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云,杜 伟
(泰山医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
据统计,2005-2014年,全球生物和医学发表的论文数量占自然科学论文总量的45.4%,且一直处于持续上升态势;2005-2014年,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评选的100项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中,生命科学领域占了55项[1]。这表明,21世纪对于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院校对于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会直接影响其后续从事科研创新的热情和能力。通过多年的医学本科生基础教学和实验带教,探索并提出了“启、练、赛”三位一体的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在学校积极推广并实践,实践证明能够有效促进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学校层面对于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缺位。
当前,多数医学院校在对医学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制定上,依然延续传统公共基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三段式教学模式,医学课程多,专业性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依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要求较低甚至无要求[2]。导致大多医学院校单单只是在基础医学实验及临床实践中部分插入了对于创新能力的要求,并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和相关的课程设置的保障。
医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全情参与,那么想取得一定成绩的可能性不大。当前,教师因为个人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家庭事务繁杂等,可以用于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时间本身就不充足;并且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科研活动,需要付出大量精力、财力,而学校对本科生科研指导教师没有物质或精神奖励,造成教师对指导本科生科研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医学生由于本身医学课程门数、学时均较多,学生学习任务比较重,除了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外,学生还需花费大量精力应对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等非专业的考试项目。此外,丰富的社团活动也占据了部分课余时间,导致学生对科研活动热情不高,缺乏积极性,所以对科研活动的参与度也普遍较低[3]。
“启”主要是指启迪学生科研创新的思维,激发学生参与科研创业的兴趣与激情。只有学生真正从内心接受并认可科研创新,认识到了科研创新能力对于医学专业的学习和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在日常的专业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在科研创新思维上的引导,积极向学生讲述本学科国际前沿性的研究现状、当前国内的研究现状、学校学科带头人的研究现状、任课教师现有课题的研究现状等,鼓励学生积极观摩并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这一阶段是整个培养模式的先导阶段,旨在解决学生的科研创新兴趣和热情问题,所以对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方式和内容要求比较高,是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的一次考验。
“练”,一是要“练技能”,主要结合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验课,锻炼学生基础实验技能,为以后的科研创新打下技能基础;二是要“练头脑”,就是要在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全过程的设计与实践。“练技能”是基础,“练头脑”是检验与升华。本阶段要依托学校开设的医学基础实验课、文献检索类课程、论文写作技巧等基础性课程以及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课题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强化技能训练,并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文献检索与综述、设计科研选题、进行科研实验、撰写研究报告,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科研创新的全过程,初步具备自主进行科研创新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学生是初入门者,需要教师手把手,事无巨细的教,教学指导的压力会比较大;对于学生来说,好奇心和兴趣是主要动力,但是面对单调、枯燥、繁复的实验技能训练,能否持之以恒并潜心训练,也是对学生参与度的重要考验。
“赛”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技能大赛和科研创新赛事,来检验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热情,并通过参加比赛来查找学生在科研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从而反馈于前期教学并予以针对性的强化和改进。针对于医学本科生来说,全国性的本科生临床技能大赛是对“练技能”的终极考验,是目前国内最高级别临床技能赛事;各种团中央、省级、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大赛,也是医学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比拼的重要平台,要统筹安排,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各类赛事对学生科研创新的推动和检验作用。
1.创新了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方案。从学校层面对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创新进行顶层设计,往往会牵涉到学校教务、学生管理、财务等多个部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效果具有不确定性,开展的风险比较大。新模式不需要增加科研创新相关课程,只是强调要在现有医学基础课和科研创新相关课程中,插入部分启发和引导学生科研创新的内容,做到了传授知识与启发科研创新兴趣的有机结合,发挥了课程教学教书与育人的双重功效。
2.以教师课题为依托,提升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新模式鼓励教师以自身课题为依托,引导和鼓励学生尽早参研、助研。学生的早期加入,可以有效缓解教师在科研过程中人手不足的困境,经过培训,学生完全可以胜任教师科研任务中的部分基础工作,特别是对于尚未具备硕、博导师资格的青年教师,在指导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同步促进了自身科研工作的开展,达到了教、学、研相互融合、齐头并进,使教师既完成了教学工作,又兼顾了对学生科研的指导,还达到了推进自己科研研究进展的效果。这样,即使学校不再单独设立额外的工作津贴,教师的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
3.引导、示范相结合,大大提升了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新模式中,通过教师在专业课上的教育引导,率先吸引一部分学生加入到科研创新的队伍中来,通过随后对于他们的技能训练和组织其参加相关的赛事,使其在个人科研创新能力水平上有明显提升,从而发挥出积极示范作用,引领更多人的加入到科研创新的队伍中来,形成正反馈效应,不断扩大本科生科研创新队伍的规模,提升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整体提升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目标。
医学本科生通过参与科研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科学研究的兴趣,为学生开辟了一个新的思维空间[4]。近三年来,我校医学本科生获批校级大学生科研课题累计达到了42项,占全校大学生科研课题总数的27.50%,较往年有了明显的提升;累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7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支持62.8万元;发表各级各类科研论文30余篇,有效促进全校学生科研创新工作的开展。
虽然当前国内各医学院校由于办学定位、发展目标、本科生生源质量等不同,从而导致对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不尽相同,随着“双一流”建设大潮的来临,各院校都日趋重视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在此背景下,医学院校应进一步加大人、财、物、场地等的投入,支持本科生开展科研创新,教师应进一步拓展自身职责,大力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培养一批优秀医学创新人才、提高我国医学人才的国际竞争力而努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