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摘要:财政部于2012年11月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旨在管控与防范行政事业单位经济风险,提升管理效率,保障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保护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能够有效预防腐败与防范舞弊。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成效。本文分析了當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不足,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公立医院内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人们对医疗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医院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公立医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外来因素的挑战,医院资金流通越来越频繁,使公立医院正常经营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风险,增加了公立医院的压力。怎样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与管理,实现资源的最大化,便是现阶段我国公立医院应该考虑的问题。目前,我国制订且实施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主要是为了提升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能力,切实保证公立医院经济活动具有规范性和合法性,保证所使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公立医院财务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有效预防腐败与舞弊情况的出现,保证公立医院公务服务的质量。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提升公立医院的社会效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当前医院内部控制存在不足
(一)内控环境松懈,管理者重视不够
现阶段,大多数公立医院的领导人主要是医疗专家,采用传统经验进行管理,习惯实施行政指挥方式,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并不重视,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不具有科学性。随着医疗行业之间竞争不断激烈,一些医院只是表面强调创新改革,很多控制措施的设置不符合相关标准,不按相关流程办理,使得制度的执行缺乏标准化。很多医院的管理人员较为缺乏,不够重视内部控制,也没有从宏观角度对控制问题进行分析,认识内部控制只是一种审核控制,是管理层的工作,与医疗科室人员不相关。在这种情形下,使得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全面,无法有序的开展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1]。
(二)内控活动基础薄弱,制度执行不到位
1.不相容职务没有相互分离
比如在自行招标固定资产、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药品以及低值易耗品时,为了确保临床一线能够正常开展,一般由临床科室提出采购计划,并指定供应商、物品型号以及价格等,招投标失去实际意义,此时便出现了明显的缺乏内部统一控制标准的情况。鉴于此,业务采购过程便存在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以及稽核检查等未实现职务相互分离,使得各项不相容的职务相互纠缠和制约,容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徇私舞弊的行为。
2.没有建立授权批准、财产保全控制体系
一些公立医院对于其中存在的常规或非常规交易事项并未确切指出授权批准的范围、内容、流程、责任以及层次,而且其中对资产的管理、使用和报废等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
3.会计系统控制内容不完整
一些医院中会计人员的工作较为繁琐,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配置,使得会计人员之间没有起来相互监督、管理的作用,而且会计人员只重视制度的建立,对于制度如何落实却不关心,使得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和权威性,导致内部控制只是一种形式化。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
很多公立医院缺乏良好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以及评价机制,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和体系,使得监督检查工作以及评价考核工作形式化,没有良好的效果。正常情况下,公立医院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计划,且公立医院的经营主要涉及多部门且较为繁杂的业务。然后,由于大部分公立医院并未设置安全的监督机制,导致许多步骤被内部控制工作人员所遗忘。
(四)内部审计缺位
在我国公立医院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个别领导人员并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多数公立医院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相关机构,还有个别公立医院虽然具备自身的内部审计机构,但是更多是形式化存在,无法发挥出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作用。这样的问题在我国公立医院中的实际表现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审计人员没有对自身的权力与职责进行落实,没有对审计原则进行坚持,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没有根据相应的规定以及标准展开,部分审计工作人员对审计办法不熟悉,没有办法有效地展开企业的审计工作;第二,部分公立医院没有将合理有效的奖励制度引进到审计工作中,无法激发出审计工作人员的热情与主动性,进而限制了我国公立医院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建立和完善医院内控制度
针对现阶段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强公立医院资金的有效控制,重视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而让公立医院的运转迈入到正确的道路中,保障公立医院在越演越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进,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增强医院领导层内部控制意识
作为医院的领导层,应该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建立统一思想,建立财务集中管理制度,提高对会计审核以及检查监督的重视程度,对经营管理中的所有活动,就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不断地将财务会计内部制度进行完善,均衡各职位的权利,并对其进行考核的检查,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解决。同时,医院领导层还需要加大对各科室、各部门的检查监督力度,从全局出发,将内控制度落到实处[2]。
(二)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1.遵循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
医院内各个岗位的职务均不应该存在交叉和联系性,应当制定明确、具体的规章制度。而且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将所有医疗活动、服务活动以及业务活动都归纳入管理范围内,并且保证各个管理职责分明。与此同时,医院还可以将财务管理控制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和完善,并对财务管理、物品采购等岗位进行不定期轮换。
2.健全支出审批控制
从资金审批授权角度分析,公立医院就需要确定审批权限、审批流程,并且确定相关审批人员的主要职责和权限。当医院出现比较大的经济业务支出时,必须由医院的管理人员以及院长进行讨论决策,谨慎使用资金进行支付,避免出现一人审批通过的情形[3]。
3.加强预算控制
医院要加强预算控制,将所有支出、收入以及固定资金都归纳入预算控制的范围内,对于预算、计划之外的开支、临时调整的开支等,需要按照审批的流程以及权限进行,由医院管理人员和院长进行讨论审批。同时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管,对于未完成的预算要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保证各项预算的合理性,满足相关制度和标准。另外,还要建立相关财务分析管理制度,方便对医院的财务情况进行了解、审核以及评价,判断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为医院的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4.加强成本费用控制
公立医院必须要转变传统管理观念,重视成本管理,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同时制定详细别的奖惩制度并落实,保证降低医疗成本费用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切实保证病人能够担负起费用的支出。另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预算制度和内部预算制度,对完成成本控制指标的给予奖励,对于未完成的追究其责任。而且从制定成本费用报告角度来看,对于超出预算以及出现预算差异的情况,医院需要查明原因,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并且加以落实。
5.加强物资控制
固定资产、特殊耗材、药品等财产物资要有相应的购入、管理、报废及使用等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便于操作。取得固定资产时要注意方格部门共同验收,比如采购部门、使用部门、审计部门及财务部门等。
(三)完善内控制度评价考核机制
医院要建立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效益考核评价体系,而且考核评价体系要深入到某个部门的某个人员身上,转变经济管理模式,成为人人参与、人人管理的模式,将每个人的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相挂钩,并且联系职务的升降,通过经济手段的调节,充分激发出员工对于内部控制的积极主动性,保证控制制度能够有效实施。
(四)强化内部审计控制
医院应该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应该由单位负责人领导,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需要以经济效益审计以及正常财务审计为主要基础,并结合医院实际开展情况,将审计工作拓展到管理范畴中,实施专项审计管理活动。并对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系统性和规范性的监督管理,评估和改进风险控制,提高风险预防的能力。另外,我国公立医院更应该聘请专业的内部控制人才,对公立医院相应的内部控制活动展开全面规划,更要健全相关监督机制,以便合理且科学的把控各项业务。
(五)建立信息化管理控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医院内部的运行状况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不仅为医院带来一定的风险,还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医院的财务部门作为医院经济管理的主要部门,应该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并将其利用于财务管理中,定期对医院的HIS系统进行检查,審核其中的资金流动情况,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另外,对于医院HIS系统的管理和审核来说,需要将这两种分开,明确岗位职责,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医院软硬件的管理,保证软硬件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审核工作主要负责监督软硬件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导致账务出现错误。
四、结论
总而言之,作为现代化医院,就要向着规范化、集中化以及技术先进化发展。实现内部控制,是医院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一种方式,处于医院的中枢神经系统重要位置,假如医院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很难保证医院能够正常运行,很难保证医院资产的完整性。作为公立医院,应该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性,清楚了解内部控制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如何进行解决,从而保证内部控制目标能够有效实现。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促进公立医院良性发展,实现高质量、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目标。
参考文献:
[1]汤燕.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6 (12):256-257.
[2]齐新红.浅析公立医院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 (23).
[3]姜晨.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5 (1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