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药学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

2019-01-31 16:33杨岩涛周逸群贺福元肖美凤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药学导师研究生

贺 鹏 杨岩涛 周逸群 潘 雪 贺福元 肖美凤*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百姓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1]。而药学是一门探索生命健康、研发防治疾病新药、阐述药物作用机理的学科,旨在提高人类的身心健康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越来越注重,对药学的创新人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药学研究生教育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主,但在药学领域创新型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改革当前高等院校教育观念及教育体系,以适应人类对健康事业发展的需求,是国家和药学教育事业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然而,我国药学专业学位发展的较晚,部分高校在教学方法、方式与模式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药学人才,研究生教育在理论与实验教学、创新学术氛围等培养方面面临着许多改进的地方。在现有教学条件下,亟需探索一条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方向的研究生教育。

1 培养药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药学研究生作为国家药学行业发展进步的潜在推动力量,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于研究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培养方案,有助于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学习能力。药学作为与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休戚相关的一门学科,其教育关系到全球药品和保健行业的发展。美国正因为注重对药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跨国医药公司快速发展,在全球激烈竞争中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占着巨大的医药市场。因此,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更应强调高端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药学研究生的创新教育是药学教育者亟须推进的,对人类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2]。

2 理论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是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前提,根据药学学科特点,为巩固基础知识,精通专业知识,需要拓展非本专业知识,开设生物学、生物医学、结构化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动物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对之后的科研有一定的帮助。优化课程设置的同时,采用以创新培养为目的的教学模式。目前国内高校的药学研究生教学基本还是以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由于教学与科研任务繁重,备课方面力不从心,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更无法激发研究生对科研的兴趣,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药学人才目标不相符。因此,研究生课程教育体系建设应该趋于多样化,提倡研究型教学方式为主,即以研究生为主体,指导教师只参与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PBL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方法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模拟科研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研究性教学相结合,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3]。教师也可以把自己科研工作报告给学生展示,基于怎样的选题思路、如何设计和优化实验路线、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等,让学生对于科研工作如何创新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药学行业研究及发展的最新动态,拓宽视野,促使研究生形成自身独特的学习及研究的风格。

课后教学应采取的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让其在规定时间内,分组讨论某一个具体项目或假说的实验及验证。主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组员间相互讨论分析、设计实验路线,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用实验数据证明。当然,指导教师对问题或假说的提出、方法的选择、结论的判断等方面需进行指导和监督,并提出建设性建议,以便项目顺利进行,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能力,为研究生科研创新提供必要条件。

创新能力培养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研究生课程较本科课程深入,融入前沿知识和交叉学科,教师只有课堂上引入多学科交叉较为深入的专业知识和课后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创新研究能力[4-6]。

3 实验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高等医药院校必须面对较高层次药学专业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的问题。药学专业是一门专注实验性学科,注重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传统的药学实验教学注重理论,实验课设置较少,每门课之间缺乏联系且多为验证性实验,整个实验过程枯燥无味,不能激发研究生对科研的兴趣,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必须通过不断的科研实践训练,导师给学生拟定课题名称或与制药企业合作并设定基金,解决实际问题中存在的问题,需研究生自行查找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数据处理、论文发表和申请专利。整个过程中,教师或者导师全程不参与实验过程,只在研究生遇到难以解决问题的时候提供建议。一方面培养研究生科研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另一方面,通过科研实践训练能更好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学习新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创新思维,从而达到培养高层次世界一流创新人才的目的[7]。

4 创新导师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研究生的培养与本科生有较大的差异,导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目前,普遍实行的是由1名教授带若干名研究生,这样培养的研究生知识面窄,思路受局限;不利于多学科交叉培养,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科研在整个创新能力培养中尤为重要,而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要打破这一局面,可在传统单一导师制的基础上构建合作导师指导培养模式,为研究生提供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研究和交流的环境。一方面,导师要主动适应日益变化的科学环境,熟悉和掌握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身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建议由多学科专家组成合作导师。南华大学对合作导师和单一导师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调研,其结果表明:合作导师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发表优秀论文质量和数目有所提升,SCI论文数量增加了50%,并且更多研究生成功获得奖学金。研究生在合作导师培养模式下,提高了见识且开阔了视野,贯彻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方针[6,8]。与此同时学校在遴选导师制度上要严格把关,定期进行导师的培训和建立完善的导师评价系统,优选课题经费充足、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导师。

5 学术交流营造创新气氛

创新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各种学术思想交流下产生的机率更高,药学是一个随时代不断发展的学科,发展速度非常快,独自科研容易造成思想局限性,不可能有创新性的突破。所以,研究生要具备创新的能力就要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学术交流采取“进本校,出外校,多学科”方针,采用学术讲座、学术论坛、演讲报告、学术探讨等多种方式,定期举办各种学术讲座或讨论会,特别是跨学科的学术研讨会,营造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国内、国际会议,拓宽研究生的知识层面,与同一或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熟悉相关科研最新动态,打破固步自封的观念,这样才能开拓思路,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观点[9]。

6 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

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善于创新的人才,激发创造力的源泉。但是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研究生从入学到真正成为有科研能力的研究者还需走过很长的路,所以,培养创新能力人才的同时,还要注意其综合素养的提高,让研究生在未来的路上能独立解决科研中的一系列问题。在本科教育中,教师往往只是填鸭式的教育,上课来、下课走的上课方式让学生不能够遇到问题积极的去解决,大部分的课程是机械式的记忆来应付课程的结业,学生对追求知识的欲望不足,本科教育的现状使刚入门研究生措手不及。

因此,笔者就本校药学研究生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首先面对信息化时代,需要培养研究生快速获取信息知识的技能。对入学的药学研究生培训学校图书馆资源的使用,纸质文献,电子文献,文献下载网站。给学生布置相关课题内容,让学生练习检索,学会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快速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将信息整理成文;学习如何修改论文,如何投稿相关期刊。其次,研究生参与本科生理论与实验教学。这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研究生除进行自己的研究课题外应参加对本科生的教学,实验指导工作;可以培养研究生的语言组织表达、PPT设计能力和教学思维能力等,为以后的学术交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课题的撰写奠定一定的基础。最后,研究生应培养阅读药学相关中英文文献能力,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查找国内外文献,了解研究方向的发展前沿,感受全球学术氛围,增强同行竞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科研课题标书的书写着手,学会整理材料,逐步训练起草标书的能力,学会撰写论文和专利,为之后的科研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7 结语

药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基本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是理论知识的来源与应用,也是一门需要不断创新积累和发展的学科。为满足人类健康需要,切实落实发展药学创新人才计划,构建药学学科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本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进药学研究生教育创新改革,优化导师队伍结构,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全面提升创新型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教育新模式;把药学专业打造成“国际一流学科”。

猜你喜欢
药学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V eraW an g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