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雄
课前提问是一种重要的复习巩固的方式, 也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要手段。 有些老师认为课前提问对于理科或政治、历史等科目较有效,其实不然。 我认为在语文课前进行必要的提问也是必不可少的。 内容可以是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也可以是相关的诗歌名句、字词、文学常识等许多内容。 根据时间长短安排提问内容,少到一个成语,多到一篇文章的点评。 这样做,让学生有紧迫感,有压力,有竞争,有思维,可以调动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积极发言,积极思考,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自然这一节课的效果就会体现出来。 课前提问,既巩固了语文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思想和知识上的铺垫,这岂不是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当然课前提问也要注意技巧:首先问题要有广度,就是设计的问题应具有较大的思维空间, 要给学习留下广阔的活动空间,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其次要有梯度,就是要能拓展学生深层次的思维空间,对事物原因规律内在联系等加以说明; 再次要注意设计的难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满足学生的需要,既考察学生认知水平,又能激发学生思维,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和提高。 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大量的工作,精心设计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教学设计是整堂课的蓝图, 所有教学内容都围绕它进行,因此每一个环节必须精心设计,反复推敲,对学情要有清楚的了解和把握, 时刻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内容。 教者要遵循由浅入深,由繁到简,由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去设计。 问题不能大而空,导致学生无话可说。 对每个问题要仔细琢磨,要具体,要追求“小、巧、灵”。 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得到了思想的陶冶。 因此这样的课堂对教者要求较高,所以作为执教者,必须深入挖掘教材,深谙教学规律,熟知学生心理特点,才能设计出精妙的课堂,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深入探究,学有所获。
作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 必要的语文活动是不能少的。 从某个角度来说,语文活动是否出彩直接决定这节课的成败,也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 因此语文教师设计语文活动必须要巧妙, 而且要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要有较强的操作性,能够时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课堂,参与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一个活动要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这样的语文活动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语文课堂知识面广,富有情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作为语文教师不能让这么重要的环节流于形式,走马观花。表面热闹,本质匮乏。因此,作为优秀的语文教师除了精心设计问题,知识面落到实处外,对学生的评价是较为关键的。 所以,老师提出问题后,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 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要认真倾听。 对学生的回答要适时的给予中肯、合理的评价,以鼓励表扬为主,尤其要对知识点的评价要到位。 评价到位、适时,学生会受到莫大的鼓励,就会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语文课,老师鼓励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放下老师至高无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的对话,激励学生。 学生才会在语文课上神采飞扬, 兴趣高涨, 课堂效率才能达到高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说明了语文练习的重要性。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认真设计练习,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保证课堂练习的有效性,高效性。 练习不在于多,在于精当。
练习的设计要注重目标的打成,重点突出,符合学情,有的放矢。 注重语文基础的夯实,适度能力的训练。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学生差异,有层次性,有梯度,力争让每个学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成功的心理体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教材上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作为站在改革前沿的一线语文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要身体力行, 在练习的设计中注重适度拓展,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延伸拓展,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人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浅薄的看法。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语文这门学科,博大精深,要想真正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还需要教者自身不停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研究教学理论,走进学生的心灵,去总结和摸索切合自身实际的方法, 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思想碰撞的火花。 更重要的是使课堂活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