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项目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契合在一起,能够实现专业课程的教学对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要求。文章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在“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应用概况,总结了应用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仪器分析;应用研究
在提倡现代高校加强应用型教育的背景下,项目教学法正在广泛地被教师所采用。项目教学法萌芽于德国的工读教育和美国的合作教育,是欧洲劳动教育思想的社会实践,20世纪中后期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职业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教育模式,具有实践性、自主性、综合性、发展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仪器分析”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综合性课程。高精度的仪器分析与检测已成为食品营养与安全检测的重要手段,“仪器分析”教学的比重及与其他课程或学科交叉融合的程度也越来越高。然而此课程内容复杂,名词术语多,理论和检测方法各成体系,学生普遍认为其晦涩难懂,知识点不好掌握。在食品学院多年开展“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引入项目教学法,达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效结合的效果,实现了一体化教学。文章简要介绍项目教学法在“仪器分析”中的应用情况,重点从应用效果和存在问题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 项目教学法在“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应用概况
项目教学法以应用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己处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进程及效果评价,老师在整个过程中起指导作用。项目教学可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活动,通过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工作的时效性,以促进学生全面掌握并应用知识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仪器分析”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即:项目的前期准备、确定项目主题、设计项目方案、执行方案、项目质量评价。在基础理论知识讲授过程中即开始安排项目教学法的相关工作,项目方案的执行贯穿余下的整个教学过程。
二、 项目教学法应用效果
(一) 化难为简,深入理解知识点。通过实施项目内容,学生自己动手准备样品、分析检测结果等,逐步深入理解知识点。比如对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理论讲授阶段,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可以用保留时间来定性,也不容易明白定量用的外标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亚硝酸的标准曲线法那么相似。在观察出峰的计算含量的过程中,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不需要老师再讲解,多次观察和计算之后,无形之中就理解了其中的道理,也不再觉得色谱的知识很难学了。
(二) 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开展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具体项目,不仅需要对所用精密检测仪器有明确的认识,而且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包括色谱学知识、光谱学知识、电化学知识、核磁共振波谱知识、各种精密仪器维护知识、样品的制备和保存、各种检测方法的建立等等。知识点多而杂,但其中又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通过项目的开展,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是非常好的一次温习,也是对新学知识的认知和巩固,并且执行过程中需要梳理关键知识点才能更顺畅地完成项目,不知不觉中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逐步构建起来,同时增加了自信,为以后的学习奠定更好的情感基础。
(三) 激发了学习兴趣。项目任务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通过执行项目,提升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例如检测多酚物质色谱样品的制备,每个小组都希望自己小组制备的样品是合格的,检测效果是好的,通过组织学生开展项目任务,小组成员主动研究多酚物质的性质、提取注意事项、过滤操作要领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调动。
(四) 培养了团队精神。项目教学法中學生以团队形式协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强调个性,突出自我,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成员的相互配合,是根本完不成一个对学生而言庞大的任务体系的。项目执行的好,不仅有适当的分工,还需要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协同作业,这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而且成员间能感受到助人的喜悦和团队的力量。
三、 存在的问题
(一) 规划精密仪器的使用时间难度大。运用大型精密仪器检测可以获得高灵敏度、高精度的分析结果,同时这些仪器也具有昂贵、维护成本高的特点。因此,精密仪器的实验室都由专职老师管理,需要使用者提前与实验室预约,安排检测时间、样品准备等工作。另外,这样的仪器设备数量都比较少,对于开展项目教学法而言,难度更大,不仅需要仪器运转的时间长,而且持续时间长,更需要先期严密地规划教学活动。每学期全院的教学活动都是提前安排好的,但是项目教学的进展视学生情况会存在临时调整的情况,所以使用仪器的时间确定性差,这需要任课老师协调多方时间的安排,以便教学活动顺畅进行。
(二) 学生所需知识储备时间长。仪器分析的课程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理论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实验方案设计能力,项目设置主题为葡萄皮中多酚物质液相色谱检测,要求小组学生完成从样品准备到检测结果分析的系统的实验流程,这需要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色谱学等基础知识。
(三) 评价体系有待完善。项目完成后,对学生学习评价包括了三个部分,一是教师评价,二是小组之间互评,三是小组内成员自评。评价过程中发现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角色转换不到位,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走到学生中去交流讨论,学生应该是主体,承担项目的负责人,但是因学生知识储备不充分,出现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又扮演了传统的讲授角色,个别小组执行力差,经常需要老师督促。如此,在考评阶段,本该学生评价的时候,却因对一些执行内容了解不深而难以给出成绩,仍需要老师去衡量;另外,对项目执行不好的小组,有人碍于同学情谊含糊打分,应付了事。如何更好地、客观地进行科学合理的成绩评定是摆在项目教学法评价阶段的一个难题,需要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多方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海洁.项目教学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3):125-127.
[2]赵冠里,刘岩,苏新国,杨昭.浅析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食品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文汇,2017,395(23),41-42.
作者简介:
赵玉华,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科技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