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韦努蒂异化翻译的反思

2019-01-30 02:25裴庆子
智富时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反思

【摘 要】近年来,随着译者对各国文化交流的促进、对文化传播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越来越受到译者的普遍关注。他批判了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归化翻译并对此提出了质疑,提出异化翻译策略。本文对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进行了反思,首先提出了对异化翻译的认识,然后分析其优点和局限性,最后得出结论: 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要根据不同的文本考虑不同的翻译方法,也希望可以通过对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的反思来了解西方翻译理论,以此促进我国翻译的发展。

【关键词】韦努蒂;异化翻译;反思

一、引言

意大利裔美国学者劳伦斯 · 韦努蒂,时任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的英文教授,是美国翻译理论界最活跃、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同时他也是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很有见解,同时还擅长文学翻译实践,称得上是一位著作与译作等身的教授学者。著作有《译者的隐身》和《翻译的丑闻》,主编两部译学论文集《反思翻译》与《翻译学读本》,王东风教授评价说:“可以说是美国翻译研究的领军人物”。(王东风, 2007, p.70)其中《译者的隐形》的出版让韦努蒂被国内外学者所熟知。他在书中开篇就提到“我认为,译文应力求透明,以致看起来不像译文。好的翻译像一块玻璃。只有玻璃上的一些小小的瑕疵——擦痕和气泡。当然,理想的是最好什么也没有。译文应该永远不会引起读者感到他们是在读译作。”(Venuti, 1995, p.1)并且他通过研究西方的翻译史,批判了以往翻译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倾向,并提出了解构主义的反对译文流畅的翻译策略——异化翻译策略,一时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热点。它的最终目的是要想要译者和读者反思翻译中存在的民族主义暴力,并且希望他们可以感受到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然而,要将韦努蒂的翻译理论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尤其是他所倡导的异化翻译策略,译者和读者必须要注意他的异化翻译理论中的一些细节。他不再单单关注文本自身,还考虑到了文化因素,并且着重于译本产生的历史背景、权力关系、意识形态等一些因素,极大地拓展了翻译研究的领域。本文主要论述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并通过浅析它们的优缺点对其进行反思。

二、对异化翻译的认识

牛顿曾说,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韦努蒂的异化翻译思想之所以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正是因为他是站在之前学者的肩膀上更进一步,提出更完善全面的理论。他的异化翻译思想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韦努蒂是受到德国“异质”思想的影响,其中很有名的就是施莱尔马赫提出的两种翻译的途径:一种是尽量不扰乱原作者,让读者自己去接近作者;另一种刚好相反,是尽可能不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去接近读者。这很明显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态度,为异化翻译做了铺垫。其次是根据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德里达认为符号本身已经可以体现真实性,对个体的研究比整体的研究更重要,他为了打破了原有的“语音中心”的想法,希望创建“文字学”,认为翻译体现了不同语言指意方式的差异。解构主义同时希望人们考虑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而不只是单纯的复制。这表明翻译不能单纯靠意义对等,翻译应力求存异。这也是对韦努蒂异化翻译的一种促进。最后是对翻译研究的发展整个过程来看,它经历过两次快速的推进,分别是上世纪60年代的语言学转向和80年代的文化转向。其中后者对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翻译研究的范围逐步扩大,涉及更多的方面,比如历史、社会、文化、权力、意识形态,甚至国际政治因素。(赵佳佳,摆贵勤, 2014)这也就为韦努蒂转变翻译关注的重点给予了启示。

韦努蒂的翻译理论走出了以往旧的语言学理论的圈子,从二元对立、解构主义理论、后殖民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翻译,为西方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韦努蒂对异化翻译的定义是:“那种保留原文异国情调、故意打破目标语规约的翻译”。(罗晓霞, 2011, p.75)他认为异化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践,它在当地的一些不主流的语言和文学价值观上得以发展,其中当然也包括那些被当地学者排斥的异域文化。(Venuti, 2004)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考虑到了政治因素,关注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第一与第三世界的权利关系,为翻译研究创立了一片新天地,使翻译研究的范围变得更广阔。(康靖文, 2010)由此可见,韦努蒂主张异化的翻译策略使译者翻译作品时,译文并不流畅,从而突出作品中的外国文本部分的外来文化价值观受到保护,不受译入语文化意识形态的控制,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从而使自己不再是翻译的隱形人。

三、对异化翻译的反思

韦努蒂异化翻译思想并非以往的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直译的翻译策略,而是更深层次的在文化方面来讨论异化,是对翻译从一种宏观的角度去把握。他的异化翻译理论使翻译研究的讨论范围得以扩充,并且使人们在探讨翻译方法时,不仅只是考虑到语言层面,还涉及了翻译方法与主流话语中意识形态的动态关系,与此同时,也考虑到了译者在翻译时还受到一些意识形态、政治等多方面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其中值得关注的是,译者在进行异化翻译时,要改变目的语的文本类型或是一些规范,强调他国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由此也就可能会抵制目的语的文化与价值,因此也被称为抵抗式翻译,这是对异化翻译的一种拓展。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接下来讲简要介绍一下韦努蒂异化翻译的优点,并对其中存在的缺陷进行进一步的反思。

(一)异化翻译的优点

西方国家倡导的归化翻译虽然可以清楚地表达出原文作者的意思,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可是在进行归化的时候,译者也同时会将原文本中所含有的一些本国的民族特点、文化价值观等内容所消除掉,这样翻译出来的译文只能是一种意义上的一致。比如说,将“dragon”这个词利用归化翻译的方法来解释,也许外国的读者永远也不会理解“龙”在中国的文化中所含有的独特的意义与价值,当然同样的,中国的读者也不能够理解“龙”在国外的文化中所解释且流传的意义。因此,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使用归化翻译时,重点放在了考虑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而对源于文化与语言考虑的很少,忽视了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忽视了它们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可能性。因此,韦努蒂支持用异化翻译抵抗归化翻译,用韦努蒂的话来说,异化翻译是“对译入语文化价值观施加种族离心的压力,以在翻译作品种体现外国文本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从而把读者送到国外”。(赵博, 2011, p.203)由此可以看出,异化翻译将文化和文字信息的真实性不加以改变,并将其保留下来,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而且还可以反映出他国的语言和文化价值。此外,将翻译文本中的“他者”渗透到目的语文化中,是达到异化翻译的目的,并且异化翻译翻译还可以抵抗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因为韦努蒂的异化翻译是通过保留他国文本中与本国文化不相容的部分,使之在目的语文化中造成一种让人难以理解且不适应的感受,但译文可以摆脱目的文化的束缚,对目的语文化的权威进行挑战,破坏其原有的规范,形成一种新型的具有外国文化特色的译文。除此之外,不流畅的译文的翻译方法也经常被译者们所采用,为了突出他国译本的异质性,以防译入语的文化价值受到“污染”,从而译者也不再像以往一样处于“隐身”的位置,他们的地位得以提升,得以显现,价值也得到了读者的肯定。并且在异化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还会吸收引进外来文化,不仅仅局限于本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从而将原文本中所包含的原汁原味的内容呈现给读者,通过阅读这种译本,读者也能够学到译入语国家不一样的文化和表达方式,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并且自身的语言文化知识也得以丰富。与此同时,这样也有利于跨文化交际,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与语言可以相互交流,互相促进。

(二)异化翻译的局限性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异化翻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利于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渗透,同时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对提高译者地位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对目的语读者要求过高

对目的语读者要求过高也就是所谓的“精英主义”。异化翻译力求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这样固然有利于跨文化交际,但这也把这种文化强加于目的语读者身上,对于大众这一群体来说,本身就处于一个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表达的方式也不同,所以他们在阅读异化翻译出来的的他国文本时,不仅会觉得译文晦涩难懂,且在理解文本含义时也会出现问题,因而他们就会慢慢地对外国文本感到排斥甚至是不再接受这些文本的引入。如此一来,外国文本就不会为大众所接受。所以通过异化翻译的译本的受众就会产生局限性,所面向的读者只能是一小部分对国内外知识都有所了解且精通的精英知识分子,由此精英知识分子与大众读者之间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差距,不利于本国文化的发展与进步。韦努蒂后来把它称为“少数化翻译”。由此可以看出,一味地坚持异化翻译并不可取,读者读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或借此获取某方面的知识,也可能是单纯的消遣打发时间,因而只注重异化翻译的译本会令读者阅读时出现很大的障碍,并且对阅读的兴趣需求会降低,最终可能会放弃阅读。因此,异化翻译不应该过分要求大众读者的阅读水平,应该有意识地考虑目的语与译入语的语言和文化因素,以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模式,从而实现真正的国内外的文化交流。

2.不适用于非文学类文本

译者运用异化翻译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可以将作者的语言形式特征和思想内涵完整的保留下来。但对于科技和商业文本,例如新闻报道、公共告示等许多非文学类作品,如果坚持异化翻译必定会使译文晦涩难懂,可读性不强同时也无法传达有效且准确的信息。因为这类文本的价值在于传递高效信息或者传播知识,所以使用异化翻译会对沟通和交流造成阻碍。就像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一样,其语义翻译强调的是保持原文的“内容”,以翻译出原文文义为主要目标,最大可能忠实原文表达出原文语义和与解构并体现出原文语境,这对于这类非文学翻译是不适用的,并不能有效地传递信息,发挥信息传递功能。所以他提出了交际翻译,使各国之间文化与语言的交际顺利进行,为读者排除阅读译文时的困难,由此交际翻译所产生的译文通常是通顺易懂,符合规范,适合目的语读者理解明白,适用于这类非文学文本。这与本文谈及的归化翻译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對于这类非文学文本,如果译者采用归化翻译的话,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外国文本中的“异质”内容,按照译入语国家的文化、思想以及表达方式对译本进行一定的修改,使译文通俗易懂,受众面更广。因此异化翻译在翻译非文学类文本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3.译文的流畅度受限

译文的流畅性对于读者来说尤为重要,这直接关乎译文的可读性,如果译文的可读性不强,读者便不会选择去读,这样的译文也算不上是很成功。并且,很多翻译家也十分重视译文的流畅度。比如,德国著名译论家泰特勒曾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中的第三条为译文应该具有原文所具有的流畅和自然。我国著名译家严复的“信、达、雅”中的“达”,无不都在强调翻译流畅度的重要性。(虞兰霞, 2016)然而异化翻译所译出的文章的流畅度都有些不尽人意。类似的还有鲁迅先生提出的“直译”,这种方法与异化翻译有着相似之处,也就是说译语应该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引进更多的表达方式和外国文化,当然这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若语言不通顺,可读性不高,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也会受限,不利于信息的传递。由此可见异化翻译会使译文的流畅度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样会影响大众的可读性,因此不被大众所接受的部分也就会逐渐地被淘汰。

四、总结

韦努蒂的异化翻译已经为翻译领域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其目的在于追求文化多样性,“该策略能有效地抵御英美文化对弱势文化不平等的干预和篡改,从而遏制种族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麦芷翎,2012,p.84)但异化翻译也不是最佳的翻译方式,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异化翻译对目的语读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面要求很高并且也不适用于非文学类文本的翻译,与此同时,它也会使译文的流畅度受限,降低译文的可读性。因此,在翻译时,应多方面考虑,针对不同的文本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必要时可以多个方法一起使用,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本文对韦努蒂异化翻译思想的探讨和反思,有利于对西方翻译理论更深刻地理解,从而有助于推进我国翻译理论研究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康静雯.韦努蒂译学思想述评[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 29(3): 97-98.

[3]罗晓霞.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述评[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 30(4): 75.

[4]麦芷翎.浅析韦努蒂的翻译思想[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 84.

[5]王东风.帝国的翻译暴力与翻译的文化抵抗:韦努蒂抵抗式翻译观解读[J].中国比较文学.2007(4): 70.

[6]虞兰霞.对劳伦斯·韦努蒂异化翻译及其翻译策略的再思考[J].海外英语.2016: 137.

[7]赵博.韦努蒂的归化和异化翻译观[J].中国电力教育.2011(26): 203.

[8]赵佳佳,摆贵勤.韦氏翻译思想的发轫:韦努蒂异化翻译之再解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26(4): 93-94.

作者简介:裴庆子(1996—),女,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汉族,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反思
宁养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伦理困境及反思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后现代视域下的网络综艺节目及其反思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