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边塞诗中将士情怀的认知研究

2019-02-03 09:41王丽莎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6期
关键词:王昌龄边塞诗

摘  要: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万年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盛唐时期,边塞战事频繁,“边塞诗”这一文学的创作形式在这一时期的成长蔚为大观。王昌龄的诗歌题材和数量虽不及同期其他诗人,但因其亲戍边疆,切身体会到了边塞生活的悲苦而创作大量反映边塞生活及将士心理的诗歌,所以其边塞诗颇具独到之处。王昌龄笔下的边疆将士有血有肉,在其“边塞诗”中,对将士的情感描写深入細致,将士们的思乡柔情,英雄气概及悲凉没落展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王昌龄;边塞诗;将士情怀

作者简介:王丽莎(Wang Lisha),女,汉族,硕士研究生,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6-0-03

隋唐时期不仅在政治和社会上呈鼎盛之势,其文化也达到中国历史的高峰时期。唐代文化不仅水平高,而且涉及文学、宗教、绘画、音乐、雕刻等各种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当属文学方面。人们常说“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由此可见,说起唐代文学,就不得不说到诗歌。唐诗的发展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盛唐时期恰好相当于玄宗时代,在这个绚丽辉煌的时代之中,涌现出许多独具个性的诗人,王昌龄便是其一。

王昌龄善用绝句,号称“七绝圣手”,一生创作的诗歌颇多,而在其仅存的182首诗歌中,边塞诗就有21首之多。唐代诗人中创作“边塞诗”的诗人有很多,著名的有高适、岑参等。而王昌龄是边塞诗人少有的、拥有边塞生活经历的诗人之一。王昌龄的边塞诗主题颇多,思想内涵丰富,意境优美,运用夸张、典故以及丰富合理的想象等多样性的表现手法将边塞生活、民族风情、将士情怀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作为亲身体验过边塞生活的王昌龄,对将士的情感描写深入细致,在诗中把将士们的思乡柔情,英雄气概及悲凉没落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思乡之情

王昌龄所生活的盛唐时期,唐王朝国力强盛,疆域之大与前朝相比亦为空前。一方面,盛唐与边境各个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而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而遗留下来的,与边塞少数民族尤其是与西北边塞地区的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没有得到缓解。同时,因为唐朝的繁荣,统治者也曾任意妄为,发动侵略战争,以期一统边疆。。以上种种原因,造成边塞地区战事不断,战争连绵。肩负重任的将士们不得不背井离乡,从戎远征,忍受与父母妻儿离别的痛苦。王昌龄在边塞生活了一段时间,亲眼目睹了战场上将士们离家征战的事实。有着浓厚人道主义精神的他非常同情,也非常理解将士们。

在《从军行(其一)》中,王昌龄写道:“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诗中可以看出,此时有一将士正在烽火台的西边戍楼上孤独地坐着,正值黄昏时分,湖面吹起一阵阵的风,冷风本以增添孤单寂寞,本想用羌笛吹起那首《关山月》排遣愁思,偏偏幽怨的笛声仿佛将人的思绪带回万里之外的家乡,思念丈夫的妻子的愁容跃然脑中,相思之情溢于言表。王昌龄的作品往往会以景喻情,在《从军行(其二)》中:“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不同于《从军行(其一)》中的羌笛,此时极具风情的琵琶不断奏出新的曲调,人们随着琵琶的旋律翩翩起舞。此情此景,应该是能够让将士们暂时忘记乡愁,但这却又与之前的“换新声”形成对照。本是欢快的曲调,却总是唤起将士们的离别愁绪。那抹思乡的“旧别情”是那么的浓郁,无论什么时候听到,都会让人思绪凌乱,但偏偏这样的曲调总是让人“听不尽”,时时撩拨着将士们的思乡之情,让人动情。正如这首诗中的最后一句“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道出了多少边疆将士只能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对月寄托情思的忧伤。

王昌龄虽出身贫寒,但仍有一腔爱国的热忱和建功立业的壮志。盛唐时期本就是一段开拓的时期,这种英雄主义的情结同样刺激着像王昌龄一样的文人墨客。受这种思潮的影响,王昌龄远赴边疆,以期建功立业,报国言志。与其他边塞诗人不同的是王昌龄有着切实的边疆生活经历,而与边疆将士不同的是,王昌龄是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 冷静的思考以及超凡文笔的文人士子。所以, 王昌龄能够用自己的文学笔触将边境战士的心理情感用文字真真切切地展现出来。“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伫立。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惟闻汉使还,独向刀环泣。”(选自《从军行(其二)》)边疆将士就像那“断蓬”,漂泊无定;鸿雁承载着边疆将士丰富深厚的情感,雁飞雁鸣,总让人为之伤情;“云沙”万里的边塞平原,即将下起的小雪怎比得上边疆将士内心的孤寒啊!“愁”“孤”“独”逐一铺陈,将士们“向刀”而“泣”,使诗歌读到最后让人感觉痛彻心扉, 黯然神伤。在诗中,王昌龄将战争的惨烈悲壮及边塞的荒凉萧瑟描写得苍劲旷远,深沉而苍重。

唐代虽为鼎盛时期,但连绵的战争也造成广大将士背井离乡。常年的戍边征战,不免会让边疆战士们生出思乡之情。王昌龄用真挚细腻的文笔将边疆将士内心深处的情感描写出来,深沉浓烈,又不失荡气回肠。

二、英雄气概

王昌龄自身有着非常浓厚的英雄情结。他率真、不甘平淡、胸怀爱国热忱。王昌龄渴望从军塞上,有着更高的精神追求。他曾以诗言志,意欲效仿英雄豪杰“幽并客”与尘土黄沙为伴,征战边疆,直到战死沙场,也决不会去学那些都市里自命不凡的游侠少年弄马炫耀(《塞下曲四首其一》)。所以,将这种英雄情怀移情至诗中,王昌龄笔下的将士们虽侠骨柔情,但依然充满壮志豪情。

《从军行(其六)》 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可是,为什么带着胡瓶,骑着汗马?这不应该是作战时的装束吗?其实,王昌龄描写的这位将军虽然身在京城,但是由于心中一直惦念着边塞的军事情况,所以时时刻刻一身戎装,准备奔赴边塞,抗敌卫国。恰在此时,边塞战事告急,传来紧急军情,皇上连夜派人给带兵将军传达诏命,并将代表皇帝的尚方宝剑赐予将军,命将军即刻带兵,奔赴边塞抗击敌人;国家处于危机之中,国家利益不容侵犯;百姓也深处水深火热之中,安危不保。想到这些,勇武的将军抓紧一切世间,集合军队,率领士兵奔赴前线。将士们骁勇杀敌,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大获全胜。在抗击敌人的战场上,将士们豪气生发,英勇无畏,穿上战袍、骑上战马那一刻,将士们的一腔热血已被激起,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挑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选自《从军行(其五)》 )边塞大漠,狂风卷起尘沙,太阳被云沙遮挡,天空一片暗黑。就是这样的恶劣天气,也没能阻挡边疆将士的前进步伐。就在增援部队半卷红旗,奔赴战场的途中,传来前方部队已经在夜战中遭遇敌人,并大获全胜,甚至将敌军的将领吐谷(yù)浑生擒。前两句中已經说明了这样的天气状况是不适合行军的,然而将士们并未因此受阻,反而还是做了准备(将军旗半卷,减轻阻力)出征。事实上,已经有前方军队在征战了,而且即便是夜战也都已经捷报频传,为什么还要在这样恶劣的天气出军呢?这不得不说是将士们都抱着一定要取得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念:只要取得战争胜利,那么一切的付出与遭遇的苦难都是值得的。全诗前两句铺垫了浓厚的肃萧之感,但后两句却语调轻快, 充满喜悦之情,将边塞将士们的英雄情怀展现的活灵活现。

而这种誓死杀敌的英雄气概在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中也有所体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青海湖、雪山(甘肃祁连山)地处西北边塞,来自楼兰国(鄯善国)的敌人总是意欲侵扰边疆,边疆的战士们驻守孤城玉门关。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将士们仍是充满一腔报国之志:在黄沙飞扬的战场上,战事纷繁,守边将士,身经百战,即便将战衣磨穿,也磨不灭战士们决心击退敌人,保卫祖国再凯旋而回的凌云壮志,艰苦寂寞的边塞生活没能磨去边塞将士们慷慨报国的爱国豪情与英雄气概。

三、悲凉之殇

王昌龄的边塞诗写实性较强,既描写边疆将士的思乡之情,又高扬边疆将士的英雄气概,但是,其边塞诗也揭露了许多与边塞将士有关的心理及社会问题,展示将士边塞生活的环境之艰苦,将士们与亲人们散落,阴阳相隔的悲凉,以及军中不为人知的黑暗一面,从而讲述边疆将士的悲凉之殇。

在《代扶风主人答》中,王昌龄讲述了扶风客舍的主人——一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回忆自己从军边塞的经历。“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十五岁时从军至边塞之地,征讨楼兰。连年的征战,终日穿着盔甲,还经常的吃不饱肚子,这就是边塞生活的真实写照,可见边塞的生活有多么的艰苦。“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不仅将士们身心疲惫,连战马都已经失去了战斗时的那种英气。待到战事结束归乡之时,“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不觉“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战地归来,家园零落,满目凄凉。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连年的背井离乡,乡亲也四散零落,与家人多年不见,但再次相见时,竟然只剩风蚀雨落之后破败的“冢墓”。相隔经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亦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徒留满心酸楚与凄凉悲伤。王昌龄借老人之口,用沧桑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给将士们所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伤害。

思乡可以忍受,可是军中的黑暗却让将士们感到无尽的悲凉。将士们离乡背井,勇猛杀敌,可是他们也知道军中的黑暗与战争的残酷。例如《塞下曲四首其四》: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此诗中的前两句为叙述,以汉朝霍去病霍将军来代指唐朝的边疆将领。在这两句的描述中可以感受一片悲凉肃穆的气氛:刚刚埋葬了因战殉国的将军,将军的部下都前来祭奠,他的死讯使广大的北方边境为之震动。将军生前功勋卓著、骁勇善战,带领士兵们保护国家及一方百姓的安危。生前不仅备受士兵们的敬仰,也深受百姓爱戴,因而将军的死是让人悲恸的。但是,卓越功勋又怎样?!深受爱戴又怎样?!在将军去世之后,将军及士兵们所建立起来的功勋大多都被取消了,而他们之前征战沙场所率领的兵马在不久之后也会被调离到边塞的其他地方。对将士的功绩不仅没有予以肯定或者加以褒奖,亦或给将士们以一定的时间去与家人团聚,修复战争带给他们的身心创伤,反而又变本加厉,将活着的将士们继续派往战场,这样的统治者怎能不让人气愤,这些将士们的命运也着实令人不甚唏嘘。王昌龄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记录了一位将领的丧葬场面,并将将士们所受到的不公待遇深刻的呈现在众人面前,更增加了诗中的悲凉之情。

同样的悲凉在《塞下曲四首其二》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边疆战士饮马河边,秋风萧瑟,凛冽如刀,平沙、黄尘包围。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战士们依然英勇顽强,坚守边塞,但是这样的牺牲与奉献又能怎么样呢?最后也不过是变成累累“白骨”,胡乱地葬在乱草丛生的荒野偏僻之处。战争如此残酷与艰辛,皇帝只重视战争胜利与否,将士们的功勋又被废除,战死的将士们最后只能尸骨留存荒野。将士们的付出是多么伟大,而将士们的结局又是多么凄惨!

结语:

唐代国力强盛,与边疆交往广泛,同时也战事频繁,将士们出征边塞,保家卫国,长时间驻守边疆。将士们是有血有肉的人,会想家想念亲人,会在打胜仗之后充满豪情万丈,也会感受到功勋消无、葬身荒野、死在他乡的无尽悲凉。王昌龄以严整有序的叙事风格,雄健奔放的笔触,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悲壮伤感的格调创作了一篇篇的边塞诗的压轴之作,将边塞将士们的思乡之情,英雄气概和悲凉之殇描写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王娜. 王昌龄边塞诗特色浅析[J].安徽文学,2014.

[2]孙昭文,封雪. 王昌龄边塞诗中的悲剧意识[J].语文建设, 2013.

[3]吴芙蓉.王昌龄边塞诗的情感意绪[J].文学教育,2007.

[4]李咏梅,郑家治. 边塞正声 盛世壮歌——论王昌龄的边塞诗[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5]李海莉.论王昌龄边塞诗的情感内容[J].怀化学院学报,2008.

[6]王辉斌.王昌龄诗中的几个问题[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

猜你喜欢
王昌龄边塞诗
Poesía En la frontera
[唐]王昌龄诗二首(书法作品)
出塞①二首(其一)
爱国情怀永流传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
论中唐边塞诗
唐代边塞诗里的情长思远
深明大义 意笃情重——以王昌龄《闺怨》诗为例探讨古代军嫂形象
边塞诗概念小考
论王维的边塞诗及其艺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