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变电站铜材接地网使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2019-02-06 09:25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工程图原电池管网

郑 斌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430071

一、引言

接地网的设计和施工在发电厂、变电站的运行使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人工接地体材料的选用,在一般的情况下,普遍采用的是钢材;而在土壤腐蚀性较高的场合,例如在沿海地区、盐碱地等,目前的趋势是更倾向于采用铜材作为人工接地体的材料。

二、问题的出现

在使用铜材作为人工接地材料的电厂、变电站的电气工程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有不少工程反映,接地网附近混凝土内的钢筋和钢构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有些情况较严重;另外,接地网附近的循环水、消防水及生活水等地下管道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现象。此类腐蚀现象的出现必然对电气工程项目的运行造成安全隐患。于是,国内“倒铜”的声音也逐渐增多了起来,有些学者及电气工程技术人员专门发表了文章,列举了铜材作为人工接地体材料的危害,并且明确反对将铜材作为人工接地体的材料。

三、有关规范对接地网的规定和描述

在此,我们简要摘录一下有关规范对接地网及材料的规定或描述:

3.1 《IEEE80-2000交流变电站安全指南》中有关的规定和描述

第9.6章节“应该用足够载流量和机械强度的导体连接到下列物体,包括所有接地电极、接地井以及一些可连接的地方、金属、水或气管道”

第11.2.1章节“铜是常用的接地材料。铜导体除了具备高的导电性能外,在防止地下大多数腐蚀的问题上,也有其优越性”

第11.2.5章节“铜质或镀铜钢制地网会跟埋地的钢结构、管道形成原电池,这种原电池会加速后着的腐蚀”

3.2 《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有关的规定和描述

第4.1.1章节“可利用下列接地级,包括

1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但不包括有可燃或有爆炸物质的管道

2金属井管

3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的金属结构

4水工构筑物及其他坐落于水或潮湿环境的构筑物的金属管、桩、基础层钢筋网”

3.3 归纳一下上述两本规范的要点

相同点:都提到了可利用地下的金属管网及建筑物构架等作为自然接地体。

不同点:《IEEE80-2000交流变电站安全指南》中提到了,采用铜材作为主接地网材料后,会和埋地的铁制金属形成原电池(铁铜原电池),加速铁制金属的腐蚀;而《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对原电池效应及地下铁制设备腐蚀等并没有相关的描述。

四、问题的探索

4.0阅 读本文的建议

由于是涉及电气专业,预计本文的读者绝大多数均为电气专业工程师,那么从本文此处开始,建议读者一定要转换一下身份,“不要再将自己当做电气专业工程师,而要把自己作为一名化学专业工程师(甚至是化学学习者)”,从化学专业工程师的角度去观察和讨论问题。笔者之所以这样强烈而中肯的建议,原因有三个:

第一、读者一般对电气相关的接地规范较熟悉,而且本文第三章节也简要回顾了一下

第二、本文共有四张附图,附图中的电气回路非常简单。(直接将电极的正负极相连接)

第三、《IEEE80-2000交流变电站安全指南》提到了铁铜原电池,也提到了这会造成地下铁制设备的加速腐蚀,但更深入的原因及预防等措施没有提及;同样的,国内“倒铜派”发表的文章,也仅仅描述了采用铜接地网后的种种危害,并且列举了一些表面现象。

如果仅仅把自己局限于电气工程师,问题似乎到此为止了,从电气上看,也无再深入下去的必要。但如果深入的再想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地下铁制设备的加速腐蚀?这就需要我们从化学科学的角度去寻找答案,因此从此处开始,之后的内容几乎全部是化学上的讨论和分析,笔者也深信,一定能从化学分析中找到地下铁制设备加速腐蚀的答案。

4.1 简要回顾一下基础化学公开试验课——锌铜原电池反应 为了探索当采用铜材作为主接地网的材料后,地下铁制金属加速腐蚀的原因,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基础化学公开试验课——锌铜原电池反应,参见图1:

图1 锌铜原电池反应模型

图1 中,所用实验仪器及用品为:烧杯、锌棒、铜棒、电流计、导线、小刀开关K、硫酸溶液、LED低电压型灯、绝缘插座。(绝缘插座用于固定锌棒、铜棒);

实验操作过程:用绝缘插座将锌棒、铜棒分别固在空烧杯的底部,然后倒入硫酸溶液,使锌棒和铜棒充分浸泡在硫酸溶液中,再用导线、小刀开关K、电流表及LED灯把锌棒和铜棒连接起来。当小刀开关K接通后,可以看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LED点亮,表明锌棒和铜棒间有电流产生,同时铜棒周围有氢气逸出。

实验结论:锌铜两种金属在硫酸中发生了原电池反应,锌被氧化腐蚀。

对于图1——锌铜原电池反应的模型,为方便问题的阐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液体中的部分:液体中的锌棒和铜棒,通过电解质硫酸作为媒介,产生了电子的转移,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在锌棒和铜棒支间建立了电压,同时锌棒被氧化腐蚀。液体中,主要发生的是化学反应。(限于篇幅和本文的侧重点,这里不过多讨论,读者只要记住化学结论即可,更深入的化学描述,可以参考和阅读基础化学书籍)

液体上的部分:当小刀开关闭合时,电流表中有电流流过,电流表针发生了偏转,同时LED被点亮,此部分是电学中最基本的电气回路了。(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小刀开关、电流表、导线均放置在液体平面之下,从电气回路上看,和放置在液体平面之上相比,两者是等效的)

可见,锌铜原电池反应,同时发生了化学反应和电学现象,因此,锌铜原电池反应也常称为锌铜电化学反应。

根据电化学理论,原电池间发生反应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电极材料由两种金属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由金属与其他导电的材料(非金属或某些氧化物等)组成。

2:两电极间电解质的存在。

3:两电极间有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为了更为透彻的表达本文的观点以及对腐蚀问题的探索,有必要对原电池反应的这三个条件分别论述一下:

第一:对于条件1“两种电极材料”

常用的电极有几种a.活泼性不同的金属:b.金属和非金属(非金属必须能导电)c.金属与化合物d.惰性电极。根据本文的议题,我们只讨论a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并且只限定锌、铁、铜三种金属。这三种金属的活跃性依次为锌、铁、铜。

根据电化学理论,锌铜作为电极,原电池的反应是最活跃和有效的。

结合电气工程项目,形成原电池电极的金属只限定铁和铜两种金属。

第二:对于条件2“两电极间电解质的存在”

图1的电解质由专用硫酸和蒸馏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根据电化学理论,

强电解质一般有:强酸、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大多数盐,如:硫酸、盐酸、碳酸钙、硫酸铜等。

弱电解质一般有:弱酸、弱碱,少部分盐,如:醋酸、一水合氨(NH3·H2 O)、醋酸铅、氯化汞。另外,水是极弱电解质。

根据条件2,可以尝试一下的方法就是将地下铁制设备(例如地下管网)的表层进行处理,将其进行绝对的防水处理,隔离电解质,但根据后文表一的结论,此方法在工程实施中并不现实。

第三 对于条件3“两电极间有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大家看到,如果图1中没有外部导线连接,则锌铜两种金属在硫酸溶液中虽然构成原电池,并且建立起电压,但无法发生原电池反应,同时锌棒也不会被加速腐蚀。

举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大家购买的干电池时就可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干电池不使用的话,电极之间还是稳定的,即使长时间置放,干电池两级之间的电压也不会明显的降低。一般的,我们从市场购买的干电池都是很多天之前生产的。

4.2 地下管网和铜接地网间的原电池回路 根据本文第三章节有关规范的要求,地下铁制管网作为了自然接地体,并且和人工接地体铜接地网相连,地下管网和铜接地网之间充满土壤,土壤中含有水份。参见图2——地下铁制管网与铜接地网原电池反应回路图,图中的Fe代表地下管网,Cu代表地下铜接地网。

可以看到,图2和 公开实验课中的图1(锌铜原电池反应)是何等的类似,地下管网和铜接地网间形成了原电池回路,形成了两个电极,由于电极间直接连接的原因,地下管网和铜接地网间发生了原电池反应,从而加速了埋地铁制管网的腐蚀。

图2 地下铁制管网与铜接地网原电池反应模型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水是极弱电解质,在潮湿的环境下,尤其是雨后,随着土壤中的含水量的增多,电解性质表现的要突出许多。实际工程中,土壤中的水往往含有弱酸,弱碱或者盐分,其电解性进一步增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铜接地网的作用下,地下铁制管网加速腐蚀。

4.3 混凝土内钢筋在铜接地网的作用下的腐蚀 为讨论混凝土内的钢筋,在铜接地网的作用下的腐蚀过程,请看工程图——钢结构立柱和铜接地网的连接图。

工程图来自工程实例,来源于某2x660 MW发电厂工程项目,设计方为某省级电力设计院(该设计院在省级电力设计院中,国内综合实力排名前三甲)。此工程图很有代表性,国内电力设计院几乎均将此图作为典设图集,并在工程中普通使用。

从工程图可以看出,混凝土上方为钢结构立柱,立柱通过专用的地脚螺栓固定在混凝土表面上,混凝土内充满了非常密的钢筋,所有的钢筋都是紧密连接的,已经浇筑在混凝土内。图中左侧,钢筋的一根向上方引出,牢固的焊接在钢结构立柱底部;图中右侧,钢结构立柱通过一根截面积240 mm2的铜绞线和地下铜接地网紧紧的连接。

由于工程图过于复杂(更多地表达了施工的工艺过程),不利于问题的讨论,为此,我们将工程图简化成图3——混凝土内钢筋和铜接地网原电池反应模型。仔细对比图3和工程图,在原电池反应回路方面,两者是等效的。(即图3是工程图的另一种表达和简化)

工程图 钢结构立柱和铜接地网的连接图

图3 混凝土内钢筋和铜接地网 原电池反应模型

图3 和图2相比,从回路上看两者几乎是等同的,只是图3中的Fe和Cu之间,从空间物理结构上看,多了混凝土的“隔离带”,由于“隔离带”的存在,和图2相比,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图3中的Fe和Cu间的原电池反应更为偏弱和困难一些。

关于混凝土及钢筋,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

1:钢筋是导体,混凝土含有硅酸盐,如果混凝土内的水分较多,其导电能力尚可,能够较好的连接到大地。因此,在民用建筑领域,混凝土内的钢筋也通常作为接地极或防雷接地装置来使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16》第11.8.8章节规定“民用建筑宜优先利用混凝土内钢筋作为防雷接地装置”

2: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加入了较多的水分,成形后结构中密布着很多大大小小的毛细孔洞,因此就有了一些水分储存。当埋入地下后,地下的潮气,又可通过毛细管作用吸入混凝土中,保持一定的湿度。?

3:钢筋混凝土在其干燥时,是不良导体,电阻率较大,但当具有一定湿度时,就成了较好的导电物质,电阻率常可达100-200Ω.m。潮湿的混凝土导电性能较好,是因为混凝土内的硅酸盐与水形成导电性盐基性溶液。

根据土建专业施工规范的要求,地下部分的混凝土在土方回填之前都要涂唰沥青漆进行防腐处理,沥青漆虽然也有一定的防水性能,但还不能对水起到绝对隔离的作用,不能阻碍电解质。混凝土内的钢筋和地下铜接地网间仍能通过水的媒介作用,使得两者形成原电池回路,发生电化学反应,进而加速钢筋的腐蚀。

另外,水往往是无孔不入的,对于需要绝对防水的场合(阻碍铁铜原电池的电解质),要做专门的措施,成本也较高。

即使在军用领域,尤其是海上,如果船只(甚至航母)长时间不运行和定期养护,同样会发生严重腐蚀。舰船绝对的防腐(或防水)依旧是难题,也在探索和提高的阶段,并没有完全解决。限于篇幅和本文的方向,不能再过多讨论了,读者有兴趣可自行查阅公开的资料。

4.4 小结

总体上看,图3和 图2是属于同一类型的,针对于不同的场合和条件(图3多了混凝土隔离)而已,因此我们就只对 图1和 图2,做个横向的对比,对比结果见表:

表 图1锌铜原电池反应模型 和图2地下管网及铜接地网原电池反应模型 的对比

注:关于反应时间的预期,也可以看做阳极(图1为锌,图2为铁)被腐蚀的时间的预期,当电气工程师看到图1的锌铜原电池在数分钟内完成反应,锌被腐蚀,灯泡被点亮,电流表指针的偏转,再看看图2,还真的有信心保证铁制管网在地下能够坚持50年吗?

五、结论

通过上一章节四的讨论,我们很自然的得到了问题的答案,所有问题的原因都在于:地下铁制设备 和 铜接地网的外部连接上,而且是非常直接的连接,电阻几乎可忽略!如果没有外部连接,地下铁铜间虽然能构成原电池,但不会发生持续的原电池反应,地下铁制设备也不会加速腐蚀。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重要的结论,在铜材作为人工接地体材料的情况下,地下铁制物体或设备是绝对不能再作为自然接地体来使用的,不能连接到地下铜接地网!

六、尾声

站在化学科学的角度,我们知道了地下铁铜间的原电池反应,也找到了地下铁被加速腐蚀的原因。同样的,通过更多的化学分析,也能找到更多问题的答案,包括铜接地网条件(如果将地下铁铜连接)下: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地下设备阴极保护的失效等等。

猜你喜欢
工程图原电池管网
四合一铅笔刀设计
面向工程认证的机制专业工程图学(一)课程教学探索
例析原电池解题策略
MASTERCAM工程图出图功能研究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原电池高三复习
原电池教学设计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
从管网独立看国企改革
管网改革虚实
2017年7月原电池及原电池组产量同比增长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