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迪飞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科学教学部)
纵观人类的整个发展史,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都离不开教育,而教育手段的先进与否,则直接影响了教育的效果。知识载体由兽骨到竹简再到纸张,每一次的变革都预示着文明的极大进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文化的传播途径也由书籍变为了网络。网络发展和普及的迅猛势头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变得迫在眉睫。
1.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
我校实行的是五年一贯制的培养模式,又称“初中起点的大专教育”。五年制学生都是初中毕业,高中落榜生占了很大比例,所以对于常规的课堂教学手段很难适应。五年制学生入学年龄普遍在16—18岁之间,心理还不是很成熟,突然步入环境宽松的大学校园极其容易迷失自己。随着年龄增长,自尊心以及希望被别人认可的渴望逐渐增强,但是因为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知识掌握就比较薄弱,所以会受到老师的冷落和区别对待,从而对课堂教育产生极大的抵触情绪。和高中教育一切为了升学不同,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目标多种多样。有些同学希望通过高职院校的学习,然后考入本科继续深造;而有些同学则希望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早早地步入社会打拼;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则是在家庭的压力下,只是为了取得文凭。所以针对不同目标的学生,物理教学的目标也很难统一。
尽管五年制学生在学习习惯上有许多缺点,但是年轻使得他们有很强的可塑性,而且在信息化飞速的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成长,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是非常强的。
2.高职物理的现状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技术型人才,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是所有理工类专业的基础,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功底有一定的要求,而这些正是五年制学生的薄弱之处,所以使得同学们都“谈物色变”。另外,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这就使得学校大力发展专业课教育,使得物理课逐渐变为边缘课程,课时不断被压缩。物理是内容体系庞大的学科,课时少和内容多就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造成了教师教不好,学生学不好的现状。针对五年制学生接触新事物能力强、物理课时少的现状,采用信息化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21世纪是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世纪,世界各国的教育部门都十分重视这一发展可能会带来的教学模式的变革。2015年5月23日,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词中指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普遍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将新的传媒技术融入到普通教学中去。在某项目组的调查中显示,高校教师、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如应用PPT比例分别为96.57%和94.30%。但是,其中也暴露出一个很大的问题。高职院校教师在引入多媒体技术时,仍以PPT和台式电脑为主要手段,而新型移动终端(平板电脑、手机)的应用比较少见,而且在课前和课后,信息化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促进效果有限。
对于这一现状,我校引入了超星泛雅教学平台,将每位学生的移动终端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来。
1.课前自学
因为我校物理课时相对较少,所以每堂课的知识容量比较多,而且学生专业种类繁多,每个专业所教授的侧重点不同,这就要求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每次课前,教师都会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要求准备好相关的知识要点及任务目标,并利用泛雅平台自身的功能设置预习任务点,以便观察学生的预习情况。针对每节课的内容特点,教师也会在平台上发布一些有针对性的开放的讨论主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比如在讲授物理绪论时,教师发布了“身边的物理”这一讨论主题,让学生举例说出自己身边有哪些现象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答。因为讨论形式和学生平时使用的QQ等社交软件非常相似,而且少了与教师面对面的紧张感,所以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在讨论中无形地掌握其中的知识。
通过分析学生完成的课前预习自测题的情况,教师可以十分准确地了解学生对于哪些知识点学习困难,哪些知识点则相对简单。这样可以灵活地调整授课的时间分配,使得授课效率显著提高。比如,对于物理实验课,教师会提前录制实验操作视频,做成微课的形式上传平台供学生观看。
2.课中互动
上课时,教师会利用平台的签到功能对学生进行签到,利用多种多样的签到形式,如手势、自拍,口令等来调动起整个课堂的氛围。然后在平台上发布小组任务,根据每个学生的预习情况在系统中进行手动分组,确保每组当中都有预习效果好的同学,进行分组讨论和汇报,完成小组任务。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了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学习兴趣明显增加,更有了获得知识的成就感。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会通过非常流行的“摇一摇”和“抢答”进行提问,因为这和微信的“摇一摇”功能非常相似,所以学生感到更加亲切,而且不再感觉到提问是一种压力。经过课堂实践,观察到学生在这种提问方式下,更加希望自己被教师选中。
3.课后复习
课后,教师会将这堂课的微课视频上传平台,学生可以针对自己不懂的地方反复观看。发布课后自测题,学生利用手机客户端进行答题并提交,教师根据每位同学的答题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答疑。同时,利用平台的教学视频资源(如北京师范大学周彬教授的《基础物理实验》)及外部链接(如中国大学MOOC)进行知识拓展。
4.教学评价
每周进行一次教学评价活动,实行教师和学生互评的模式。学生对教师的讲课方式技巧、教学内容、讲课速度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教学评价的结果能够有效地使教师了解自己教学的状况和优缺点,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学生也可以从教师评价中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做到有错就改。
信息化教学通过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将学生平时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同时,经过实践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信息化的采用对教师的资源制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Flash课件和虚拟视频的制作更是需要相关专业知识和大量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教师的主动性。其次,对于课前预习自测题和课后测验,难以对学生是否独立完成进行监控,难免会有抄作业现象发生。这些都需要通过教学研究来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