,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尽管文艺表演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和时间,但也能较为显著的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好的文艺作品,其影响往往超出预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教学水平有待提升

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常常存在把社会实践调查等同于实践教学的现象,简单的从教学课时中拿出一部分作为社会调查课时,让学生完成由教师布置的实践调查作业。这种片面的做法大大降低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这种现象体现出实践教学的最大问题,即教学水平整体性不高。由于大多数学校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安排都是基于教师个人的水平和能力,教师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个人考核和提升上,或者放在课堂教学方面,实践教学必然被忽视。即使教师本人比较积极的进行实践教学,也常常面对着能力不足,方法单一的困境。

2、实践教学的制度化程度不高

与理工科的课程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基本由教师或教研组决定,缺少甚至没有建立在学校层面的较为固定的实践模式,也没有建立实践教学的科学评价标准。虽然大多数高校已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但是对实践教学如何做,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安排,如何实现有效的交流互动等情况并没有制定出明确的方案,学生实践成绩的判定规则和实践考核制度基本都在探索过程中。没有较为完善的制度化作为保障,实践教学的推进程度和效果都会受到影响。

3、教与学的主动性发挥不足

教师是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实践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组织技巧应变能力是影响学生自主课内实践教学的重要因素。[2]教师除了要有参与实践教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还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素养和对实践教学的驾驭能力,从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引导到考核评定都要精心设计、悉心指导。但是,目前在教师考核过程中,很少有针对教师实践教学的考核指标或者激励措施,现有的考核标准仍然集中于科研,这种考核标准很难促使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对于学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投入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实践的效果也非常好,但是,由于现有的考核机制过于简单机械,学生的付出在成绩中的体现很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路径

1、完善实践教学的规划设计

第一,及时准確的选择实践教学内容。目前实践教学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也以教材体系为基础。但是高校大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这就需要适时的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实践。要将当前最新的理论成果作为重要的实践内容,要将大学生关心的理论和热点问题,以及社会生活中大量的事物现象作为实践内容,将教学的实践、学生的认知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践统一起来,让大学生体验到的是大量的有血有肉的东西,从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3]第二,促进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对实践教学的定位偏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实践教学进一步的规范和规划。实践教学的规范化要摒弃将其看作是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这一观点。实际上,和理论教学一样,实践教学的开展也要形成固定的教学制度,包括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方式的应用,具体到每一章节的教学资料的运用等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要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形成固定的模式和较为连贯的实施方案,也可以参考理工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建立较为固定的实践合作机构,如博物馆,爱国教育基地等等。

2、全面拓展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两者的有机结合和互补能够很好的实现教学实践的发展。一方面,要强化课内实践。课内实践重视授课过程中的理论知识与客观现实的结合,以及教学方法的扩展。不是简单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以案例等客观现实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分析,独立思考,注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整体提升。例如,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理论热点难点”等问题为导向,以“学生遇到的现实疑问”为切入点,进行专题教学或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搜集资料、分析问题、回答并解决问题,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从而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另一方面,要不断探索课外实践教学模式。课外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更为直接,通过亲身实践,学生能够真切感受理论在现实事物中的具体体现。课外实践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的将思想理论转化为内在的、自主的价值观念和行动规范。并通过学生实践,让理论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3、加强实践教学主体的参与度

教师既是实践教学活动的参加者,又是学生实践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实践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重视实践教学,把关注知识掌握程度转向关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内化。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性思维模式,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逐渐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设计科学有效的实践形式,扩大学生的参与范围和实践深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自我思考,自主学习,使实践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4、建立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机制

实践教学依赖于院校管理体制的支持,包括对考核体系的改革以及对课程安排的软硬件设施的支持。因此,要建立一个动态长效的教学体系,必须在教学评价方面,将实践教学效果纳入教师和学生考核体系。第一,要完善教师教学考评体系,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学改革需要教师打破原有的教学思维和模式,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创新突破的教师,应当在考核时给予认可和考虑,从而鼓励教师进一步进行教学创新。实践教学的考核难度较大,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操作,与学校的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建立合理的、科学的、人性化的考核制度,进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第二,要改进考试方式,让学生实践学习效果体现在成绩上。在考核方式上要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内容。可在课程总成绩中单列实践学习成绩一项。在考核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检验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实践效果给与学生实践考核的分数,让学生愿意实践,主动实践,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陈宏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实践教学问题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1.

[2] 彭凤飞. 高校思政课学生自主课内实践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8)201.

[3] 秦書生,王宽,韩雪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4(3)1.

【作者简介】

范芙蓉(1977—)女,汉族,辽宁海城人,硕士,东北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

于洪波(1978—)女,汉族,辽宁兴城人,博士,东北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高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