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字嚼文再读《赤壁赋》

2019-01-31 00:40钱秋菊
中学语文 2019年27期
关键词:空明赤壁赋悲情

钱秋菊

在高中课堂上,《赤壁赋》这篇课文非常经典,师生都特别重视,似乎“文”和“言”都落实到位了。 因为学生背诵、默写文章和字词都不错,也似乎知道里面的情感变化。但对于这篇文章未必能理解透彻。笔者考察学生对于具体文段的掌握后, 发现他们只能对文本内容生硬地背默,甚至发现有的学生仅仅是给苏轼贴上了“旷达乐观”的标签,对很多内容理解还是浮于文本的。 如果抓住关键字进行进一步地品读, 去理解文本, 实行“咬字嚼文”,相信能领会文本的另一番深意。

一、咬字嚼文,嚼出文章的美境

理想之美,兰桂齐芳。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此句一般不会重点赏析,学生也只知道是歌词,还有的学生认为这样的场景是欢乐的。其实这句却是可以好好赏析一下的。“棹”和“桨”,这里都是船桨的意思。 船桨为什么要用桂木和兰木做呢? 此时我们引导学生想到屈原“香草美人”的寓意,以及“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恐美人之迟暮”等熟悉语句。 而在天一方的“美人”在此处理解为“理想”,理想只能愿望,看来是不得意了。 那么就较好的理解选择“桂”“兰”“美人”这些意象,都象征着人格高洁、追求之美。

清亮阔大,美在空明。 何为“空明”? 如果直译这个词语,该是有多么的无趣和乏味! 此处照应前文“七月既望”,这样就可以看出是十六的月亮,很圆且皎洁,再是他们“游于赤壁之下”,在广阔的万顷无边的江面上,水月交辉,此时月光随着波纹的荡漾而荡漾,我们可以想象那样一幅空旷澄澈、水光潋滟的画面。

体会“溯”和“流光”。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有一句“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蒹葭》中有“溯洄从之”“溯游从之”,溯都有逆流而上之意。 这里的流光,是什么意思呢? 即为月光下,浮动在水面上的粼粼的波光。 在如此明亮的月光下,水向东流,苏轼的小船就是迎着清亮的波光而行。 这样的画面,要引领学生去想象,去感受,才能更好地把这里的意境美咀嚼出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目标指出:“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 形象和情感之美。”“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从“兰桂”“空明”“溯”等几处语言,我们感受到了《赤壁赋》文章的美境。

二、咬字嚼文,嚼出文章的悲情

扣舷而歌的音乐,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曲音乐?

这是一首悲伤的音乐。 不仅因为“美人”在天一方,而且“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此句是理解悲情的难点。 有的翻译简单粗暴,“使深潭里的蛟龙起舞, 使孤舟中的寡妇哭泣”,这是曲解。 我们要思考“潜蛟”为何起舞,起舞有何可悲呢? “嫠妇”为何要哭泣呢?

我们首先来看“壑”字,它的意思是山沟或大水坑。而龙一般生活在渊,如《劝学》中曾提到“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蛟龙如今却只能生活在水沟中,是否有点“龙游浅滩,虎落平阳”的意味呢? 而成语亦有“潜蛟困凤”,指的就是被埋没的贤才。 由此我们知道蛟龙在壑即是被困,内心是悲伤的。

我们再来看“嫠妇”一词。 此处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典故。 琵琶女又是为何哭泣呢? 通过回顾课文,我们发现,原来是“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由此,可以知道“暮去朝来颜色故”。 美人的眼泪同时让我们联想到的是才子的痛。 贾谊“不问苍生问鬼神”还有冯唐易老等。 才子有才却不被重用,他们的悲痛就在于无法施展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该词苏教版教科书下注释“寡妇”,这是有质疑的。 成语亦有“嫠纬之忧”。 语出《左传》“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 原指寡妇不担心自己织的纬纱,而担心周王室的倾覆。 后多指的是为国家担忧。

作者正是自比为“潜蛟”“嫠妇”,是那个有才不能施展,为国担忧的人。 所以箫声传达的也就是这种不得志的悲痛啊! 音乐声具有了极强的感染力,正是“潜蛟”和“嫠妇”与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才为之起舞,为之哭泣。

这是一首悲伤的音乐,还在于第三段中一“况”字。“况”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此处有两重悲伤。 开头一句“苏子愀然”,作者感到了忧愁凄怆。 下文笔锋一转,写了功成名就的曹操,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 这是多么让人仰慕啊! 而苏轼写此文时正是被贬谪至黄州后,可以说政治上非常不得意了。 两者对比, 自己难免失落,可以说是第一重的悲伤了。 而一个“况”字,即引出了第二重的悲哀,更深的悲伤。 曾经“横槊赋诗”的曹操如今在哪里呢? 早就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无论是有多大成就的人,都不免哀叹生命的短暂。

生命短暂且又处贬谪的困顿之中,如果能理解“幽壑潜蛟”和“孤舟嫠妇”,能理解“况”字,那么你自然能感受到作者沉重的悲情了!

三、咬字嚼文,嚼出文章的逸趣

所谓“逸趣”,即超凡脱俗,自然随性,不刻意不强求。 文章是如何体现的呢?

先看“纵”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在浩荡阔大的江面上, 任凭一艘小船飘荡, 船随流水起伏,有一种任意横浮的悠然自在的姿态。 着一“纵”字,能感觉到作者的一种随性,自然的悠闲。 《庄子》曰“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如同“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钓罢归来不系船”也是如此。

再看“得”和“遇”,下文“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一句,正与“纵”字相照应。 我们平时一般表述为耳闻目睹,耳朵听,眼睛看。如今作者用的却是耳“得”目“遇”。这表示不一定要特别挑选特别的景色去欣赏, 自然界的万物都是值得欣赏的,对事物不强求,也能获得美的体验。 这就有了一种不刻意的,不强求的意味。 同时,我们应摆脱掉“物各有主”的传统世俗观念,不被人世间的荣辱、忧乐、得失所累,尽情享受清风、明月等自然美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时空中去。

这些也体现了精神解脱的豁达, 想必是超出凡人对生命的理解。 世人都追求功名、钱财等,可是人生的一切繁华很快会幻灭,你追求功名,哪怕之前是高官厚禄,顷刻间就有可能会被贬谪落魄,最后都是青冢埋白骨。 人生是无常的,一切都是过眼烟云、身外之物,在这无常之中只有变才是恒常。 此时,也许苏轼已经领悟了这个道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

不刻意追求,随性自然,还体现在“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枕藉”入眠,可以说相当的随性了,相互当枕头一样躺卧,似乎很难想象苏轼这么做。也许是在杯盘狼藉之后,醉意使然吧。 而“东方既白”所言的应是黑夜将尽前的一个短暂时间, 从秋江月夜到东方既白,虽然诗人在船中,但也有一种宁静超然的心理感受,是人与景的自然相融。

这些字词让我们感觉到了《赤壁赋》的逸趣。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苏轼的意义》中指出“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 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 ”那么,逸趣也可以理解为因为认清了生命的短暂,“变”的恒常性,也就要超越物质世界的种种束缚,从而追求人与大自然以及万物的相融。

深入探究苏轼的前《赤壁赋》,抓住关键字仔细品味理解文本,实行“咬字嚼文”,可以嚼出文章的美境、悲情和逸趣,进一步领会文本的深层意境。 这些种种细挖深探,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赤壁赋》一文的了解,还能更好地体会苏轼的人格精神之美。

猜你喜欢
空明赤壁赋悲情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赤壁赋
江岚诗词二首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悲情英雄
佛 祖
苏东坡《前赤壁赋》
澄澈与空明的玄想
教授十年悲情寻子:没有爱的教育不算好的教育
陈水扁“悲情奔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