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青
教学情境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兴趣爱好等,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整合多方教学资源,为学生呈现的一种学习环境。 这个环境当中包括了教室的硬件环境、学生的情感交流氛围以及教师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或者虚拟的场景。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重要阶段, 有着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长期面对课本,难免会产生对文字的排斥心理, 而教学情境作为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联系的桥梁,在引导学生参与情境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学习课本知识, 进而化解学生与书本知识之间的隔阂。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 教师只是跟着书本照本宣科的讲解,课堂气氛沉闷压抑,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情境教学中,新课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创设导入情境, 通过情境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入了课堂。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首先在情境中设疑,激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随后再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让学生对更高层次的知识学习有所突破。 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学生在分析问题、整合学习资料、应用实践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中,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游戏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情境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表演文章故事情节,在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之间共同探讨问题、互相交换意见,既增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生一个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奇心重,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 以课本知识为导线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注意力转向教学内容之中,学生通过对情境中的问题进行探究、思考,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法,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笔者在讲授古诗文选修课《六国论》的时候,课前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楚国名将吴起、赵国名将赵奢、齐国名将廉颇、赵国名将李牧、创作《孙子兵法》的齐国军事家孙膑等战国时期的名将,以及战国时期各国的版图,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到大多数名将、 谋略家都是出生于齐国、燕国、赵国等国,并且战国初期楚国的版图甚至超过了秦国。 根据这些历史资料,笔者询问学生:通过历史资料,大家知道战国时期,并不是秦国的人才最多,甚至很多人才都是集中在齐国、燕国、赵国等国家,论国家的版图,也并不是秦国一度遥遥领先,可为什么最终是秦国统一了天下呢? 通过分析教师创设的历史情境,以及参与问题的思考,打破了以往学生认为秦国是人才最多、兵力最强、土地最广的国家的概念,对秦国是如何逆袭统一全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师可以顺势利导:本节课所讲的《六国论》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在战国时期,其他六国是如何让自己走向灭亡的,而秦国又是怎样让自己不断壮大最终统一中国。 随后学生带着心中的疑惑去深入学习本文内容, 通过不断的分析思考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 本次教学中,教师两次运用情境教学法, 第一次是通过展示历史情境作为课堂导入,第二次是通过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二者巧妙结合,让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的去学习思考,培养了思维能力。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情境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在一旁指导或提问, 增进生与生、 师与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为了能够将自己的角色扮演好,就会努力地思考、分析角色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等等。 例如笔者在讲授《雷雨》这篇课文的时候,安排班上六位同学分别扮演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周萍、周冲、仆人,文章一开始主要是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 特别是在演绎周朴园在一步步猜测鲁侍萍的真实身份时,学生会通过心理活动,不断推敲周朴园的心理变化,并思考如何将这种心理活动表现出来。 鲁大海在揭露周朴园阴险狡诈的性格特征时, 扮演鲁大海的同学也应该思考,如何通过神态、语言再加上动作来体现鲁大海那种愤怒之情。 以及文章最后周萍对自己的亲哥哥大打出手,鲁侍萍看后的失望难过的神情,这些也需要学生完美的表现出来。 表演结束之时教师还可以针对故事情节向学生提问,比如:分析一下鲁大海和周朴园对话的这一幕中,揭露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象?让台下作为观众的学生也可以发挥聪明才智思考问题。 本次教学笔者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情境活动,增进教学互动,通过学生思考如何完美地演绎人物形象特征, 以及教师提问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情境教学法越发受到广大教师们的青睐,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兴趣、教学互动、思维能力等层面有了较大的提升,也使得情境教学成为了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该整合多方教学资源,努力结合多种教学情境,创设多元化的情境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