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云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医学技术系中医教研室,山东 菏泽 274000)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教育2.0概念的提出[1],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课堂的需求,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中医学的传承历时千年,教学模式以师带徒为主,如何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更好的传承、发扬针灸学,是近几年以来高职教育的重点[2]。
笔者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针灸学》高职课堂教学中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现进行探讨浅析,以期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学习《针灸学》的学生为高职院校全日制专科3年制大二的学生。经过大学一年级的医学基础课和公共课的学习,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了解了大学的学习模式,专科学生具有一些独特的自身特点:(1)学习认真,学习方法单一,灵活度欠佳;(2)虽然考上了大学,但“专科”的学历称谓使学生自信缺失;(3)大多数学生都有进一步学习深造“升本”的想法。
《针灸学》为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专业课,也是康复治疗专业的骨干课程。无论是中医康复技术专业,还是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毕业后是升本、考研继续深造还是进入康复机构工作,《针灸学》在其学习和工作中的应用都相当广泛[3]。
3.1 运用网络精品资源课完成对知识点的预习 网络精品资源课是《针灸学》教师对课程知识点梳理总结的一门网络微课。这门课程每个课时时间在5~10 min左右,知识点精炼,便于学习。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通过手机在学校网络平台上观看精品资源课,进行适时预习,结合新的知识点能够宏观把握课堂内容,如有疑问,便会在课堂上通过新的学习得到解答。
3.2 运用3D解剖软件巩固课程基础 针灸学是一门对解剖知识要求较高的学科,经络和腧穴的学习都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解剖学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信息化的解剖软件,先复习经络或者腧穴的解剖基础,通过3D视图的模式加入腧穴定位动画,然后将神经、肌肉、皮肤一层层覆盖上,实现对腧穴定位的立体化教学、直观化教学、临境化教学,避免了传统平面讲授模式的弊端,推动了学生对腧穴的空间认知,使学生看得更“透彻”,学得更清楚。以合谷穴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授课动画首先出现手掌外侧面的骨骼示意图,将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标出,在靠近第二掌骨中点处,标出合谷穴,此时将神经、肌肉、皮肤依次层层覆盖,再将合谷穴在皮肤表面的定位展现出来。此时,学生看到了不同层次下的合谷穴定位,使穴位学习立体鲜活。
3.3 运用超星学习通摇一摇功能完成课堂提问 针灸学的知识点数量多且分布零散,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相对较多。学生的课下负担较重。为了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老师在课堂上将重要知识点融合总结,并预留出短暂时间让学生记忆。随后,使用超星学习通的“摇一摇”的随机提问模式,既能增加课堂教学提问的趣味性,又能以学生认可的公平模式进行教学成果检验,课堂提问可以有效的增加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实现课堂时间的最大化利用。例如,特定穴中的五腧穴一直是记忆的难点、重点。将五腧穴的记忆要点总结在PPT上,讲授记忆要点,留出5 min的记忆时间,5 min之后运用“摇一摇”的随机选取几位同学进行现场提问。避免了教师“满堂灌”与学生被动学习、师生缺乏互动的课堂矛盾。课堂提问模式既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又能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在此时适时鼓励,学生建立了对学科的自信心,效果事半功倍。
3.4 运用网络平台直播功能完成课堂与医院的联合授课 针灸学是一门临床学科,需要大量的实践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适时与学校附属医院针灸科进行实时连接,把附属医院针灸科的诊疗情况与课堂教学实行网络连接,在教室多媒体投影仪上展示针灸科的临床病例治疗,再一步进行学习分析。以手足阳明经的课堂教学为例,《黄帝内经》有云:“治痿独取阳明”。对于痿证中风等疾病,取手足阳明经经脉上的穴位治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清楚治疗中风的阳明经穴位之后,运用网络平台实时连接学校附属医院针灸科画面,观看针灸治疗中风病人的临床治疗过程。通过这种“直播临床”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可以有机结合,使基础知识不枯燥,临床知识不陌生。同时,树立学生的学科自信心和传承中医的使命感,使学习不被动,学习不枯燥。
3.5 运用学习平台构建课堂深度资料库 针灸学历经两千多年的传承,记载针灸学的古书文献不计其数。高职专科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会选择毕业后继续升本深造学业,专科的基础知识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但高职教材对腧穴的解释,对病案的描述远远不能满足有兴趣的同学进行深度学习;书海浩瀚,大量的古书文献不易找到也不易携带,同学们做不到实时查阅。教师在课前将与本堂课有关的经典学说名家见解和病案记载通过网络发布在学习平台上,同学可在课堂学习之后,课下时间继续通过学习平台学习老师上传的文献资料,进一步巩固学习《针灸学》,使学有所“依”,学有所想。
3.6 运用弹幕软件进行实时课堂反馈 弹幕软件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即时“刷屏”交流软件,通常运用在影视剧的观看过程中,将弹幕融入课堂提高了学生交流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同学再不必举手站立起发表观点,杜绝了因为性格羞涩减少发言的事情产生,使得课堂交流更便捷迅速。以水沟穴(人中穴)为例,课前导入一位公交车司机运用水沟穴(人中穴)给一位昏迷的女士急救的真实案例,提出问题,“水沟穴(人中穴)的具体位置在哪”?学生根据基本的医学常识知道水沟穴是位于鼻唇沟中,通过运用弹幕软件可即时将不同答案传递在大屏幕上,“在鼻唇沟的中点处”“在鼻唇沟下面”“在鼻唇沟中接近鼻子的位置”。根据大家的反馈,教师可迅速知道学生的回答情况,同学们也可以了解同伴的答案,这时由教师讲授水沟穴(人中穴)的具体定位是位于鼻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点处。再如讲授重难点之时,教师通常会询问学生,同学们是否已经学会了呢,有些同学即使没有学会也羞于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还没有学会知识点的同学即可通过“不记名刷弹幕”的方式,将自己的疑惑反馈到大屏幕上。教师会明白还需要继续讲授哪些问题,而暂时没有学会的同学也不会感到尴尬。
3.7 运用课后扫一扫二维码调查问卷进行评教 同学在学习本堂课后要在学习平台完成对本节课的课堂评价。对本节课的课程难点、重点的掌握情况以及是否适应本节课的课程安排,感觉学习效果如何。教师课前设计一份详尽的有关课程安排的调查问卷,编辑在微信小程序中,下课时学生通过“扫一扫”二维码进入调查问卷,进行回馈评教。调查问卷以不记名的形式进行,保障每一位学生都对课堂情况进行反馈,对老师的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对课堂安排提出自己的想法。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中医,千年国粹,历久不衰,在新时代新机遇下,中医教师更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迎接新的挑战。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进入到各行各业,教学的信息化改革也尤为迫切,特别是《针灸学》的信息化教学,是传统医学技术与先进信息技术完美结合的新时代课堂。
学生运用精品资源课堂完成课程预习,自主掌握课程重难点;教师运用3D软件将针灸学的解剖基础知识讲授清楚,骨骼、神经、肌肉、皮肤、穴位五位一体,让学生夯实《针灸学》的基础;教师运用课堂软件随机“摇一摇”模式完成课堂提问,使课堂提问变得有趣、公平;教师运用超星“直播”平台建立医院与学校两位一体的全面授课环境,将基础知识的讲授加入临床应用,使基础知识点立体丰盈,让基础知识不枯燥,临床应用有基础,两者有机结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建立深度学习资源库,学生在课后完成对知识点的深度剖析;运用“弹幕”软件为学生构建一个交流的新天地,使交流不闭塞,沟通无障碍,使每位同学都勇于参与课堂互动;学生运用“扫一扫”功能完成调查问卷,对课堂情况进行评价和意见反馈,使得每一次课程都有良性互动和深度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4]。作为普通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将传统中医教学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努力传承千年国粹,为传统课堂注入新时代的活力,完成新时代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