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胜菊
《2018高考语文大纲》要求考察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内容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应用、写作等四大版块。 但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最大的困惑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提到我们自己认为学生初中就该了解的知识,而学生却“一问三不知”,通过了解才明白,问题出在“课标”上。 由于初中与高中使用的是相对独立的两个“课标”,这就使得现在高中语文教学和初中语文教学之间未能很好地衔接起来, 使初中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很难适应高中语文的学习。 那么如何做好初中与高中的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 下面就结合自己教学经历,谈几点个人看法。
初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找出其中的差异,明确各自要求,熟悉各自特点。从比较中, 我们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但在教学目标、内容上与初中存在明显差异,也可看出其中有些差异环节明显存在“断层”和脱节。
种种迹象表明, 相当多的学生在升入高中后感到不适应。 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存在着衔接不自然的情况,不少学生甚至出现了无法跟班学习的情况。 原因之一就是,高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基础内容,初中阶段竟没有学或学得不扎实。 比如,文言文教学,初中阶段“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高中阶段则“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第一是做好知识层面的衔接。 比如语法知识,在初中基本没学,而语法知识直接影响高中的文言文学习、病句修改、哲学常识、逻辑常识,影响高中语文的阅读和写作,非补不可。 因此,高一我都是先给他们讲至少两周语法知识,再上新课,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渗透。
第二是做好思维能力方面的衔接。 初中重视识记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而高中语文在此基础上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面考查我们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等五个层级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教学生学会思维。
第三是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 高中以能力为主,在考试要求的范围内什么样的题型都是允许的。 这就要求我们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是从理论入手,结合课本交给他们方法,达到“举一反三”。
第四是做好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衔接。 实践证明,读写记能力的形成,是培养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 因此,课内,课本上的选文不管是否要求背诵,一定要强化阅读,尤其是古诗文和现代散文。 课外多阅读经典名著,我每个假期都会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并写读后感。
第五是做好识记积累的衔接。 高一上新课之前我都会以礼物形式送给每个学生一本知识手册, 内容包括常见易错字音字形;常用成语意思;常见病句类型,文言诗文必备推荐篇目等,让他们识记,课内做好笔记。
第六是做好练字的衔接。 现在都是电脑阅卷,字写不好直接影响自己分数,尤其是文科试卷。 因此每天布置他们练10分钟字, 三年的训练他们基本上能写一手漂亮的字,高考不至于失去非智力因素的分数。
第七是好的衔接阅读。 统编教材主编、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提出了“得阅读者,得语文”的改革方向。 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则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学生的精神成长。 “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钱理群)。 这些理论足见阅读的重要。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初中阶段要保证他们有足够的阅读时间,鼓励学生熟读,背诵那些百读不厌,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典范文章,补一些欣赏能力,包括对文章的各种表达手法与写作技巧的能力,如线索,如表现手法中的正侧面,对比烘托,详写略写,伏笔照应,又如体味文章内涵,赏析语言,欣赏文章等等,有了这些能力,才能较快地适应高中语文教学。
总之,做好初中与高中的语文教学衔接,需要我们初高中语文教师走上“大语文教育”之路,对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才能帮助初中毕业生尽快适应高中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