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叙述了基层民警配枪的必要性,分析了基层民警配枪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文章就如何规范民警枪械配备提出对策建议:按岗位配枪,佩装多种制式;规范配枪后的枪支管理和使用程序;加强顶层设计,保障民警合法用枪权力和执法安全;强化对基层民警枪械使用的训练;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良好的舆论环境.
【关键词】 基层民警;规范枪械配备;对策建议
民警配枪后发生的枪支被盗、丢失、走火等一系列案件、事件,给公安机关造成了恶劣影响,所以枪支管理逐年严控,最终“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但突发事件发生时,首先到达现场的往往是基层民警。然而因基层民警缺少枪支等专业装备,导致民警伤亡的事件频发。为避免类似悲剧发生,确保民警执法安全,提高民警执法能力,及时制止、快速有效的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亟需强化民警的武器配备。
一、基层民警配枪的必要性
1、基层民警配枪是人民警察的职责使然
“公安机关作为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着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职责使命。”[1]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执法需要,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必须依法使用武器警械,及时有效制止犯罪。
2、基层民警配枪是社会形势的发展使然
枪是人民警察处理高风险案件的有效手段。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刑事案件高发,极端事件增多。警察配枪能提高处置这类犯罪的效率,不仅能增加自身的安全系数,而且能够及时制止、快速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基層民警配枪面临的问题
1、心理层面:基层民警对配枪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枪支一旦出了问题,所有责任都归咎到民警身上,甚至要追究刑事责任,保枪比保自己的命还重要,所以还不如不配”,[2]这已成为许多基层民警的共识,出现了领导谈枪头疼、民警躲避领枪的尴尬局面。[3]
2、法律层面:规定太严苛
目前,对民警用枪的有关法律规定过于严苛。公安部于2003年1月22日发布了“五条禁令”。其中前两条涉及到警察用枪:一、严禁违反枪支管理使用规定,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二、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4]严苛的“五条禁令”,使基层民警对枪支敬而远之。
3、社会层面:民警配枪的社会共识度低
总体看,警察群体在舆论中的形象是脆弱的,受个别事件牵连甚至抹黑的事情时有发生,民警配枪的舆论空间小,社会共识度低。[5]而警察涉枪事件发生后,一些媒体的过分炒作,更加滋生了社会的“仇警”情绪,公安机关不得不被迫采取“禁枪”之策,[6]支持民警配枪的舆论空间愈发缩小。
4、操作技能层面:训练缺乏
目前,民警枪械训练还存在一定问题。如,日常训练流于形式;受制于财力限制,基本的训练物资、场所不足;专职训练人员缺乏;被各种事务性、政务性工作“缠身”,无暇训练等等。
三、规范基层民警配枪的对策建议
1、按岗位配枪,佩装多种制式
按岗位配枪,即只要有可能直接面对暴力犯罪的一线民警都需要配枪,如特警、巡警、刑警,甚至是路面上执法的交警等。按岗位配枪,不等于人人都配。一是因为警察队伍庞大,每个人的素质不一,对枪支的使用能力和水平也不同,若人人都配,不易管理;二是基层民警日常以非警务活动居多(应对突发事件毕竟是少数),若随身携带枪支会造成普通民众的紧张。[7]按岗位配枪,不是按职位配枪。要杜绝按照职位或行政级别配枪的习惯做法,防止“该配的不配,配了的用不上、不会用”的现象发生。
同时,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风险评估,配备多种制式的枪支或装备。如,“长枪+短枪”,或借鉴国外配置电击枪,使犯罪分子丧失继续作案的能力。[8]
2、规范配枪后的枪支管理和使用程序
警察配枪后面临的情况复杂,枪支丢失、被盗、走火等情况很难杜绝为零,[9]因此,“配枪不是根本问题,根本在于如何管理”。[10]
(1)严格枪支日常管理,防止枪支被抢、丢失。比如,可借鉴美国:一是枪套设置多重保险,使枪支不会被轻易拔出;二是随身佩戴两把手枪,增加震慑力;三是对夺枪行为,无论成功与否,一律处以重罪,形成威慑。[11]
(2)简化枪支使用程序。严格的枪支使用程序虽然有利于防止枪支的丢失、误开等行为,但过于繁琐的程序,也带来了一些不便,尤其是贻误突发事件的处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有必要简化枪支使用程序。
(3)修订枪支等警械使用条例。1996年国务院公布的《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对警察使用武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严格限定,分别列举了“可以使用武器”和“不得使用武器”的情形,但是“法有限,情无穷”,现实中很多情形难以列举,[12]使得民警在执法现场“无所适从”,陷入茫然。因此,一要更加细化枪支使用规定,使其具有指导性和参照性。二要对枪支使用做原则性规定,比如可以借鉴美国,对什么条件下开枪做一句话说明,即“当警察或他人正面临可能危及生命或严重伤害的不法攻击时,警察可以开枪”,[13]也就是说,开枪只能是最后的选择。
3、加强顶层设计,保障民警合法用枪权力和执法安全
一是破,即对现有不合理的限制人民警察配备、使用枪械的相关规定进行系统清理,特别是不当的问责机制;二是立,即对枪械从配发到管理,再到使用、训练和考核等制定严格的、完善的、具体的枪械配备和使用规则。[14]
4、强化对基层民警枪械使用的训练
一是强化枪械使用的技能训练,使基层民警学会熟练地用枪、护枪;二是强化枪械使用的法律和规范培训,便于民警在执法现场清晰准确判断如何正确使用枪支;[15]三是强化民警心理素质训练,克服基层民警由于使用枪械机会少,使用枪支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16]培养民警执法现场需要的冷静心态和迅速反应能力。
5、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公众意识到,警察配枪是保障社会安全的重要举措,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步骤,是世界警务改革的趋势之一,以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警察配枪作为典型的公共治理措施,应积极听取社会公众意见,[17]树立良好的警民、警媒關系。
【参考文献】
[1] 郭声琨.矢志不渝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论述[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103/c40531-24011331-2.html,2014-01-03.
[2][10] 基层民警配枪问题引关注 部分民警坦言“有枪也不愿带”[EB/OL].http://news.jxgdw.com/jszg/2431 615. htmlwww.jxgdw.com,2014-04-03
[3] 王中新.要依法保障民警敢用枪会用枪,[EB/OL].http://opinion.cpd.com.cn/n10258251/c22412721/content.html,2014-04-08.
[4]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 1455967 /1455967.html.
[5][9][17] 环球时报社评:警察佩枪,社会应支持并共担责任[N].环球时报,2014-04-21.
[6] 王宏伟.一线警察应配枪巡逻 面对歹徒能毫无顾忌开枪[N].环球时报,2014-03-03.
[7][8] 袁国礼,王晟文,静韩旭.专家建议基层民警不必平时配枪,处突情况配电击枪[N].京华时报,2014-03-12.
[11] 戴舒华.华裔在美当警察[J].博客天下,2015(14).
[12] 李松,张思媛.民警用枪需要法条更给力[N].法制日报社区版, 2014-03-23.
[13] 周斌.中国民警不愿带枪执勤普遍 因配枪被抢错误开枪等[N].法制日报,2014-08-04.
[14][15] 关于人民警察配备和使用枪械的思考——由“泰安104袭警案”引发的思考,[EB/OL]. http://www.doc88.com/p-6741895944895.html.
[16] 央视新闻1+1:公安部官员谈上海民警配枪:国外通行做法[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4/22/c_126418170.htm2014-04-22.
【作者简介】
沙玉霞(1979—)女,山东武城人,中共德州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公共政策,政府治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