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红艳
摘要:本文旨在阐明基础英语教学和汽车英语教学过程彼此间的差异性基础上,探讨日后合理性展开汽车英语教学工作的措施,借此改善相关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汽车英语 教学过程 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1578(2019)10-0008-01
汽车英语和基础英语在教学内容、形式方面,重心明显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这类差异性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指导思想,做到因材施教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以致用。
1汽车英语和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上的差异性
1.1教学目标方面
基础英语专注于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础性技能,令他们可以独立分析和归纳课文中的重点内容,从而真正做到活学活用。而汽车英语则关注专业知识的补充,力求在国际规范标准接轨的同时,彰显出较强的规范性和通用性,即督促学生熟练掌握一系列和汽车检测、维修技术等紧密关联的英语词汇和短语,能够透过英语材料中梳理出和汽车结构、维修、检测、电路图等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1.2教学重难点方面
基础英语教学的重难点在于令学生在平常的读写过程中领悟英语知识的综合应用要诀,而汽车专业英语教学则要求学生快速记忆和汽车专业相关的词汇和短语,重点始终集中在听说环节之上,这方面要求有着明显的差异现象,可以看出专业英语重难点部分有些枯燥乏味。
1.3考察要求方面
基础英语教学考察模式包含口试和笔试两个单元,对应的规范体制亦相对健全一些。而汽车英语涉猎的题材内容较多,而精通所有题材的教师却是十分有限,所以在考察学生学习实效性上和提供的试卷质量上,都难以和基础英语相提并论,无形之中令汽车英语教学效率和水准饱受约束。
1.4教材筛选方面
基础英语教材往往类型多元,至于汽车英语的教材却是较少一些,既不能做到内容浅显易懂,又经常和学生实际需求相互冲突,但现实中师生们又很难争取其他选择。特别是在职业教育飞速发展、对于汽车专业人才素质、技能要求不断严苛的背景下,对应的汽车英语教材内容明显存在较大的单一性和滞后性问题。
1.5提供的教学设备方面
经过长时间专业研究和规划发展之后,如今基础性英语教学的设备都已经比较完善。不过相比之下,汽车专业英语教学上却长期欠缺专业可靠的辅助设备。这样一来,就难以赋予学生生动且完善的实操体验,更难以调动他们深层次的学习兴趣,最终教学成效自然愈加不够理想。
2日后合理性开展汽车英语教学工作的措施
2.1设置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
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必须要重点培养学生在特定职业岗位中的英语实践技能,呈现出特殊的专业特征。因此,特别是在面对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各类全新要求情况下,汽车英语教学人员要确保教会学生利用工具书来掌握各类专业外文技术性资料,并且深度翻译类似维修手册等外文技术性资料。
2.2理清教学中的重难点部分
为了凸显出汽车英语应有的专业服务特征,实际教学过程中理当将重心投放在句子、段落、全篇内容理解层面上。久而久之,全面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他们今后流畅性和正确性的进行口语表达应用,做足过渡准备工作。
2.3贯彻全新的考察要求
要求教学人员能够及时依照学生的学情基础、教材的规范标准等,设计开发出更加富有针对性的考试大纲和训练题库,同时添加更多新颖的考察要求。如,可以在汽车专业有关工种职业资格鉴定亦或是大规模技能竞赛活动中,融入汽车专业英语解答的考试题目,促使汽车专业技能鉴定体系可以和院校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快速接轨。长期坚持下去,带动汽车专业从业人员综合素养的大幅度提升。
2.4筛选适当的教材
归根结底,就是要求教师在筛选汽车专业英语校本教材时,要多考虑现阶段汽车行业的改革发展动态、院校既有的课时安排、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随后设计和选择和实际维修、技术应用等关联缜密,且拥有较强综合性和案例性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令汽车专业学生能够快速并灵活的掌握企业用人需求,实际英语教学时还应该竭力凸显出市场需求的特征。
2.5更新既有的教学设备
即确保基于时代发展趋势来实时性引入最新的模型和实物教具,以及多媒体网络教学设备,力求透过硬件层面上增加汽车英语课堂教学的广度和长度、丰富课堂内容的容量,令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予以观察、分析、总结,进而维持整个教学动态流程的科学性、有效性、客观性。长此以往,汽车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势必倍增,从而快速并熟练掌握更多和汽车相关的英语内容。
再就是大力推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令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得以有机融合,方便学生及时检验和实践已学知识点,快速查缺补漏,从而更加流畅的进行英语对话,阐述更多和汽车相关的专业技术内容。
3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对比发现,汽车英语在教学内容筛选、教学重难点把控、学习成果考察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问题。希望日后相关教学人员能够及时引入更加科学可靠的教学辅助设备、筛选实用性的教材内容、落实更多新颖的考察要求。相信长期坚持下去,汽车专业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都将快速提升至更高的档次,从而适应今后愈加激烈的人才竞争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