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建平
阅读是人们从书面语言中提取信息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活动。统编版的新语文教材更是对阅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而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从兴趣出发,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城市的边缘,学生主要是来自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他们普遍缺少必要的阅读氛围,家庭里也很少有藏书。在教学中,我明显发现农村学生的知识面比城里的孩子要狭窄得多,因而他们更需要阅读。那么,如何培养这些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语文所包含的内容本来就是无限广泛的,要学好语文就必须注意多读。而在农村,学校里很少有像样的图书馆,即使有,里面的藏书也比较老,缺少更新,普遍没有学生阅览室;农村学校对考试的要求明显高于城市,为片面追求升学率,一些老师忽视甚至反对学生读课外书。农村家庭也少有藏书,家长基本不会订阅报刊,甚至有家长认为孩子读课外书是读“闲书”,甚至持反对态度,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产生了负面影响。再加上语文老师在阅读指导中缺乏良好的引导,许多老师不顾学生实际,布置学生阅读大部头的名著,导致学生本来就不多的阅读兴趣也消失殆尽。本人曾经调查过初一新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虽然在小学时老师就让他们读好多名著,但是真正坚持下来的几乎没有,普遍反映是看不懂,有人甚至就开了个头就再也没有看下去过,外国名著更是只听说过名字,也没有条件找过来读,偶尔有一本能找到的,也觉得读不下去,因而这项所谓的阅读作业就相当于一纸空文,失去了实际意义。
面对这种情形,本人认为,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首先要转变观念,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我在当班主任时就让学生自己在班上办“图书角”,让学生自己从家里带一部分书来,我也从家里拿来一部分书,这些主要是比较短小的篇章,避免长篇大部头的作品。当然,课文中推荐的名著阅读必须有。此外,为让学生能读到最新的时文,我又发动学生将平时废弃的饮料瓶收集起来,用卖得的钱去订了几份同学们感兴趣的报刊。这些报刊由专人保管,在午休或自习课上供学生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照顾了学生的阅读实际,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被动阅读变成了主动阅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正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时候,而教材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如仅仅拘泥于单篇课文以及枯燥的分析,就会限制学生的视野,同时使学生的兴趣锐减。教材中的课文只是范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应该“以本为纲”,而不是“以本为本”。这样,才能通过语文课本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能应用到实际中去。因而,我们就应该以课文为中心,将课文内容辐射开来,就已有的条件,广泛联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必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教诸葛亮的《出师表》的时候,先将当时的历史情况作为本课的背景知识在课堂上讲一讲,同时鼓励同学课后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有兴趣和能力的同学也可以看看原著,以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当然这一工作最好放在上一学期结束时布置学生假期完成。课文讲完之后,再引导学生学习杜甫的《蜀相》,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诸葛亮临表涕零的心情,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又学到其他内容,同时对课文也加深了理解。理解了课文,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每年都有许多体现中国民俗、民情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人也留下了许多相关的诗词歌赋,这也正是语文学习的有益的课外资源。在农村,有很多传统的风俗和习惯保留得比城市要完整得多。对于很多习俗,同学们只是知道,但是不理解。不管他们关注了,或者还没有关注,但他们对这些节日所蕴涵的文化还是很感兴趣的。现在国家将几个传统节日当作法定假日,电视里每到此时也制作了一些节目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作为语文老师,实在有必要充分利用这一有效资源,让学生通过查找有关内容的课外读物来配合阅读,并且可以通过开展相关阅读活动来促进学生的阅读。为了让阅读得到时间的保证,可以在寒假中,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查找阅读与春节、元宵节等节日相关的作品去阅读,开学后组织交流,以督促学生真正做好阅读。同时,我也准备了很多相关文学作品,作为学生交流后的补充阅读材料。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条件,自找“食粮”,让学生都真正走进了课外阅读。
另外,各地都有特定的人文和历史资源,这也是学生阅读的重要来源。我们学校曾组织学生去南通“啬园”(近代实业家张謇,号啬公的墓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我先让学生去了解“啬园”命名的由来,了解张謇在南通乃至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回来之后,我又鼓励学生利用星期天去南通找张謇的遗迹,同时我自己也找了很多有关的资料和文章,推荐给同学们阅读了解。同学们有了实际的经验,兴趣大增,对所读的内容也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体味。
学生在有了许多课内和课外阅读后,都会有一种表现欲,要显示自己知识的丰富,但农村学生的特点,又使他们羞于表达自己。相信很多农村学校的老师都有这样体会:学生,特别是男生,大多是很腼腆的。对此,教师要加以引导,适当地让他们表现,给他们表现的舞台和空间,满足一下他们小小的虚荣心。此外,还可以采用多种交流的方式,如前面所说的同学之间的交流,还可以组织课外知识竞赛、读书笔记评比、读后感征文等一系列活动,让他们获得展示的机会。通过活动,同学们会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
在一次活动中,我发现一个平时不怎么表现自己的同学,有一种跃跃欲试又羞于表达的意思。于是,我就主动请他来回答。他果然是有充分准备的,虽然有点紧张,但回答得非常好,博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以后的课堂上,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成绩也有了进步。
总之,农村学生需要语文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在生活中挖掘阅读资源,恰当的引导,从而培养出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的。正如叶圣陶所说:“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历练,历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