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延伟
“你看,这些树木都是我们的国家储备林项目实施后栽种的,仅路两边就规划了2万多亩,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禹州市禹神快速通道上,该市国家储备林办公室主任李超锋指着两边的树木介绍道。
多年来,禹州市结合当地实际,主动创新,以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建设引领现代林业高质量发展,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为做好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禹州市立足自身条件和现有资源,按照“三区两廊一基地”规划布局,全面构筑点线面结合的综合立体林业生态体系。“三区”即城镇生态提升区、平原生态涵养区、山区生态修复区。“两廊”即水系和道路林带走廊,建设以颍河、南水北调中线渠水系为主的大型林带;推进236省道和325省道、环城景观防护林带的提档升级,提升主干道绿化水平。“一基地”即建设以禹神快速通道示范区为主的国家储备林基地。
按照要求,该市在禹神快速通道两侧、颍河两侧和以彭花路北侧规划了16.6万亩高标准、高规格的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其中,禹神快速通道示范区建设项目2万亩,市颍河片区建设项目4.6万亩,市具茨山片区建设项目10万亩。
为解决资金问题,在与省林业部门及国家开发银行汇报沟通的基础上,采取市场化经营模式推进项目融资、建设和运营。以禹州水务发展公司为平台公司,与禹州市盛博园林有限公司合作,按照6∶4比例出资成立许昌国储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的投资建设主体,直接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融资,以市场化模式负责项目的施工建设、运营及维护。
据盛博园林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怀欣介绍,目前,企业承担了3个项目,其中,示范点建设项目涉及禹神快速沿线方岗等3个乡镇,总投资35126万元,建设期4年,运营期21年,现已完成建设13151.78亩;颍河片区建设项目涉及顺店、火龙等5个乡镇,总投资约5亿元,建设期6年,运营期24年,企业按已先行筹资建设2800亩;具茨山片区建设项目主要规划在彭花路北侧、火磨路两侧等矿山修复区和煤矿沉降区,涉及无梁、浅井等10个乡镇,总投资10多亿元,项目一期8150亩已完成土地流转和整理。
“在中央贴息3%、省级贴息1%的基础上,地方财政还给在项目区造林的企业每亩补贴300元,专项用于打井及配套水利设施,降低了水资源匮乏带来的影响。”侯怀欣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为确保项目规范运行,该市制订了《国家储备林项目实施方案》,确定了项目规模、融资模式和保障措施等;出台《项目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对项目检查验收、财务管理审计等环节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监督管理。
在禹州水务发展有限公司和禹州市盛博园林有限公司签订的协议中约定了“五个一票否决”,即不按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或备案的作业设计施工,不按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或备案的间伐抚育方案实施,还款期始不按约定向银行还款及支付地租,项目期末未还清银行贷款本息、群众地租以及对外提供担保的,实行一票否决。
在资金管控上实行逐级审核,所有支付资金均以合同为依据,并提供发票。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不定期检查资金使用情况,杜绝截留、挤占等违规行为。完善资金担保机制,市投资总公司作为担保方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保证协议,造林企业股东以个人资产作为抵押与投资总公司签订反担保协议,担保金额覆盖项目期内贷款本息及地租等费用总额,并追加个人无限连带责任。
这种政府监管+公司市场化运营的模式使项目收益与企业切身利益密切挂钩,激发了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在不增加政府债务的前提下,确保了项目高效建设和银行资金安全,并被原国家林业局、原河南省林业厅和国家开发银行作为“禹州模式”,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基地种植的杜仲、银杏、黄连木等树种品质优良,但长势慢,造林企业如何受益?侯怀欣掰着指头算起了“细账”。
为使土地利用“最大化”,针对项目建设前期林间空间较大的实际,采取林药互补、林苗互补等林下育苗及种植、养殖增加效益。以套种迷迭香为例,每亩投入约1500元,可收获中药材300千克,实现收入4500元,创造利润3000元;以饲养蛋鸡为例,总成本约265元,产蛋150枚收入225元以上,生态养殖的蛋鸡淘汰出售时批发价70元,最终利润30元,每亩地养40只蛋鸡可净增收入1200元……
项目多规划在西北部经济欠发达山岗区,通过发展木本中药材种植,促使中药材提质、增量、上档,打出了中药材品牌;通过国家储备林“包围”村庄,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达到“村在林中、人在画中”的意境;此外,通过租用土地、雇佣务工,带动项目区20.15万群众就业;通过土地流转直接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744户1444人;建成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美丽乡村”17个,有效助推了乡村振兴,成为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有效途径,并吸引省脱贫攻坚检查组等单位和地方调研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